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合作共築成渝城市群工作備忘錄

川渝合作共築成渝城市群工作備忘錄

2015年5月2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簽署《關於加強兩省市合作共築成渝城市群工作備忘錄》(簡稱《備忘錄》)。這是繼2011年《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獲批以來,兩地簽署的又一個重要合作檔案。

備忘錄內容,交通一體化,信息一體化,市場一體化,加強公共服務,推動綠色發展,產業合作,打造區域增長,更多通道,

備忘錄內容

《備忘錄》明確,兩地未來將在六個方面加強合作,其中將推動交通、信息和市場三個一體化,首次提出聯手規劃都市消費品、石油天然氣化工、特色資源加工三大產業走廊。

交通一體化

推動高速路收費、城市公交“一卡通”
在交通一體化方面,兩地以重慶、成都兩大綜合交通樞紐為支撐,以鐵路和高速公路為骨幹,共同構建以“五橫三縱”為骨架的綜合交通網路,並在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方面安排了一大批具體項目。
鐵路:在加快建設蘭渝鐵路、成渝客專的同時,要啟動渝昆鐵路前期工作,規劃建設重慶—達州、達州—開縣—萬州城際鐵路。
高速公路:在推進建設成安渝高速、重慶—廣安—巴中高速公路的同時,還將推進南充—潼南—大足—瀘州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除了硬體建設,兩地還明確將推進高速公路收費、大城市間城市公交等“一卡通”。這意味著今後川渝兩地汽車進入對方地界,可以不換卡;重慶的城市公交卡今後有望在四川使用。

信息一體化

引導取消兩地手機漫遊費、降低長途費
兩地首次提出聯手構建區域基礎性大型資料庫,加快區域人口、企業、地理空間與自然資源、巨觀經濟四大基礎資料庫的開發建設與共享利用,攜手打造大數據中心。
同時,兩地將推進區域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強化區域信息通信樞紐功能。鼓勵和引導兩地營運商逐步取消手機漫遊費、降低長途費。
這意味著兩地的人們今後到對方地界“串門”,可能不用再給漫遊費了;長途通信費也有望在當前基礎上進一步降低。

市場一體化

共同爭取長江上游啟運港退稅試點
同一件商品,在重慶認定為合格,但在四川可能還要被重新檢查認定一次。類似現象也出現在工商、質監、食藥監、稅務和智慧財產權等多個部門。
這些情況或將成為歷史。《備忘錄》明確,打破區域性市場壁壘,共同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推動兩地工商等部門信息共享、資質互認、品牌互認、執法互助,共同打破行政壁壘,推動建築、中介等專業服務市場共同開放互認。
另一大亮點是,兩地將深入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加強電子口岸平台合作,推進物流信息平台建設,給予通關一體化貨物更多綠色通道,共同向國家爭取長江上游啟運港退稅試點。

加強公共服務

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異地結算
在加強公共服務互助方面,兩地將在人口自由流動、教育資源共享、社會保障、防疫、人力合作、治安綜合治理等方面開展合作。其中,將推動兩地養老關係轉移接續合作,推進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聯網結算。
這意味著,今後川渝兩地的民眾,可以實現在四川交保險重慶領錢,反之亦然。而此前,兩地居民即便退休後到了另外的地方,生病後還是要回當地去看病結算,非常不方便。

推動綠色發展

謀劃推進跨區域調水項目
《備忘錄》明確,兩地將共同營造和保護區域內生態環境,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其中,將要謀劃推進一批跨區域重大提水、調水項目,緩解渝西和川東等地缺水問題。
此外,還將建立成渝城市群等區域大氣污染預警應急及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建立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制;藉助國家環保專網,共同推動成渝城市群大氣環境預報預警等區域信息網路體系建設。

產業合作

規劃三大產業走廊
產業合作一向是區域合作的重點。《備忘錄》明確,發揮兩地特色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等優勢,合力打造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其中,首次提出將聯手規劃都市消費品、石油天然氣化工、特色資源加工三大產業走廊。
一是依託成渝高速公路(含複線)和成渝高鐵,構建汽車、IT零部件配套企業和都市消費品走廊;
二是依託渝遂、渝合高速公路和蘭渝、渝懷鐵路及嘉陵江、長江等構建石油天然氣化工走廊;
三是依託長江和成渝、渝黔、渝瀘高速及成渝、渝昆、渝黔鐵路,構建特色資源加工走廊,共同爭取納入成渝城市群規劃。
在能源產業方面,將共同構建電力、石油、天然氣三類管網通道,提高川渝現有電力交流聯絡通道利用率,加快推進川渝輸電第三通道建設。
此外,還將鼓勵兩地龍頭企業在廣安、達州、巴中等地深化合作,在潼南、南充、資陽、遂寧和攀西地區等地建設農產品直供基地,共同構建糧食、蔬菜、肉製品、水產品、奶製品五大產品產銷鏈。

打造區域增長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主任沈曉鐘認為,雙方將務實推動川渝之間的合作走向深入,採取年度重點任務的形式來作為工作平台或載體,形成工作機制,爭取成熟一件推進一件,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共同推動交通、信息和市場三個一體化,以及共同加強公共服務互助、共同加強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聯動、共同加強產業發展合作。
沈曉鐘說,這些合作內容是很具體的,很快,大家都能從川渝合作中感受到生活的變化。例如,兩省市高速公路ETC一體化,市民出行在兩省市高速路邊界不再停車繳費,實行公交一卡通後,兩地市民的公交卡甚至都能通用,充分享受同城化帶來的便利。
“我們總的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讓成渝經濟區成為國家重要的統籌城鄉發展先行示範區,成渝城市群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輻射帶動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市商委主任周克勤認為,成渝城市群今後將進一步打破區域性市場壁壘,促進雙方在商貿、流通領域的共贏,加快重慶大市場、大商貿、大流通的形成。下一步,雙方商務系統將聯合起來,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共同規劃、共同爭取國家政策、合作項目,真正實現聯動。

更多通道

川渝合作 成效明顯
通道:7條高速公路4條鐵路
目前,從重慶往四川的高速公路通道已有7條:成渝高速、渝遂高速、渝武高速、渝鄰高速、忠縣至墊江至鄰水高速、渝瀘高速、開開高速。
另外,在建有渝北至廣安、忠縣至梁平至大竹2條高速公路。渝北至廣安高速於2011年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建成;忠縣至梁平至大竹高速於2011年開工建設,預計2016年建成。
目前,從重慶往四川的鐵路通道有4條:成渝、遂渝、襄渝、達萬,均為客貨混行。另外,成渝客專高鐵將在今年10月通車。
市場:旅遊、展會抱團辦
旅遊合作方面,川渝黔旅遊局商定今年聯合開展以“四川好玩,重慶好耍,貴州好爽”為主題的跨區域旅遊系列行銷活動。市旅遊局指導重點旅行社針對四川市場,投放了75條特色旅遊線路產品。
會展合作方面,兩省市每年均派出高規格的政府代表團參加對方組織的西博會和糖酒會、渝洽會和食博會等展會活動。
通關合作方面,成渝兩地海關於去年7月商定在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創新海關監管模式、支持空運貨物轉關及國際串飛航線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投資:相互投資逐年升溫
最近3年,渝企入川實際投資4799億元,占四川引資總量的19%。
同期,川企入渝實際投資3088億元,占我市引進內資總量16%,列各省市第二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