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紅色遺址

崇仁紅色遺址,位於崇仁縣境南部,地處崇仁、宜黃、樂安三縣交界處,距縣城26公里。內有相山東山嶺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崇仁縣烈士紀念碑等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崇仁紅色遺址
  • 地理位置:崇仁縣境南部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崇仁縣烈士紀念碑
崇仁紅色遺址
1、相山東山嶺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相山位於崇仁縣境南部,地處崇仁、宜黃、樂安三縣交界處,距縣城26公里。“黃陂戰役”大捷後,1933年3月20日,彭德懷、滕代遠率部進駐宜黃縣朗源、橫石一線,派出得力部隊偽裝成地方武裝,在崇仁相山東山嶺、界上一帶擔任警戒,實施抵近偵察。21日,他們率紅三軍團參加了著名的“東陂戰役”。
2、崇仁縣革命烈士紀念碑:
位於縣城南500米處南阜山。這裡青松蓊鬱,綠柏搖翠,雄偉莊嚴的崇仁革命烈士紀念碑就巍然聳立在此。
1927年,中國共產黨在航埠古塘村建立第一個基層黨組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後,崇仁南部便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建立了縣、區、鄉蘇維埃人民政權,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多次軍事“圍剿”。尤其是在第四次反“圍剿”的鬥爭中,崇仁獨立團和游擊隊配合紅軍作戰,取得了“登仙橋戰役”的重大勝利,受到中央紅軍和工農紅軍江西省軍區的表彰。紅軍北上抗日後,崇仁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仍然英勇不屈,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直至1949年5月10日全縣解放。
據資料介紹,崇仁縣在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犧牲的烈士有77名,解放戰爭時期烈士2名,抗美援朝烈士5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烈士11人。為紀念革命英烈,激勵後人繼承和發揚光榮的革命傳統,1949年,崇仁縣縣委、縣政府在此建立革命烈士公墓,1964年建立革命烈士紀念碑,1990年重建。
新建的烈士紀念碑占地2畝,碑高14.75米,大理石結構。碑塔正面題詞“崇仁縣烈士紀念碑”,背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兩側分別題寫毛澤東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塔座正面碑文記載了從1927年--1949年崇仁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史;塔座背面碑文記錄了95名烈士的英名。紀念碑右側建有該縣首任縣委書記劉建章烈士公墓,墓碑上由時任江西省委書記陳正人題詞:“為人民而死,死有餘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