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銀杏

嵩縣銀杏

嵩縣銀杏,河南省洛陽市嵩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嵩縣氣候屬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以伏牛山脊向南沿五馬寺林場的楊樹嶺林區至白河鎮為北亞熱帶氣候區,占全縣總面積的10%,其它均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占全縣總面積的90%,適宜種植銀杏樹。嵩縣銀杏種核充實,兩側具有明顯棱;種殼潔淨光亮;種殼漢白玉色,具光澤,貯後略泛黃;種仁采後黃中泛綠,呈翡翠色,貯後漸成乳黃色。厚度0.30毫米-0.50毫米。

2017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嵩縣銀杏”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嵩縣銀杏
  • 產地名稱:河南省洛陽市嵩縣
  • 品質特點:種仁質地細膩,有韌性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2017年第2486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0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藥用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嵩縣銀杏種核充實,兩側具有明顯棱;種殼潔淨光亮;種仁飽滿,用手指捺開裂,無汁液流出;內種皮紙質細薄,熱水燙後易剝。種殼漢白玉色,具光澤,貯後略泛黃;種仁采後黃中泛綠,呈翡翠色,貯後漸成乳黃色。厚度0.30毫米-0.50毫米。種仁質地細膩,有韌性,糯性強。味甘有甜,略有苦感,具銀杏特有香味。出仁率:≥75.00%。
嵩縣銀杏嵩縣銀杏

藥用價值

銀杏果可以抑菌殺菌,祛疾止咳,抗澇抑蟲,止帶濁和降低血清膽固醇。另外,銀杏可以降低脂質過氧化水平,減少雀斑,潤澤肌膚,美麗容顏。銀杏葉中的黃酮甙與黃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護真皮層細胞,改善血液循環,防止細胞被氧化產生皺紋。
嵩縣銀杏嵩縣銀杏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嵩縣是一個典型的深山區縣。嵩縣北有熊耳山,南有伏牛山、東南外方山,三面群山環抱,自然形成了西南高東北低的“箕”形地勢。山嶺連綿,地形起伏,溝壑縱橫,地貌複雜。中山區300.16萬畝,占總面積的66.6%,低山區113.48萬畝,占25.2%,河川區36.87萬畝,占8.2%。海拔自田湖鎮千秋村外河灘245米,到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玉皇頂2211.6米,垂直高差1966.6米。嵩縣土壤分為棕壤、褐土、潮土三大土類。棕壤分隱灰化棕壤、曲型棕壤和粗骨性棕壤三個亞類,分布於汝、白河山區,共205萬畝。褐土又分褐土性土、淋溶褐土、碳酸鹽褐土、曲型褐土、黃土五個亞類,九個土種,見於淺山丘嶺之中,約178萬畝。潮土分砂土、淤土、兩合土三個亞類,在伊、汝、白河和溝川為多,適宜銀杏生長。

水文情況

嵩縣全境有有伊河汝河、白河三條大河流縱貫其中,伊河源於欒川,在嵩縣流域面積達1770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8.9%,向東北注入黃河;汝河發源於車村,經黃莊轉向東南匯入淮河,流域面積860.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8.6%;白河發源於嵩縣白雲山,經南陽匯入漢水,流域面積373.2平方公里,占總流域面積的12.4%,其支流棋布,共4031條,10公里以上的54條,5-10公里的82條,2公里以上的195條,2公里以下的溝壑3700餘條。過境水可利用量為4.59億萬立方。陸渾水庫為省級大型水庫,庫容12.9億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庫33座,總庫存容2950萬立方米。且水質良好,pH值在7.2-8.0之間。全縣水資源均達到了無公害的標準,為銀杏生長提供了有利水源。

氣候情況

嵩縣氣候屬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以伏牛山脊向南沿五馬寺林場的楊樹嶺林區至白河鎮為北亞熱帶氣候區,占全縣總面積的10%,其它均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占全縣總面積的90%。光照:年均日照總時數為2295.8小時,日照率為52%,無霜期208天,日照時數和輻射量以五、六月份為最高。氣溫:年均氣溫為14.1℃。因各地海拔差異,氣溫隨海拔高度而降低。田湖鎮至縣城高程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29℃,縣城到白河鎮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5℃。極端最高氣溫43.6℃,極端最低氣溫為-19.1℃。降水量:年均降水量694毫米,冬春季受西伯利亞和新疆高壓脊的控制,多西北風,寒冷少雨。冬季降水量一般只占全年的4.8%。夏季受太平洋高壓脊推動的東南風帶來大量水蒸氣,因高山阻擋而上升產生降水,加上小氣候降水,故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0.8%。降水量由嵩北向嵩南遞增。嵩北為600至800毫米,嵩南為700至950毫米,能夠滿足銀杏生長發育的需要。
嵩縣銀杏嵩縣銀杏

歷史淵源

嵩縣銀杏栽培歷史長達1000多年。
從1992年至1994年,嵩縣對全縣銀杏進行普查和初優。查明,全縣共有100年以上銀杏大樹325株,其中,雌株297株,雄株28株,年產白果5~8萬公斤。劃定193株採種母樹進行標記編號,填表登記,並隨機測定200粒以上種核的各項指標,匯總成冊。在普查中,按照選優標準,初選出雌樹優良單株32株,按順序排列為嵩銀優1號、嵩銀優2號等。選出雄樹優良單株7株,按順序排列為嵩雄優1號、嵩雄優2號等。
1993年開始,連續3年測定優樹,記載座種率,測定種子品質,觀察早實性等。
2009年起,嵩縣始舉辦銀杏文化節。
嵩縣銀杏嵩縣銀杏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嵩縣適宜種植銀杏樹面積14000公頃,年產銀杏果45噸。
嵩縣銀杏嵩縣銀杏

產品榮譽

2007年7月,嵩縣以“古寺廟內千年銀杏樹最多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2012年10月,嵩縣白河鎮被國家野生植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古銀杏之鄉”稱號。
2017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嵩縣銀杏”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嵩縣銀杏嵩縣銀杏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嵩縣銀杏地域保護範圍為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境內,涉及白河鎮車村鎮、舊縣鎮、大章鎮、德亭鎮、城關鎮、紙房鎮、閆莊鎮、田湖鎮、飯坡鎮、九店鄉、何村鄉、大坪鄉、庫區鄉、黃莊鄉、木植街鄉16個鄉鎮,318個行政村。嵩縣銀杏保護範圍地理坐標為東經111°40′30″至112°22′30″,北緯33°33′00″至34°20′12″。

質量技術要求

  • 質量安全規定
明確登記產品市場準入所遵循的國家強制性技術規範名稱、具體內容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1)產地環境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 391-2000)標準。
(2)禁止使用末依法登記和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推行標準化生產,切實保障嵩縣銀杏質量安全。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營建豐產園的地方,要求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陽光充足,坡度不超過15度,以平緩地和坡度3-10度的緩坡地最佳。在山區丘陵,不能連片種植的地方,可以根據條件,建片狀密植小區。在規劃豐產園時,還應設防護林、排灌系統及道路。在丘陵地和河灘沙地,土層脊薄,結構不良。進行深翻改土,可加厚土層、改良土壤性狀。深翻應達80厘米,條件好的最好深翻1米。採用帶狀整地,深寬各1米。深翻後待底土熟化,可結合施肥進行回填。平整土地、灌水、再平整後,挖定植穴。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選用優良品種。適宜栽培的優良品種有:大白果、叉尖白果、黑銀杏、八月黃。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
1、施肥:全年追肥不少於三次,第一次在4月上旬,芽萌動後,第二次在6月上旬,第三次在10月中旬。三次施肥量分別占總施肥量的1/4、1/2、1/4。施肥應集中深施,深20-40厘米。施肥量視樹齡、結種量、土壤條件而定。一般每產50公斤白果,全年施有機肥400—500千克、複合肥6公斤、尿素5公斤、硫酸鉀1.5公斤。
2、擴穴改土:從定植第二年起,連續三年擴穴,以後可隔一定年數進行。於秋季落葉前1個月內進行,在樹盤周圍環狀開溝,結合施肥,深翻50-70厘米。每畝施用腐熟圈糞1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
3、整形修剪:豐產園多採用開心形,乾高0.7-1.5米,由分布均勻的三個主枝松成骨架,枝條開張角度50-60度,其餘輔枝60度以上。銀杏修剪要短截和疏除並重,短截一年生枝條,促進抽生長枝;疏除競爭枝、徒長枝、輪生枝、細弱枝、病蟲枝和枯死枝等。
4、人工授粉:時間3月下旬至4月中旬進行。銀杏雌樹胚珠發育成熟時,授粉室分泌的液體也隨之增多,並吐出孔口,當該水珠在孔口外的直徑大於孔口張開度,成一飽滿圓形水珠,即為胚珠完全成熟。當樹上有50-60%的胚珠完全成熟時即可進行授粉;如逢結果小年,授粉時間可晚些,當樹上有70-80%的胚珠完全成熟時進行授粉。雄花的採集與選擇銀杏花粉成熟期在3月底至4月中旬。當雄花序由青色轉成淡黃色時,即花粉囊開裂前1-2天,立即組織採收。花粉的處理和保存採集下來的雄花用晾曬乾燥法或石灰乾燥法進行處理,散出的花粉用潔淨紙包好後放在陰涼乾燥處備用。授粉方法用噴霧法。花粉噴霧用量,按每產50公斤白果用0.15公斤雄花序散出的花粉兌25-30公斤清水,並加入5%-10%的沙糖、0.2-0.5%硼酸。授粉時選擇晴天,露水乾後進行,如果授粉後2小時下雨要進行補授粉。授粉所用的器械和水都要清潔、無毒、無鹼、無農藥等有害物質。花粉液要隨配隨噴,配好的花粉液不能超過2小時。噴霧時要求霧點細、噴得勻、速度快,以銀杏樹冠的中下部為主。
(4)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原則: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採取農業防治、生物防治、人工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方法,達到經濟、有效、安全的防治目的。嚴格按照NY/T393-2000中對A級綠色食品要求操作,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做好病蟲預測預報和農藥藥效試驗,提高防治效果,藥劑交替使用,采果前20天停止用藥。主要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葉枯病和乾腐病,均為真菌性病害。葉枯病可在生長前期用25%的多菌靈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噴布2-3次,並及時清除落葉燒毀。
乾腐病的防治
1、土壤消毒:播種前每畝施用硫酸亞鐵10-15公斤。
2、培育壯苗:採用催芽、搭設拱棚等措施,促進苗木生長,儘早木質化。
3、降低地溫:高溫時期遮蔭、澆水或覆草。
4、發病時噴灑1%硫酸亞鐵或25%多菌靈800倍液。主要蟲害有銀杏大蠶蛾、薊馬和捲葉蛾。銀杏大蠶蛾幼蟲取食葉片,成蟲常產卵於銀杏樹幹裂縫或凹陷處,位置在3米以下、1米以上。
防治方法可採用
1、在幼蟲三齡前噴90%敵百蟲1500倍液。
2、9月上旬用黑光燈誘殺成蟲,並摘除卵塊。薊馬為害銀杏幼嫩葉片,可在生長前期噴2.5%的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的速滅殺丁(殺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進行防治。捲葉蛾幼蟲初夏綴葉蛀食,可人工摘除蟲苞、卷葉,在成蟲發生時掛糖醋罐誘殺,或噴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5)產品收穫及處理
1、採收:銀杏不同品種、不同立地條件下,成熟期不同。在實際生產中,適宜的採收期是以自然落種始期為主要指標,只要有5-10%的個體種子成熟,便可開始組織採收,熟一片采一片,熟一株采一株。在豐產園可以人工上樹採摘。還可於9月20日前噴用1000-1500ppm乙烯利,使果實在10月上旬全部自然脫落,達到按期完全化學採收的目的。
2、調製:脫皮。銀杏採收後,在有水源條件的場地進行堆漚。平堆厚度不超過50厘米,上蓋濕草,4-5天內外種皮軟化、腐爛,此時可穿上隔離服用腳踏脫皮。淨種。脫皮過程中隨時用清水沖洗。待種皮完全脫淨後立即進行漂白處理。漂白液的配製方法為:每公斤漂白粉用10-12公斤溫水化開,濾渣後再加80-100公斤清水稀釋,可處理100公斤種子,漂白時間約5-6分鐘。撈出種子後,再加1公斤漂白粉,即可漂白100公斤種子,可連用5-6次。漂白時在瓷缸或水泥槽內進行,並不斷攪動。乾燥。種子漂白後,直接攤於室內、外通風處陰乾,嚴禁陽光下曝曬。攤鋪厚度3-4厘米,勤翻動,以防種皮發黃、霉污。一般1-2天即可。
(6)生產記錄要求
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設專人做好以下記錄:生產地點、農產品名稱,土壤耕作,施肥名稱、方式、時間、施肥量,施用農藥名稱、方式、時間、施用藥量,產品收穫、倉儲、銷售等項目的日期、方式、數量等。
  •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1)包裝標識:銀杏種核套用麻袋包裝,亦可套用紙箱包裝。包裝材料要結實、乾燥、完整、整潔衛生、無毒、無污染、無異味。包裝上應表明品種名稱、等級、淨重、產地、生產年份和通訊地址,要求字跡清楚、完整、準確。
(2)標識:嵩縣銀杏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內的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登記保護的嵩縣銀杏農產品標誌,須向嵩縣銀杏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使用標誌,包裝物應標註“嵩縣銀杏”農產品地理標誌及其圖案,並表明產品名稱、數量、產地、包裝日期、生產單位、保質期、產品質量、執行標準代號等級等內容。
(3)貯藏:銀杏種核產品貯藏的倉庫應乾燥、低溫(0℃-4℃)、通風,防止受潮。庫房無異味,嚴禁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易發霉、發潮、有異味的物品混存。嚴禁使用對嵩縣銀杏質量有影響的保鮮試劑和材料。入庫產品標明貯藏條件和方法及其在規定貯藏條件下的保質期。少量銀杏種核可用麻袋或透氣的容器進行常溫下貯藏。保質期:在溫度0℃-4℃,濕度80%-90%的條件下,貯藏24個月。常溫下貯藏6個月。
(4)運輸:銀杏種核可用一般工具運輸。運輸工具應清潔、乾燥、衛生、無異味、無污染。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雨淋、污染和劇烈碰撞。嚴禁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有異味的物品混裝、混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