巴蜀諺語

巴蜀諺語是是中國四川及其周邊地區口頭流傳的簡單通俗、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來反映深刻的道理,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蜀諺語
  • 外文名:Sichuan proverb
  • 別名:口前語
  • 所屬語系:西南官話 - 漢藏語系
  • 使用地區:中國西南部、四川、重慶
  • 流傳方式:口耳相傳
  • 分類:茶俗、時政、時令、風土、物候
諺語定義,巴蜀諺語的分類,參考網站,

諺語定義

諺語 是人民民眾口頭流傳的習用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來反映深刻的道理。 諺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諺語多半在民間口語中廣泛流傳,表達人們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閃耀著人民智慧的光芒。諺語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結晶,同時在外國也收到廣泛套用。諺語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川西地區稱為“口前語”,大多流傳於民間,以前無固定記載,靠口耳代代相傳。四川人說話都愛講上幾句,簡短通俗,隨處可見。巴蜀地區的諺語相對更加貼近於生活,反映生活中的事物,是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總結和規律的認識。巴蜀地區的諺語形式內容多樣,且富含哲理。

巴蜀諺語的分類

巴蜀文化廣博精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支重要的血脈,源源流傳。而諺語又是巴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寶。
巴蜀諺語按其作用和反映的物事又分為:
一.巴蜀文化—民間諺語—茶俗諺語
“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 “酒吃頭杯好,茶喝二道香”

成都平原成都平原
“好吃不過茶泡飯,好看不過素打扮” “不吃菸酒茶,枉在世上走”“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幸福茶俗諺語:“當家才知茶米貴,養兒方知報家恩”。自然知識氣象:“早晨發露,等水燒茶;晚上燒霞,乾死蜞螞”。談吐茶俗諺語:“冷茶冷飯吃得,冷言冷語受不得”。持家經營:“豐收萬擔,也要粗茶淡飯”。“粗茶淡飯布衣裳,省吃儉用過得長”。林業茶俗諺語:“向陽茶樹背陰杉”。反映個人之間關係的:“人走茶涼”。“有茶有酒好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生產知識:“秋冬茶園挖得深,勝於拿鋤挖黃金。”衛生知識:“不喝隔夜茶,不吃過量酒。”是非茶俗諺語:“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等等。這些反映方方面面的茶俗諺語讀起來朗朗上口,以茶反映世態炎涼、氣象變化、農業生產,便如佛語“一葉觀世界”其文化意蘊耐人尋味。
二.巴蜀文化—民間諺語—時政諺語
“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貪官不怕民窮,閻王不嫌鬼瘦。” “地主有田千條路,農民無田命一條。” “窮人頭上兩把刀:租子重,利錢高。” “富家一席酒,窮人半年糧。” “口頭蜜蜜甜,心頭鋸鋸鐮。” “天下烏鴉一般黑,世上財主一樣狠。” 1.反抗統治階級的諺語:
“寧肯宰腦殼,不願割耳朵。” “無錢之人腳桿硬,有錢之人骨頭酥。” “寧可為窮人被破衣,絕不給富人當妾妻。” “土幫土成牆,窮幫窮成王。” “與其餓死,不如造死。” “人窮要革命,革命要心硬,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2.歌訟毛主席的諺語: “千好萬好,不如共產黨好,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
“樹靠根,兒靠娘,老百姓就靠共產黨。” “千萬隻鳥兒要跟鳳凰,享幸福就得跟共產黨。” “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產黨。”“千條萬條,黨的領導第一條;千計萬計,民眾路線第一計。” “窮根拔了栽富根,黨的恩情比海深。” “四朋大麥遍地黃,毛主席恩情永不忘。” 這些諺語體現出來了巴蜀人民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堅韌的品格。同時也體現出現出巴蜀人民對時政和官場的深刻、透徹的認識。流露出改革、革命的決心以及對地主階級的憎恨和對共產黨的熱愛、感激之情。
三.巴蜀文化—民間諺語—時令
“驚蟄不起風,冷齊五月中。”
成都平原成都平原
“春前有雨春後乾,春後有雨倒春寒。”
“一陣春風一陣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清明要明,穀雨要淋。”
“穀雨不雨,麥苗不起。”
“夏至三庚入伏,八月秋風漸涼。”(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
“立秋之時,水冷三分。”
“白露過一天,蚊子死一千,白露一開口,見天死一斗。”
“下雨爛白露,天天走溜路。”
“大寒小寒,冷成冰團。” 四.巴蜀文化—民間諺語—氣象
“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單;八九七十二,貓狗臥陰地;九九八十一,莊稼老漢田中犁。”
“一顆心,保夜晴;滿天星,明天晴。”
“日枷風,月枷雨。”(枷:日食,月食)
“一見龍泉山,有雨只一天。”
“早晨見彭山,一定晴三天。”(指成都市彭縣西山)
“東風把雲吹到西,青蛙嚇來披蓑衣;北風吹向南,大雨落成團。”
“天上鉤鉤雲,地下雨淋淋。”
“天上瓦子云,必定是天晴。”
“天上灰布懸,陰雨定綿綿。”
“雲跑東,一場空;雲路南,雨成團;雲跑西,披蓑衣;雲跑北,雨沒得。”
“東虹日頭西虹雨,南虹北虹漲大水。”
“早霧晴,晚霧雨。”
“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煙子不出門,一天雨淋淋。”
“茅廝臭,下個夠。” (茅廝: 廁所)
“糞坑臭得遠,晴天帶雨傘。”
五.巴蜀文化—民間諺語—風土、物候
“四川人,生得憨,海椒辣嘴偏要拈。”
“燕子低飛蛇過道,不等明朝雨就到。”
“蜘蛛在收網,有雨不過晌;蜘蛛在結網,天氣要晴朗。”
“螞蟻搬家,有雨不差。”
“蜞螞鬧,水淹灶。”(蜞螞,即青蛙。)
“雞曬翅,天落雨。”
“杜鵑叫喚天氣暖,黃鴨叫喚陰雨臨。”
“久晴斑鳩叫,綿雨三天到。”
“缸穿裙,大雨淋。”(指水缸外壁上凝結有一圈小水珠,說明空氣中水氣多,預示要下大雨。)
“鹽罐返潮,大雨難逃。”
“磉墩流汗,雨天不遠。”(磉墩:即柱礎石的俗稱。)
“蚊子聚堂中,明朝戴斗篷。”
“斑鳩叫喚雨淋,陽雀叫喚天晴。”
“蜜蜂出巢天要晴,雞不入籠雨來臨。”
“丁丁貓兒繞天空,不過三日雨濛濛。”
“蚯蚓遍地爬,大雨下如麻。”
“羊拖草,蟻圍穴,蛤蟆搶路大雨急。”
“先打雷,後吹風,有雨也不凶。”
“霧山有雨霧河晴。”
“水胡蘆,乾西瓜。”
“淹不死的白菜,乾不死的蔥。”
“乾出棉花濕出麻,霧露小雨出芝麻。”
“熱黃豆,冷秋蕎。”
“小麥怕澇不怕旱。”
“天黃有雨,人黃有病。”
“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
這些諺語是巴蜀人民根據長期的耕種經驗對天氣變化的總結,是巴蜀人民智慧的結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對農業生產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參考網站

中華傳統文化 國公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