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路(文學作品)

山水路(文學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記述了山東省泰安地區中共黨組織與八路軍的發展與壯大,披露了抗日戰爭中敵我雙方存在的一些驚心動魄的殘酷戰鬥史實

基本介紹

  • 書名:山水路
  • 作者:孫連捷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4年5月
  • 開本:32開
目錄,基本信息,內容提要,作者簡介,人物事跡,

目錄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基本目錄
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字數:404.3萬字
序言:自序
印刷:山東人民印刷廠
類型:長篇紀實文學(上下集)
責任編輯:張帆

內容提要

作者15歲參加革命,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參加大小戰鬥、戰役數百次。他以切身經歷
和豐富的實戰經驗,生動、詳實地記述了山東省泰安地區中共黨組織與八路軍的發展與壯大,披露了抗日戰爭中敵我雙方存在的一些驚心動魄的殘酷戰鬥史實。披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二野戰軍與中國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數十次炮火連天的陣地戰,深刻地反映了泰安地區廣大軍民在8年抗日戰爭、3年解放戰爭中可歌可泣的戰鬥故事。本書分上下兩卷,上卷:巍峨泰山。下卷:江河激流。

作者簡介

孫連捷,原名孫業旺,1924年生,山東省泰安市肥城人。1930年在肥城縣立孔子廟國小讀書,1936年8月考入山東省育英中學,1937年9月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1月編入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先後任第六支隊文書、政治部組織科青年幹事、連指導員、營政委、團參謀長、支隊長,偵察科長、中心兵站政委、西南軍區運輸司令部參謀長,重慶鐵路軍事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委員,廣東鐵路(集團)公司黨委書記。1986年離休後,應聘為中國鐵路政研會理事、中國鐵道部特邀研究員。

人物事跡

縱觀古今中外的戰爭歷史或人物傳奇,一個人在殘酷的槍林彈雨中身經百戰而未死,這已算不上什麼奇蹟。而在建國後的兩次政治運動中,又兩次被打倒,最後又光榮地站起來,官復原職,並利用業餘時間,將自己切身經歷過的戎馬生涯,著成近百萬字的長篇戰爭題材紀實文學作品,並公開出版發行,則很有些不同凡響了。原中共廣州鐵路(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國家行政9級幹部孫連捷,當屬此類傳奇式人物。孫連捷一生著書8部,多數是鐵路業務方面的,寫長篇紀實文學,對他則是第一次。早在1980年擔任中共廣州鐵路(集團)公司黨委書記以前,他腦海中就構思著一部作品——長篇戰爭題材紀實文學《山·水·路》。由於每日置身於緊張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中,始終未能動筆,但多年的夙願卻時時縈繞於胸懷。1986年,孫連捷離開了第一線,一種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開始叩擊他的心弦,並且常常使他欲罷不能,夜不成寐。50多年前那一幕幕戰爭場面、艱難險阻、崢嶸歲月,又像過電影一樣清晰地浮現在他的眼前。由於歷史的機緣,在山東泰西一帶,孫連捷度過了整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12年的硝煙戰火,硬是把一個13歲的失學少年,鍛鍊成長為一個連隊的少年指揮員。孫連捷16歲時已能帶領一個連的戰士,與兇惡的日本侵略者面對面地拼殺。有一年,孫連捷在抗日軍民反“掃蕩”中身染重病,被部隊“安插”在一戶農民家中。期間曾被敵偽連長懷疑毒打,也曾為尋找部隊一天跛行數里,沿路乞討,在互相不敢公開身份的艱苦環境裡,因不敢公開自己的身份,又差一點被八路軍的除奸隊當做敵軍“奸細”輕率殺掉。在整個泰西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孫連捷就經歷了大小戰鬥200多次,並7次負傷、多次立功受獎……
有多少難忘的大小戰鬥,戰友們一個個倒下了,每次戰鬥,能倖存下來的人往往是少數。孫連捷的經歷,可謂九死一生,歷盡坎坷。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悅和勝利的歡歌,也有失敗的痛苦和艱險的危局,更有千鈞一髮的殊死搏鬥。然而,縱觀孫連捷的一生,每次的榮辱沉浮,都與整箇中華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從1967年在“文革”中被錯劃“右派”揪斗,到1973年在國內形勢穩定後又“官復原職”;從1976年“反擊右傾翻案風”中被作為鄧小平、萬里死黨打成“死不改悔的走資派”,直到“四人幫”的跨台,再次“東山再起”……世道變化無常,而孫連捷對中國共產黨的赤膽忠心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一直未變。《山·水·路》記載著泰西軍民真實的戰鬥歷程,也是孫連捷對失去的戰友和逝去的戰爭歲月的最美好的紀念。回首往事,孫連捷和戰友們之所以不畏艱險,不畏強敵,不畏生死,不都是因為心中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嗎?孫連捷常常這樣想:無數的英烈們,他們的一生雖然過早地結束了,但他們對祖國、對人民的一片赤誠之心,他們所為之奮鬥的未償夙願和未競事業,總會長留人間。革命英烈用鮮血和生命鋪平了中國人民和中國社會前進、發展的道路,他們的豐功偉績,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力量的源泉,是國家希望的曙光。孫連捷學歷不高,也不是專業作家,在他的這部巨著中,既沒有眩目的文采,也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真實地再現泰安軍民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此書歷時8年,五易其稿,分上、下兩部。上部:巍峨泰山。重點描述泰西抗戰的一段史實。下部:紅河激流。則重點描寫泰安軍民隨全國人民一道,轉戰南北,聲勢浩大的解放戰爭畫卷。此書既有史料性,又有真實性和可讀性,是一部血與火交織的難得的紀實文學著作和生動的革命歷史教材,很值得泰安人一讀。(文/孫 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