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桐煮字

巴桐煮字

《巴桐煮字》,作者巴桐,2005年11月1日出版。本書收入巴桐創作生涯各階段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書名“巴桐煮字”凸顯作者對文字的苛求。試圖顛覆慣性的便詞常語, 殫精竭慮地將方塊字“煮”化、激活。

基本介紹

  • 書名:巴桐煮字
  • 作者:巴桐
  • ISBN:7-80653-670-1
  • 頁數:225
  •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11-1 0:00:00
  • 裝幀:平裝
基本信息,內容介紹,本書目錄,第一輯 苦旅篇,第二輯 醉語篇,第三輯 情緣篇,作者介紹,專家評論,

基本信息

《巴桐煮字》
版次印次:1
開本:32
國別:CN

內容介紹

書名“巴桐煮字”凸顯他對文字的苛求。試圖顛覆慣性的便詞常語, 殫精竭慮地將方塊字“煮”化、激活。本書收入巴桐創作生涯各階段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他的散文顯示了超然的文字駕馭能力,富有詩的質感,且充滿幽默與機智,予人以強烈的閱讀感受。巴桐的散文讓人讀到心靈顫動的轟響。把五味俱全的生活之果嚼爛、品味、消化之後,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顯現出來,讓讀者在痛苦中微笑,在笑容後面辛酸,因而就有了不絕的回味。他對文學的真誠,奠定了他對自己藝術水準的追求與把握,他對生命的真誠,決定了他必然痛苦而快樂地生活著。對生命透徹的領悟與讀者分享。

本書目錄

第一輯 苦旅篇

香江賦
感受澳門
三峽詠嘆
叩訪雪域秘境
江南三大名樓相對論
滬杭文化風景線上
匡廬三題
三晉漫筆
情醉黔東南
江蘇行草
桂行短調
一筏一篙溶畫境
野趣賦
翔舞的金鳳凰
夢縈小梅沙
贛州行腳
豐碑
鄉情似海
故鄉的中秋夜
竹林古寺

第二輯 醉語篇

醉語
碼頭黃昏
生活律動
聖誕之夜
夜曲三章
聽琴
落魄街頭
油脂少女
賣魚女
風鈴
噪音
落葉遐思
漁村風情
海口觀濤
海鮮舫
魚尾石
鯉魚門
廟街之夜
爐峰暮色
避風塘笙歌

第三輯 情緣篇

責任
師生情
不了緣
父與女
古寺訪高僧
墨痴葛慈雲
燕姝
第四輯 雕蟲篇
呼喚文學的彩虹
香港文學的生存與土壤
散文詩之我見
彥火的筆情墨韻
命運錯厄的詠嘆
春華秋實
蒼白的小花
另闢蹊徑的嘗試
美麗的痛苦
爬格子的人們
灑脫地做人
中年情懷
致友人三帖
爬格子斷想
醉話人生
巴桐散文談片

作者介紹

巴桐,本名鄭梓敬,生於1947年5月23日,福建福州市人。1979年秋移居香港。曾任記者、編輯,後來經商。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香島散記》、《情緣醉語》,長篇小說《蜜香樹》、《日落香江》,短篇小說集《佳人有約》、《女人的一半是……》,隨筆集《征戰商場》、傳記《香港富豪奇人奇事》及電影劇本《東瀛遊俠》等。作品被選入海內外多種選本,小說、散文均有獲獎作品,報告文學《中國大團圓前奏曲》曾獲“中國潮”徵文二等獎。現為香港文學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香港《文學報》副總編輯。

專家評論

值得稱許的,正是它注意文字功夫,注意文學性。行文雖然質樸,但質
朴中又不乏文采,不乏精思的警句,不乏情愫飽滿的筆墨……筆筆寫來,富
於藝術張力。
——著名評論家 張 炯
巴桐的散文,採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或以濃墨重彩強化意象,揭示
生活本質,予人以啟迪;或先營造富麗典雅的環境氣氛,然後引出人與物,
對照之下,使後者顯得特別鮮明、強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或採用比喻聯
想,加強人物的形象和作品內涵的伸延性,耐人尋味。
——潘亞暾、汪義生著《香港文學史》
巴桐的散文好評如潮,好就好在感情真,題材好,內容豐,文字美,手
法新,是以飲譽海內外。
——潘亞暾、汪義生著《香港文學史》
文字古樸,情思老辣。
——著名作家古華《怪才巴桐》
巴桐這種曲折的經歷和矛盾的性格,已經和正在滲入於他的作品之中,
形成了他獨特的沉鬱渾厚的藝術風格。
——著名作家古華《怪才巴桐》
我所讀到的他的《醉語》、《天橋旋律》、《夜曲》等散文詩作品,顯
然是他在香港回歸以前(或雲是他縉?所作的作品,這些作品表達了在當年
香港社會裡,一位從內地前來定居的知識分子內心的寂寞感,又表達了作為
敢於抗爭和拼搏的詩人的壯志和豪放之情。“筆為劍,劍似筆,用崑崙的鐵
錘鍛刃,用天山的雪水淬火。劍筆合一,方成就你的劍膽琴心……”(《醉
語》)其自豪和抱負於此可見。看來巴桐之作,是香港散文詩界藝術個性和
個人性格表現得頗見明晰的作家之一。
——著名作家 郭 風
文筆老到,文采斐然。
——著名評論家、詩人劉登翰。私人信函
巴桐作品的語言,不論是敘述語言還是人物語言,都具有簡短、明快、
流暢、形象、富表現力的特色。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周文彬
我從這裡(巴桐散文)讀到的是淚,是血,是心靈顫動的轟響。他無法讓
人平靜,像一顆釘子楔人木板,讓你痛徹心肺,痛入骨髓。他的那種大喜大
悲磨礪了他的大智大愚。他的文章散射著一種穿透虛偽的力量,抒發真性情
,表達真感受,文如其人,一點也不造作。
——詩人曉籟《寄語巴桐》
我以為巴桐的詼諧是一種機智的表達,是對沉重事物的悖向反映。他把
五味俱全的生活之果嚼爛、品味、消化之後,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呈現出來。
因此,他的詼諧就與輕佻絕了緣,就多了一重使命感和厚重感,就會讓你在
痛苦中微笑,在笑容後面辛酸,就有了不絕的回味。這一切,都不能不說是
源於他對生活的真切感受,源於他將心靈融人世界的真實內質的結果。
——詩人曉籟《寄語巴桐》
他對文學的真誠,奠定了他對自己藝術水準的追求和把握;他對生命的
真誠,決定了他必然痛苦而愉快地生活。掩卷沉思,巴桐的音容笑貌不斷地
在腦海中湧現,而他的風骨卻從書頁里聳立起來。
——詩人曉籟《寄語巴桐》
巴桐的散文,其中既有香港都市生活中的隨感,也有對自己所見香港社
會世態的素描,還有同在香港奮爭的文友的剪影及鄉情鄉思的抒發,都內蘊
著淡淡的人生感喟,既有明快活潑之處,也有悲感傷情之作。
——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
巴桐散文語言技巧明快老練,精警而富有哲理,有雄渾的詩韻。
——香港著名詩人 張詩劍
巴桐先生之散文,多來自生活的知性層面,沒有一般散文的陰柔媚秀,
剛健中透著人間煙火與汗水,是以耐讀。
——香港著名散文家 施友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