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窯

將樂窯

將樂窯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境內,因地命名。始見商周,興於唐代,盛在兩宋,明清窯火不斷,延續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將樂窯
  • 外文名:Jiangle cave
  • 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
  • 特徵:唐宋時國內頗具盛名的綜合性瓷窯
將樂窯簡介,青釉,青白釉,醬釉,將樂窯窯址分布情況,將樂萬全碗碟墩窯址,將樂南口上下瑤窯群,

將樂窯簡介

將樂窯
將樂窯位於將樂縣境內,因地命名。始見商周,興於唐代,盛在兩宋,明清窯火不斷,延續至今。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版《將樂縣誌》“坑冶”中記載:“瓷器窯玖座,三座在龍池都,今廢。六座在南勝都,今廢。”其中的“南勝都”,在今天的將樂縣南口鄉南勝村一帶。
將樂自然條件優越,蘊藏豐富的瓷土和水源,為陶瓷生產和運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早在唐代,將樂窯已成為國內頗具盛名的綜合性瓷窯(在今天的陝西省西安歷史博物館“唐三彩”展區掛著一幅唐代瓷窯遺址分布圖,圖中標註的中國60多個瓷窯遺址中八閩屬地僅有兩處,將樂便是其中一處。)
宋代是將樂經濟文化的鼎盛期,以著名理學家楊時故里而蜚聲宇內。清乾隆《將樂縣誌》云:“鄒魯篤生聖賢之區,遺澤流風,至今未艾。過其里者,想文物聲名之盛,問車服禮器,猶有存者。”
宋代將樂窯主要生產青瓷、青白瓷、醬釉瓷等品種,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藝術特色。當時南方有景德鎮青白瓷、龍泉青瓷、建窯黑瓷等,諸大窯系可謂各有側重,置身空前繁榮的窯業之林,將樂窯以其獨有的風格,如雨後春筍般嶄露頭角、蓬勃發展。
將樂窯融匯南北方制瓷工藝,博採眾家之長,產品以娟秀造型和傳神氣韻享譽中外,體現了宋瓷不浮、不囂、不靡、不媚的藝術風格,詮釋“美到極致是自然”的藝術境界。將樂窯作為閩西北的重要窯口和區域文化生命力的象徵,對江南制瓷手工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青釉

宋代將樂窯青瓷,釉色有青、青灰、青黃等。釉面呈玉質光澤為多,玻璃光澤較少。胎色灰白,胎質細膩。普遍使用刻劃花和剔花方法來裝飾器物。質樸古拙、委婉含蓄,有別於浙江越窯、龍泉窯生產的青瓷,具有地域特色,美不盛收。

  

  

青白釉

青白瓷溫和醇厚,釉色瑩潤介於青白之間,青中泛白,白中閃青,胎質潔白細膩,胎體厚薄適中,胎壁微微透光,與河北定窯、江西景德鎮窯工藝相近,常見刻花紋、線刻紋、堆塑紋、印花、浮雕紋、剔地紋、褐色點彩等。

醬釉

醬釉瓷大量出現仿金銀器的造型,內斂且不張揚。胎色灰白,胎質堅硬。釉常見醬紅、醬褐、醬黑等色。有的窯變釉諸色交融妙不可言,有的窯變釉呈現出放射狀條紋,清晰可見。器型以花口、瓜楞、堆塑等居多。

將樂窯窯址分布情況

將樂窯
將樂窯目前發現窯址十幾處,以南囗上下瑤窯群與萬全碗碟墩窯址為代表,生產青瓷、青白瓷、醬釉瓷等品種,將樂窯產品精美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藝術特色,以獨特造型和傳神的氣韻享譽中外。
1、五馬山窯址:位於將樂縣古鏞鎮金溪北岸五馬山靠下游的山包上,該窯始燒於唐中晚期,五代繼續盛燒,北宋漸漸斷燒。
2、玉華窯址:位於將樂縣水南鎮玉華村北約200米處。從文化堆積層情況判斷,創燒於唐,發展於五代,盛行於兩宋,元代走下坡路,明代停燒。
3、廖厝山窯址:位於將樂縣水南鎮玉華村東北約200米的廖厝山西麓,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創燒於五代,盛於兩宋,清代中期停燒。
4、余坊窯址:位於將樂縣余坊鄉本點,從器物造型、胎釉判斷可能創燒於宋元。
5、大南坑窯址:位於將樂縣安仁鄉大南坑村西南邊,窯址面積約4000平方米,根據廢品堆積層中器物器型判斷,創燒於宋代,窯火延續至今。
6、橫窠棟窯址:位於將樂縣水南鎮玉華村西南400米的橫窠棟南麓和東坡麓,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該窯始燒於晚唐,清晚期斷燒,燒制將樂擂茶用具—擂缽,填補了我國擂茶窯址的空白。
⒎牛角墘窯址:窯址北距將樂縣水南鎮玉華村約1公里,總面積4000平方米。北宋創燒,元末斷燒。
8、南囗上下瑤窯群:位於南口鄉小拔村,由老厝山窯址,溫科山窯址,大竹林山窯址和擋前山窯址等組成,面積3萬多平方米。北宋中期創燒,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斷燒。
9、萬全碗碟墩窯址:位於將樂縣萬全鄉政府東南約1500米的竹舟村西南700米處,窯址遠遠望去猶如一個碗墩子,故名碗碟墩窯。窯址總面積約10公頃,幾乎在所有的山包上均有龍窯窯床和窯邊廢品堆,該窯從燒造工藝看,碗碟墩窯創燒於盛唐,繁榮於兩宋,止於元代。

將樂萬全碗碟墩窯址

碗碟墩窯址位於將樂萬全鄉竹舟村。窯址南臨金溪,分布在相對獨立的幾個小山丘上,遠遠望去像一個個重疊的碗碟堆成的大墩子,故名碗碟墩窯。這裡水運交通發達,航道金溪(流線為金溪——沙溪——閩江)流經此地,據將樂縣誌記載,此地是宋元明時期建寧、泰寧等縣與將樂商貿往來的重要碼頭。窯址周邊環境、地質地貌優越,柴草、瓷土、鉀長石等資源相當豐富,這都是萬全碗碟墩窯盛極一時的原因。窯址總面積約10公頃,幾乎所有的山包上均有龍窯窯床和廢品堆,所有的低矮坡地,水田中都有作坊遺址。萬全碗碟墩窯產品可分為青釉、青白釉、醬釉三種。產品種類有碗、碟、罐、托盞、執壺、溫壺、穀倉、器蓋等。

將樂南口上下瑤窯群

南口上下瑤窯群以生產青白釉瓷為主,印花和覆燒瓷次之,醬釉瓷為輔。瓷胎基本上是白胎,胎厚薄適中。質地堅緻細膩,截面呈糯瑩感。青白釉瓷以純白釉為主,釉白中呈現淡淡的水綠色,玻感較強,透明中見細小氣泡。另一種青白釉瓷白中泛米白色,釉內含有小氣泡,呈半透明狀,玉質感強烈,釉表溫潤柔滑手感極佳。醬釉瓷,瓷胎多為白色,質地較厚,火候較高,故而較堅緻,表面呈螢光色。南口上下瑤窯群生產的產品有:碗、盤、碟、執壺、瓶、罐、缽、爐、穀倉、茶盞、冥器等。
將樂南口上下瑤窯群將樂南口上下瑤窯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