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銀字笙寒調正長

《山花子·銀字笙寒調正長》是五代詞人和凝創作的一首詞。上片因景及人,通過清涼環境的描寫,引出一位淡妝美人的婉雅形象。下片進行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其嬌媚動人的情態。全詞描摹人物生動傳神,將少婦撒嬌、調笑的情態表現得活靈活現。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山花子·銀字笙寒調正長
  • 創作年代:五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和凝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山花子1
銀字2笙寒調正長,水紋簟3冷畫屏涼。玉腕4重因金扼臂5,淡梳妝。
幾度試香6縴手暖,一回嘗酒絳7唇光。佯弄紅絲蠅拂子8,打檀郎9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山花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此調在五代時為雜言《浣溪沙》之別名,即就《浣溪沙》的上下片中,各增添三個字的結句,故又名《攤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高麗史·樂志》名《感恩多令》。
  2. 銀字:樂器名,管笛之屬。古人用銀作字,在笙管上標明音階的高低。
  3. 水紋簟(diàn):水紋席。
  4. 玉腕:潔白的手腕上帶著金圈。
  5. 金扼(è)臂:手臂上所帶的金圈、金鐲之類的飾物。
  6. 試香:以手試探香爐。
  7. 絳(jiàng):深紅色。
  8. 蠅拂子:扑打蠅蚊的器物,用絲或馬尾製成。
  9. 檀郎:晉潘安小字檀奴,姿儀秀美。後以檀郎為美男子的代稱。

白話譯文

清寒的夜裡,銀字笙吹出悠揚綿長的曲調,水紋竹蓆漸漸寒冷,畫屏也越來越涼。雪白的玉腕上帶著沉甸甸的金鐲子,她梳理起淡淡的妝容。
幾次伸手試香,纖纖玉手又暖又香;一回嘗酒,臉龐像朱唇一樣泛起紅光。她假裝嗔怪,舞弄起紅絲蠅拂子,作勢要打她心愛的情郎。

創作背景

史中記載,詞人少時即聰穎秀拔,十七歲之時便中進士。在奢靡的朝廷之中,免不了染些脂粉之氣,再加上他年少有為,且又善作風流之詞,身邊自然不乏鶯鶯燕燕的佳人。這首《山花子》可能也是實錄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描摹淡妝美人與心上人共度良宵的情景,上片寫其如怨如訴的彈奏,生動傳神的描繪出女子與情郎相見時的濃情愜意。用寒、冷、涼三個字,形容管笛聲與睡席、畫屏。因景及人將她對深秋環境的感受寫了出來,通過清涼環境的描寫,引出一位淡妝美人的婉雅形象。下片寫其強歡作樂的痛苦。用幾度、一回、縴手暖、絳唇光來寫試香、嘗酒,頗為生動傳神,進行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其嬌媚動人的情態。女子感覺到絲絲寒意,就幾次伸出縴手,試著在香爐上取暖;她還微微地嘗了一回酒,紅色的嘴唇上輕泛著醇酒的晶瑩光澤。然後,她玩起了愛情的小把戲,“佯弄”二句實則是愛意的流露和撩撥。細節刻畫極為生動、傳神,如此精細的觀察令人身臨其境,恍在目前,疑於化工之筆,從中我們也可以想見和凝填詞時的專情與興致。

名家點評

明代茅暎《詞的》:“寒”、“冷”、“涼”三字疊用。
清代賀裳《皺水軒詞筌》:詞家須使讀者如身履其地,親見其人。方為蓬山頂上。如和魯公“幾度試香縴手暖,一回嘗酒絳唇光”……真覺儼然如在目前,疑於化工之筆。

作者簡介

和凝(898—955),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西北)人。年十七,舉明經,十九歲登進士第。歷事梁、唐、晉、漢、周五代,累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子太傅。好為短歌艷曲,布於汴、洛。著有《紅葉稿》,不傳。訶存29首。今有王國維輯《紅葉稿詞》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