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鄉(廣西隆安縣屏山鄉)

屏山鄉(廣西隆安縣屏山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隆安縣屏山鄉人民政府地址設在“青山環城、碧水繞城、綠樹融城”的城市風格--南寧,廣西 南寧 屏山鄉屏山街,聯繫人是陳建雄,主要經營負責對全鄉各種工作的管理、監督、協調,機關註冊資本未提供,在職員工26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屏山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廣西隆安縣屏山鄉
  • 政府駐地:距廣西首府南寧市僅100公里
  • 面積:248.14平方千米 
  • 人口:12456人(2017年) 
概況,沿革,鄉鎮概況,黨政建設,相關措施,地圖信息,

概況

屏山鄉位於隆安縣南部,東鄰喬建鎮及扶綏縣中東鎮,南界崇左市江洲區那隆鎮,西連大新縣福隆鄉,北靠南圩鎮、布泉鄉。面積248.14平方千米。轄屏山社區,下力、上猛、萬嶺、上琴、群力、劉家、團結、文化、布也9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屏山圩,距縣城42千米。境內的龍虎山自然風景區以動植物世界、溶洞奇觀、石林怪景、百丈瀑布、觀猴野趣聞名,為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

沿革

1959年為屏山公社,1962年改區,1969年復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89.4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屏山、雅梨、上孟、萬嶺、上琴、群力、劉家、團結、文化、布也10個行政村。2003年末,總戶數3602戶,總人口16841人,其中農業人口15869人,非農業人口972人,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50123205:~001 210屏山社區 ~201 220雅梨村 ~202 220上孟村 ~203 220萬嶺村 ~204 220上琴村 ~205 220群力村 ~206 220劉家村 ~207 220團結村 ~208 220文化村 ~209 220布也村

鄉鎮概況

屏山鄉是一個革命老區,地處大西南出口交通要道,位於隆安縣的南部,著名省級龍虎山風景區就在境內,距廣西首府南寧市僅100公里,鄉政府所在地是隆安、大新兩縣交匯中心點,316國道(那桐至大新二級公路)貫穿該鄉全境,水電充足,交通十分便利。全鄉轄10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3479戶,總人口12456人(2017年),行政區域總面積248.14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8165畝,其中水田面積4860畝,旱地面積13305畝,有林面積53000畝。主要經濟作物為玉米稻穀黃豆,盛產八角、砂仁、藥材,是最近發展起來的黑山羊養殖基地。2002年,全鄉農業總產值1189.54萬元,比上年增長9.03%,本級財政收入97.26萬元,完成年度預算124.69%,人均純收入達到1233元。
境內有海拔1071.2米的全縣最高山--西大名山和第三大中型水庫--下琴水庫,水資源豐富。龍虎山自然風景區位於屏山鄉東部。2003年,轄9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共123個村民小組。年末總戶數3602戶,總人口16841人。其中,農業人口15869人(農村勞動力7900人),非農業人口972人。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05公頃,總產量5220噸;蔬菜種植面積41公頃,總產量1381噸;有果園面積56公頃,水果總產量334噸;水產品養殖面積5公頃,總產量97噸;生豬出欄9685頭,年末存欄9600頭;家禽出欄5.85萬羽;肉類總產量970噸。全年農業總產值1362萬元,鄉鎮企業營業收入1171萬元,財政收入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3元。2010年,全鄉農業總產值6314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31萬元,財政收入151萬,農民人均純收入2707元。
屏山鄉旅遊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境內的龍虎山風景區,經過多年建設後,現已升級為著名省級旅遊風景區。仙痕洞、百奄重業洞、布學千年苦丁茶、劉家原始森林等境內諸多極具觀賞性的景點亟待開發。近幾年來,屏山鄉黨委、政府立足旅遊資源優勢,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二級公路過境和“南寧—龍虎山—德天瀑布—靖西大陝谷”線路開通的大好機遇,加快完善了“美食一條街”的建設,並積極做好屏山鄉旅遊景點納入龍虎山旅遊區的宣傳範圍,突出抓好仙痕小溶洞旅遊景區的開發及其招商引資工作。
廣西隆安縣屏山鄉廣西隆安縣屏山鄉

黨政建設

1、對鄉鎮黨政領導幹部的教育培訓要有新舉措。學習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對鄉鎮領導幹部來說,處於農村工作的第一線,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很多,更要加強學習,加強教育培訓。一是要學先進理論,強化思想政治建設。重點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十六大精神,學習“中央1號”檔案精神等黨和國家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鄉鎮領導幹部武裝起來,使農村黨的細胞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二是要學先進技術,強化致富技能培訓。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培訓的原則,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在摸清鄉鎮領導幹部文化科技水平的基礎上,採取聘用專家上輔導課、開展遠程教育、創建科技示範基地、舉辦“學用科技大比武”活動等形式,對鄉鎮領導幹部加大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力度,增強致富帶富的本領。三是要學先進典型,強化輻射作用。充分運用新聞媒體,藉助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平台,以黨建專欄為陣地,分層次、分類別定期推介一批鄉鎮先進典型,組織開展“怎樣當好鄉鎮幹部”大討論,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激發鄉鎮領導幹部發展經濟、服務民眾的潛力
2、對鄉鎮黨政領導幹部的待遇落實要有新保障。在強化鄉鎮領導幹部工作職責的同時,要將責權利統一平衡起來。一是要落實政治待遇。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把那些政治素質過硬、工作作風優良、工作實績突出的幹部選拔到重要崗位上來,對那些長期默默奉獻在邊遠山區或困難鄉鎮、工作務實進取的領導幹部,要優先調整到條件較好的鄉鎮或縣直科局工作。二是要落實經濟待遇。要從培植財源、引進資金、盤活資產、挖掘新的經濟成長點等方面著手,加大資金調控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落實鄉鎮幹部的經濟待遇。特別是對邊遠山區、貧困鄉鎮工作的幹部,可考慮由縣財政適當增發特殊崗位津貼,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三是要改善施政環境。上級組織對鄉鎮幹部要“政治上護航不護短、工作上放權不放任”,積極鼓勵鄉鎮幹部大膽創新、銳意進取。對鄉鎮領導幹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要及時關心、解決;對侮辱、威脅鄉鎮領導幹部人身安全的事件,要依法嚴肅查處,維護其合法權益
廣西隆安縣屏山鄉廣西隆安縣屏山鄉

相關措施

一是品種良種化。聘請省農業廳種養局專家,指導建設茶苗選育示範園,引進多個茶樹品種,統一入土栽種,統一施肥澆灌,全程跟蹤監測,篩選出最優品種,實現按土選種、好中擇優的目標。二是品質生態化。分別在內洋、美洋建立一個病蟲害預防監測網點;嚴格控制農藥使用量,降低了農藥殘留,套用高效、低毒、低(無)殘留的化學或生物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三是產品品牌化。聘請專業設計公司設計製作屏山生態茶標誌,統一外包裝;依託“屏山生態茶葉一條街”、屏山茶葉網等平台全方位宣傳屏山茶,通過在省外設立屏山茶展示與銷售視窗,拓展市場,打造屏山生態茶自主品牌。四是生產標準化。與農林大學建立穩定的技術合作協定,成立技術顧問組進行不間斷的技術指導;茶園的生產管理和產品加工均執行國家行業標準的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程》(NY/T5018-2001)和無公害食品《茶葉加工技術規程》(NY/T5019-2001)。五是經營集約化。著手建立屏山生態茶超市,在大型超市設立屏山生態茶銷售專櫃;在泉州、廣東、山東等地開設3家縣外、2家省外茶葉銷售網點,構建對外宣傳、展示、銷售屏山茶葉的視窗,促進屏山生態茶經營集約化發展。
廣西隆安縣屏山鄉廣西隆安縣屏山鄉
屏山鄉“三個化”創建綠色食品原料(茶葉)生產基地
一是茶園種植生態化。茶園種植實行“山頂戴帽、中部系腰、山腳穿鞋”的生態模式,園內套種香樟等珍貴樹種13000餘株;大力推廣“豬-沼-茶”生態循環農業模式,配備了1部沼液車,目前已在美陽、楊梅等示範片推廣面積830多畝,配套建設沼氣池675立方米,全鄉共有“豬-沼-茶”模式茶園示範片1640多畝。二是茶農素質科技化。聘請三明市勞動局高級講師、福建農林大師生對茶農進行升級培訓,進一步提高廣大茶農的生產技術水平、質量安全、茶葉品牌創建以及市場行銷意識,全鄉共有茶農500多人次參加培訓。三是生產管理制度化。成立由鄉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綠色食品(茶葉)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生產環境保護制度、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等,禁止在茶葉生產區內銷售、使用違禁農業投入品,確保茶農使用合格農資產品。

地圖信息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隆安縣屏山鄉政府(316省道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