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春愁

山花子·春愁

《山花子·春愁》為明朝陳子龍的作品。用古今對比的方式,寫當年繁華的景陽宮殿,而今是衰柳淒迷,月照殘紅,蟲蛀畫棟,杳無人跡,一片荒涼的景象,唯有雙飛燕子,依舊翩翩飛舞。作品透露出今昔盛衰、人生淒涼的深沉傷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山花子·春愁》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出處:《陳忠裕全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陳子龍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原文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山花子·春愁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1]五更鐘[2]。
寂寂景陽宮[3]外月,照殘紅。
蝶化彩衣[4]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
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杏花零落:唐溫庭筠菩薩蠻》“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宋秦觀《畫堂春》“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
[2]五更鐘:李商隱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3]景陽宮:即景陽殿,是南朝陳的宮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帶。
[4]蝶化彩衣:《羅浮山志》載有葛洪成仙,遺衣化為彩蝶的故事。《羅浮志》載:“仙蝶為仙人彩衣所化,大如盤而五色。”

白話譯文

在薄薄的迷霧中,楊柳依依,杏花飄落,五更的鐘聲響起。寂靜淒涼景陽殿上的月兒照著殘花。五彩的遺衣化作了蝴蝶,連金絲縷也銷蝕殆盡,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氣象。昔日的皇官,玉宇瓊樓早已朽蝕一空,剝落的畫粉飛飛揚揚,留下蕭瑟悲涼之景。只有一雙燕子,在風中飛舞。

創作背景

明朝滅亡,作者感嘆故國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訓。一是亡國亡家的君主,二是圖謀恢復的志士。昔日繁華景象不復返。作者來到景陽宮前,看到蕭瑟的宮殿,看景生情,寫下了《山花子·春愁》這首詩。

作品賞析

原文賞析

陳子龍的詞婉麗風流,獨具神韻,無論敘私情,還是言國事,都“以濃艷之筆,傳淒婉之神”(陳延焯《白雨齋詞話》)。這首《山花子》詞就是一首淒麗悲婉的佳作。詞題為“春恨”,但非關春情,也非關春光,而是以眼前的春色為契機,發抒悲懷故國的一腔遺恨。
上片從殘春的景象入筆,自然引發一脈淒婉的傷逝情愫。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開篇兩句,呈現了四種意象——瀰漫的曉霧,迷離的楊柳,零落的杏花,淒清的鐘聲,釀造了一種殘敗清冷的氛圍。這是殘春的景象,令人仆恓惶惆悵。五更鐘,用語本於李商隱《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這裡暗用宋朝滅亡的舊典。《宋史·五行志》載,宋初有“寒在五更頭”的民謠,“五更”諧音“五庚”,預兆宋朝的國祚在第五個庚申之後終止。宋太祖立國於公元960年(建降元年庚申),到 公園1259(理宗開慶元年)正好為五個庚申。果然,二十年後,宋朝就宣告滅亡。如今,這五更的鐘聲響起,不啻如一聲聲家破國亡的喪音,敲打著詞人憂傷的心靈。下面“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兩句,又以冷月、舊宮、殘花三種意象,進一步渲染寂寞、淒涼的景況。“景陽宮”,即景陽殿,是南朝陳的宮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公元589年(禎明三年),隋軍南下過江,攻占台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帶),陳後主聞訊,即與妃子張麗華投景陽宮井藏匿,至夜,被隋軍擒獲。
明朝和陳朝都建都南京。這裡是用象徵陳朝段滅的景陽宮舊事影射明朝的亡國。曾經照徹陳朝景陽宮殿、目睹過陳後主投井被擒一幕的明月,如今宛如深邃明睿的見證人,冷峻地觀照著明朝滅亡後的慘澹景象——暮春的紅花在寂寞中紛紛凋殘,意味頗為深長。
下片切入人事滄桑,抒寫憑弔故國的感傷。
“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過片兩句承襲上片意脈,呈示一派亡國的衰敗景象。《羅浮山志》載有葛洪成仙,遺衣化為彩蝶的故事。“蝶化彩衣金縷盡”用其事,意謂明朝的皇族貴胄死後,五彩的遺衣化作了蝴蝶,連金絲縷也銷蝕殆盡,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氣象。昔日的皇官,玉宇瓊樓早已朽蝕一空,剝落的畫粉飛飛揚揚,只留下蕭瑟悲涼之景。這蟲蝕樓空的意象,正是奸佞賣國的象徵。“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結拍兩句,看似描繪燕舞東風的春景,實則以燕子的無情隱喻降清舊臣的無義,揭示出他們賣身求榮的醜惡嘴臉。他們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風得意,毫無亡國的悲慟。這兩句含意隱曲,但透過言表,並不難感受到詞人的義慨和憤懣。

名家點評

清代陳延焯評曰:“淒麗近南唐二主,詞意亦哀以矣。”(《白雨齋詞話》)
淒麗的外殼包蘊著哀以思的崇高節義,如此解讀這首《山花子》詞,方不辜負詞人的苦心孤詣。(《古今詞話·詞評》)

作者簡介

陳子龍 (1606-1647)明清之際文學家。字臥子,一字人中。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公元1637年(明崇禎十年)進士及第,選浙江紹興府推官,擢兵科給事中,未及赴任而明亡。乃事福王朱由崧於南京,為馬士英輩所嫉,乞歸。旋受魯王部院職,結太湖義師抗清兵,被縛,投水殉國。子龍早年與夏允彝齊名,為“幾社”領袖。詩振“七子”宗唐之風,稱“雲間派”。詞有《江蘺檻》一卷、《湘真閣存稿》一卷,其中《江蘺檻》存於《幽蘭草》中,《湘真閣存稿》一卷存於《倡和詩餘》。詞妍麗婉委,哀艷悽惻,明亡後數年中所作則泣血啼鵑,愈見深沉。
陳子龍陳子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