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溪村(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司前畲族鎮行政村)

左溪村(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司前畲族鎮行政村)

左溪村位於泰順縣司前畲族鎮,隸屬於浙江省溫州市。左溪村有20.3個平方公里,其中少數民族占全村總人口的62.3%,是一個少數民族村,有黨員72名,村兩委成員12名,村監督委員會成員5名。

地理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1%。擁有紅岩、石柱、朱家潭等多個有待開發的自然景區。2016年11月9日根據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名單在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公示,溫州市泰順縣司前畲族鎮左溪村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左溪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下轄地區:紅岩、石柱、朱家潭村等
  • 地理位置:司前畲族鎮南1公里處
  • 面積:20.3個平方公里
  • 人口:1952人
  • 平均海拔:160米
  • 林地面積:25369畝
  • 毛竹面積:7460畝
  • 耕地面積:1039畝
  • 村莊戶數:567戶
  • 村組數量:27個自然村、41個村民小組
地理位置,經濟發展,設施建設,基礎建設,文明建設,生態建設,未來規劃,村容村貌,

地理位置

左溪村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22度、北緯27度,平均海拔160米,坐落於司前畲族鎮南1公里處。與珊溪水庫、烏岩嶺國家自然保護區毗鄰而居,52省道和童東公路穿境而過。左溪村地理氣候,適合茶葉生長,村有茶林多片,茶質優良。每年清明前後茶季,其採茶場景堪稱如詩如畫茶經濟已成為該村重要產業之一。
左溪村

經濟發展

左溪村兩委堅持以文明村建設為載體,在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走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統籌兼顧之路,有力地促進了黨和政府在農村各項政策的實施,也使村集體凝聚力、戰鬥力大大增強。
左溪村先後被評為溫州市文明村、市“平安家庭”創建活動示範村、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溫州市十佳文明示範村;溫州市計畫生育先進集體、省“十佳三八水利工程”等榮譽。原中紀委副書記、溫州市委副書記劉錫榮同志、原溫州市政法委書記袁烈芳同志、國家民宗委主任鐵穆爾同志等都曾考察指導過左溪村工作,原溫州市副省長鐘山同志、民宗委主任鐘小毛同志、溫州市司法廳副廳長陳志忠同志和溫州市委書記邵占維同志也親臨左溪村調研指導工作。這為左溪村繼續創建市級文明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設施建設

基礎建設

以發展左溪村經濟為核心,加強物質文明建設。2004年是左溪村重大的變革發展時期,為順利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原葉洋、小條、左溪三個行政村撤併為左溪行政村,投入資金220餘萬元,實施了民族新村項目建設。全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完善,經濟建設和村莊整治項目也階段性啟動。村民生活水平和素質都得到更大提高,村容村貌和文明村建設取得顯著成績。改善村居環境依託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以發展經濟為核心,在文明建設中注重村民素質的提升。
修康莊公路,發展交通運輸。原來的黃泥路鋪成了水泥路,路面硬化了近11公里,簡易公路修成了康莊大道,農民竹木運輸、就醫、就學都大大方便了。現在,村莊主幹道都安裝了路燈,植下了綠化樹,安全有美觀。
左溪村葉洋、大鍛、紅岩際、梨樹丘四個自然村,到目前為止,由於修路毀損和自然條件限制等原因,灌溉用水都還要各自挖潭取水,由於取水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生產造成極大的不便,因此迫切要求修建飲水工程,此工程引水管道5600米,總投入需20萬元。

文明建設

從2004年開始,在鎮黨委和政府領導下,我村首先進行了民主法治村建設,修編了《左溪村村民自治章程》,完善了村務、財務制度,由於工作開展成果顯著,溫州日報還對此作了專門報導。建立健全治保、調解、治安聯防等民眾性組織,並通過法治宣傳欄和宣傳手冊等普及法律知識,取得良效,近三年來,我村調解了80多起民事糾紛,村莊未發生1起刑事案件。
建成團員活動室和老年活動場所,並修繕、擴建了村老戲台,為村民娛樂休閒提供了更多場所。以宣傳欄、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系統、村民法治學校和村圖書室為平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溫州醫學院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匯報演出選送獨具畲族特色的節目參加演出。把培育高素質的新型農民當作一項根本措施來抓,全面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有計畫,有步驟地組織適齡農民參加有針對性、實用性的教育和培訓,以提高村民的思想觀念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講誠信、覺悟高的新型農民。

生態建設

完善村莊環境衛生設施,綠化村莊。我村基本無污染企業,但村民生活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為了集中處理村莊產生的垃圾,我村購置了一批垃圾筒並設了專門保潔人員收集、處理垃圾。根據計畫,於今年底開建沼氣池,以達到徹底無害化處理垃圾和農作物秸桿。
治理左溪小流域工程,還以青山綠水,為建“生態新村”打下基礎。左溪是飛雲江流域的源頭,隨著近年上游小水電的開發,左溪自然生態受到嚴重破壞。為此,必須進行溪流整治,除上述拆除牲畜簡易棚和對生活垃圾進行統一處理外,還計畫對左溪流域河段進行全面清淤治理,修建四條30米*2米*1.5米水泥漿砌的具有灌溉農田與蓄水功能的攔溪堰壩。
開發民族村資源優勢,發展旅遊業。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閒方式的改變,城鎮居民更加鐘情和嚮往農家生活,每逢節假日到農家玩一玩,即實惠又舒心健康。我村畲族風情濃郁,山水如畫,不但農家生活淳樸,農業生產和田園風情更是別具一格,且紅岩-石柱-朱家潭已形成一個旅遊帶,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

未來規劃

開展下山脫貧。民族新村在左溪溪灘上建起,沿左溪和通村公路豎起了排排新房。偏遠自然村的村民在下山脫貧號召下紛紛向新村聚居,逐漸形成了以左溪民族新村為中心、以左溪和公路為紐帶的較大民族聚居地,民族新村的規劃初步得到實現。
下一步,根據編制總體規劃,該村在52省道南側、左溪大橋西側建設以畲族特色為主題的聚居點,把要求下山脫貧的近千人移居到此。新村擴建規劃按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整潔的要求進行編制,經測算,規劃設定及配套設施共需投入資金63萬元。

村容村貌

左溪村的違章建築一般是農戶自行搭建的牲畜飼養的簡易棚。一邊是鎮村幹部深入民眾宣傳政策和拆除後建設藍圖,另一邊,拆建人員到位拆除這些違章、污染嚴重的簡易棚,還了溪水潔淨清澈,原本臭氣熏天、蚊蠅滋生的地方現在已經進行了路面硬化,環境質量極大提高。該村畲族風情濃郁,山水如畫,不但農家生活淳樸,農業生產和田園風情更是別具一格,村居質量逐年提高。
加強民主建設,創政治文明。通過實施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把知事權亮給民眾,議事權交給民眾,監督權賦予民眾,增加了民眾參與議事的條件和機會,增強了民眾關心村級事務的意識和本領,調動了民眾當家作主人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農村幹部的決策水平,增強了基層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現在凡事講民主,大事講公開,民眾服氣,幹部順心。民眾關心支持村里各項建設的熱情高漲,形成上下一條心幹事業的大氣候,推動了村里民主法治建設及各項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為我村的新農村建設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