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居山十五載

山居·居山十五載

如璽公自隨觀衡禪師上雲居山先任監院,後任首座,再任住持,前後十五年,傾全力於寺廟的修復和管理,對雲居山真如禪寺的發展大有貢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山居·居山十五載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如璽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山居
居山十五載,一字與人無①。
茆屋藏疏拙,松燈照影孤②。
道從貧處徹,情向老邊枯③。
回顧誰相識,唯應月與湖④。

作品注釋

①一字句:謂沒有與別人(特別指達官貴人)通信,通一個字的訊息。
②茆屋:茅屋。疏拙:粗疏笨拙,這是璽公自謙之辭。松燈:松枝點火照明,亦稱松明。
③徹:徹悟。枯:枯竭。
④月與湖:天上之月,山頂之湖。湖指明月湖。

作品鑑賞

璽公年及半百之時,主動退位讓賢,準備回大西北老家去養老,可見其不計名利,道德高尚。即將離別雲居山之時,璽公作此詩對自己住雲居山十五年作了一個總結。詩寫得很簡樸、直率,表現出一個大徹大悟的高僧清貧自守,清心寡欲,一心學佛向道的高風亮節。

作者簡介

如璽,明末清初江西建昌雲居山僧。字方融,覺浪道盛大師法嗣。生卒年不詳,大約公元1632年前後在世。俗姓任,涼州(治所為今甘肅省武威市)人。自幼於本邑出家,稍長,出外遊方參學。依顓愚觀衡禪師受具足戒。公元1637年(明崇禎十年)隨觀衡禪師上雲居山,衡公就任住持,璽公擔任監院。衡公不借外緣,重振雲居,璽公出力尤多。衡公離雲居後,璽公繼任。二年後讓賢,回關中養老。圓寂後,靈骸歸葬江西廬山二層崖。璽公才賦穎異,精思勤學,且工於翰墨,長於詩文。其詩風簡捷明快,直抒胸臆,議論風生,情文並茂,各叢林皆誦而寶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