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峽山色

巫峽山色

黃賓虹《巫峽山色》 設色紙本 立軸 58×25.5 cm

鈐印:黃賓虹

款識:長江萬里圖,可令大小李將軍及二米筆意為之,茲寫巫峽西譲一角非摹似古人也,賓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巫峽山色
  • 設色紙本:立軸 58×25.5 cm
  • 鈐印:黃賓虹
  • 款識:長江萬里圖
徐邦達題識:年少時訪賓老於申江客寓,觀此圖仿佛先生據案揮染時也,轉瞬已逾一花甲矣,友人攜示慨然書之圖左,邦達識。
鑑藏印:蕭平審定、德超賞鑒、關已潔
此幅可以看出“白賓虹”之後畫風逐漸濃重的階段,講求畫面的層層積染。
黃賓虹的山水畫是一種偏黑守白的作風。山層層積染,山腰的兩座房子及上山路堅守“白”色。黑里透白反映著自然山色的變化。如其所言“我從何處得粉本,雨淋牆頭月移壁”。
賓翁師宗新安畫派。新安畫派講求筆線功夫,黃氏十分看重畫面的用筆與用墨。用筆辣肆而無縱橫之習,得沈周“濃墨法”之傳。用筆萬毫齊力,由疏而密,層疊數十次,仍筆筆清疏而不含糊。雖沉雄桀驁而無劍拔弩張之態。濃、黑、淡、白兼施,以乾濕輔之,筆墨之能事方見。
從賓翁自跋可知,是幅寫長江巫峽西譲一角之景,卻是渾厚華滋韻味的嬗變,“非摹似古人”,也可以說是他繪畫面目的“於古人無一似者”。“極塞實處愈見虛靈”、“虛處實則通體皆靈”的境界齊聚黃賓虹的筆毫之端。筆以中鋒,皴用披麻,既無描抹之弊,亦無縱橫習氣。鑑定大師徐邦達稱“觀此圖,憶賓老據案揮染時也。”(文章來源:新浪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