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山區臨港工業

嵐山位於中國萬裏海岸線中點,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在國內外不同區域層次上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結合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嵐山區臨港工業
  • 外文名:無
  • 地點:嵐山區
  • 屬性:非常重要的戰略結合點
嵐山區位置,嵐山港口優勢,海路優勢,陸路優勢,嵐山臨港工業發展,木材家具產業,鋼鐵產業,化工產業,物流產業,嵐山農副業,漁業,茶業,

嵐山區位置

從世界來看,嵐山位於正在崛起的“環太平洋經濟圈”、“環黃(渤)海經濟圈”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結合部,坪嵐鐵路匯入日照-西安線,可直達荷蘭鹿特丹港,“兩港通四海、一線系亞歐”,是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發展國際貿易和臨港工業的理想之地。
從全國來看,嵐山位於國家重點開發的沿海主軸線與日照至西安沿大陸橋經濟帶的交匯點、山東半島城市群與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結合部,是中西部沿橋地區的主要出海口之一,在國家生產力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時嵐山還是魯南經濟帶與蘇北經濟振興帶的重要結合點,發揮著連線內外的獨特樞紐作用,是擴大山東、江蘇兩省合作的重要基地。
從山東來看,嵐山既是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南翼,又是魯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在山東省委省政府打造的半島藍色經濟區中,嵐山又是魯南臨港產業帶的核心部分,是鋼鐵、能源、石油化工、糧油、木材、物流等經濟板塊的主要承接地,正在成為山東南大門黃金產業帶的“龍頭”。
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地位,決定了嵐山在發展過程中,既可對外承接日韓,對內接受南、北先進地區的輻射帶動,又可發揮視窗功能和橋頭堡優勢,向西拓展,充分利用中西部腹地的資源、市場等條件,強化集聚效應,加快自身發展。

嵐山港口優勢

海路優勢

港口是嵐山最大的優勢和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嵐山港口條件優越,常年不凍不淤,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深水大港良址。現有嵐山港群、海明港群、嵐橋港群、童海港群、鋼鐵港群等五大港群和十多箇中小港口,形成了南、中、北三大港口作業區。目前,擁有5000到10萬噸級的泊位19個,在建1萬~30萬噸級泊位6個,規劃泊位120多個。可裝卸液體化工品、糧油、木材、礦砂、煤炭、鋼材、焦炭等50多個品種的貨物,港群腹地沿新亞歐大陸橋呈龍骨狀輻射,包括魯南、蘇北地區以及中原、西北等地,已經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嵐山港現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木薯乾進口基地、國內最大的高品質瀝青加工儲運基地、長江以北最大的液化品集散地,同時也是海峽兩岸海運直航首批大陸港口、山西晉煤外運的出海口。山東省政府2009年確定的9個重點涉海建設項目,嵐山就獨占7個;日照市正在推進的28個港口建設工程,也有19個在嵐山。根據交通部批覆的港口發展規劃,今後五至十年內,整個港區吞吐量將達到3億噸。

陸路優勢

嵐山交通縱橫便捷
鐵路方面,坪嵐鐵路、新菏兗日鐵路都從嵐山境內穿過,與京滬、京九、隴海等鐵路主幹線相連。山東省“四縱四橫”鐵路規劃中有“一縱一橫”經過嵐山。年內,新(鄉)菏(澤)兗(州)日(照)鐵路電氣化改造、黃(島)日(照)連(雲港)鹽(城)鐵路、晉中南煤炭外運鐵路大通道都將相繼開工建設,建成後將為嵐山港口經濟的發展帶來更為廣闊的腹地空間。
公路方面,嵐山境內有同三高速、204國道等五條高等級公路,其中國家沿海大通道———同三高速公路縱貫嵐山南北,日(照)東(明)高速、日(照)濰(坊)高速在市內與同三高速連線;嵐(山)臨(沂)棗(莊)高速公路即將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把嵐山與魯南四市緊密連成一片。
機場方面,嵐山距連雲港機場60公里、臨沂機場90公里,距青島機場120公里,且均有高速公路與之相連,行程均在1個小時左右,大大縮短了嵐山與內地交流的距離。

嵐山臨港工業發展

嵐山區立足區位和港口優勢,按照“港區一體、以港立區、工業強區、開放興區”的思路,大力發展臨港工業,規劃建設了100平方公里的臨港工業園區,臨港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供水、供電充足,現已形成了木材家具、鋼鐵化工、物流、食品藥品等五大臨港產業。

木材家具產業

木材家具產業:嵐山港口配套設施完善,目前嵐山港設有2萬噸級、5萬噸級和7萬噸級三個木材專用泊位,成為北方最大的木材接卸港。2007年1月,山東省林業局批准在嵐山設立了全省第一家省級進口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2008年7月國家林業局、國家質檢總局相繼批准設立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和國家級進境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嵐山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是繼福建莆田設立的第二個、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示範區,嵐山國家級進境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是全國第五個、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檢疫除害區,是天津港至江蘇太倉港4000公里海岸線唯一的國家級除害處理區,實現了進口木材的落地熏蒸。
嵐山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一期規劃用地總面積7.03平方公里,遠期規劃總面積15平方公里,主要分木材物流儲運區、木材生產加工區、鋸材加工出口退稅區、家具裝飾材料生產區、家具交易區、生態公益林區等六大區域,目前已有100多家木材加工企業進駐園區,已發展成山東省最大的木龍骨生產基地。
木材物流儲運區主要功能是進口木材、人造板以及各種木製品的儲運與貿易,年設計進口木材交易量為500萬立方米,場地可貯存50萬立方米的原木。木材物流區內正在建設原料貯存區和木製品倉庫區。原料貯存區主要用於進口木材的貯存、交易和貿易。木製品倉庫區主要用於人造板、木製品的貯存和貿易。在原料貯存區內設立專門的區域,用於進口木材的檢驗檢疫。檢驗檢疫區為全封閉區域,根據檢驗檢疫部門和海關部門的建設要求,設立監管系統和監控系統。園區內已實現了檢驗檢疫、通關檢尺“一條龍”服務,已有山東立辰集團、江泉集團,廣東南海永華集團、江蘇海企集團、日照海林集團等木材物流集團入駐經營。
木材生產加工區年可加工進口原木300萬立方米,主要分為人造板生產區和木製品(家具)生產區。人造板生產區主要生產刨花板、纖維板和膠合板,年加工進口原木能力150萬立方米。其中,華大木材公司加工區占地1000畝,大規模生產各類裝飾板材,公司經營的俄羅斯松年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的30%。
木製品(家具)生產區主要從事家具、地板以及各種木製品在內的生產。園區內的三木集團、嵐橋木業等老牌企業,多年來一直位居全國出口木製品企業前列。投資1.5億元的棗礦集團中興木業項目、投資1.1億元的海瀾木業項目、投資1.5億元的德霖木業項目等一批新上項目均已建成投產,投資25億元的北新建材集團嵐山產業基地項目已完成選址審批,2010年下半年將開工建設。
公共管理服務區主要提供加工示範區管理、物流諮詢、信息查詢、金融保險、展覽展示、餐飲娛樂等服務。公共管理服務區建設管委會大樓一座,主要用於加工示範區的日常管理工作,工商、稅務等部門同時入駐。

鋼鐵產業

鋼鐵產業:嵐山區是魯南經濟帶中重點發展的鋼鐵及配套深加工基地,現已形成100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國務院鋼鐵產業振興規劃批准的山東精品鋼基地就在嵐山,年產能將達3160萬噸,是我國北方品種規格最齊全,覆蓋面最廣泛的精品板材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將於2012年投產,產量達2000萬噸,年銷售收入1200億元。依託日照鋼鐵和山東鋼鐵集團,嵐山規劃建設了鋼鐵配套園區,園區內現有鋼鐵配套深加工企業40餘家。隨著山東精品鋼鐵基地的建設,嵐山已經躍升為山東省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躋身全國鋼鐵行業第一軍團,並將逐步形成集鋼鐵深加工、倉儲物流、鋼材交易、設備檢修和備件供應、輔助材料生產等於一體的配套產業集群。

化工產業

化工產業:石油化工區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其中,化工產業園區13平方公里、液化罐區4平方公里)。液化罐區擁有化工及儲運加工企業30餘家,建成罐體300餘個,罐容300餘萬立方,是目前江北最大的液化品集散地。30萬噸原油碼頭和320萬立方罐區建設也正在加快推進。
化工產業園區緊靠液體化工碼頭和液化罐區,中石油公司、中石化公司分別規劃建設嵐山至江蘇儀征、嵐山至菏澤東明兩條輸油管道,建成後,將實現港口、罐區、項目的管線運輸。一大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環保的化工項目正在相繼入園,到2011年,石油加工能力將達到1000萬噸,形成以園區為載體、物流配套齊全、上下游產業相互銜接、企業集聚發展的新興化工園區。

物流產業

物流產業:嵐山依託區位、港口和交通優勢,物流產業迅猛發展,目前全區各類物流企業180多家,擁有運輸車輛5000多台,年運輸能力達8000萬噸。為進一步提升物流業發展層次和規模,嵐山規劃建設了10平方公里的臨港物流園區,已完成投資3.5億元,重點發展倉儲中轉、加工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嵐山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現代臨港商務大廈、保稅園區和木材、鋼材、液化品、水產品交易市場,努力打造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嵐山農副業

漁業

嵐山區境內的海洲灣漁場為中國八大漁場之一,盛產對蝦、梭子蟹、西施舌、海參、鮑魚等150多種名貴海產品,年捕撈產量近30萬噸,是長江以北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地和冷藏加工基地,安東衛國際海貨城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認定為中國最大的海產品交易市場。

茶業

嵐山同時還是山東省南茶北引最早成功的地區,目前,全區茶葉種植面積達9萬多畝,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分別占山東省的34%、45%和52%,已成為江北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冬茶生產基地。嵐山區被授予“中國茶產業發展政府貢獻獎”,“日照綠茶”獲得地理標誌產品稱號,雪青”商標為中國茶葉行業唯一馳名商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