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技術

寶鋼技術

《寶鋼技術》創刊於1983年,是由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主辦的學術期刊。

據2020年第02期《寶鋼技術》期刊內頁顯示,《寶鋼技術》編委會有編委45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1人、封面設計1人。

據2020年7月18日中國知網顯示,《寶鋼技術》共出版文獻3813篇,總被下載421545次、總被引13809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62、(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50。據2020年7月1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寶鋼技術》載文量為2137篇、基金論文量為62篇,被引量為9332次、下載量為87714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1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鋼技術
  • 外文名:Baosteel Technology
  • 語種:中文
  • 類別:冶金工業
  • 主管單位: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主辦單位: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編輯單位:《寶鋼技術》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83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31-1499/TF
  • 國際刊號:1008-0716
  • 現任主編: 劉宏娟
  • 屬性:CA
  • 編輯部地址:上海市寶山區富錦路655號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收錄情況,出版發行,影響因子,榮譽表彰,文化傳統,辦刊宗旨,題字題詞,投稿須知,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983年,《寶鋼技術》創刊。
1989年,《寶鋼技奔霸習仔術》第二屆編委會召開了成立會議。
1992年,該刊由季刊更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寶鋼技術》以生產實踐、試驗研究、新技術開發及套用、問題討論、專利信息、表面處理與腐蝕、材料研究為主要欄目。
  • 刊登內容
《寶鋼技術》主要報導寶鋼在鋼鐵冶煉、軋鋼工藝、鋼鐵材料、機電技術、耐材、能源、自動化、儀表、化、理化檢驗、綜合利用、環保等領域的新技術、新裝備和新工藝方面的技術論文、科技成果以及中國國內外新技術。

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02期《寶鋼技術》期刊內頁顯示,《寶鋼技術》編委會有編委45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1人、封面設計1人。
《寶鋼技術》第八屆編輯委員會成員名單
職務
名單
編委
馬朝暉、方園、王利、王國棟、王強民、王巍、叢力群、付江、盧金雄、馮太國、馮國輝、畢洪運、劉珧、劉其國、劉寶軍、劉宏娟、陸江帆、吳軍、余艾冰、張忠鏵、李山青、李俊、李自剛、李鹹偉、李肇毅、楊健、單旭沂、周堅剛、林忠欽、鄭磊、鄭建平、姜華、胡學發、賀達倫、徐松乾、袁萬能、郭可中、黃偉良、黃宗澤、焦四海、蔣曉放、潘世華、John G Speer(美)、Brian G Thomas(美)
責任編輯
任燕
封面設計
於書君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寶鋼技術》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美國化學文摘簽喇戀(CA)》收錄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資料庫》核心期刊源,《中國台灣華藝線上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入編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收錄期刊,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等收錄。

出版發行

據2020年7月18日中國知網顯示,《寶鋼技術》共出版文獻3813篇。
據2020年7月1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寶鋼技術》載文體晚雅量為2137篇、基金論文量為62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7月18日中國知網顯示,《寶鋼技術》總被下載421545次、總被引13809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262、(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50。
據2020年7月1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寶鋼技術》被引量為9332次、幾煮下載量為87714次;據2018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寶鋼技術》影響因子為0.1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5876名。

榮譽表彰

《寶鋼技術》曾獲上海市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冶金優秀期刊三等獎,曾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寶鋼技術》堅持以“開發創新、消化吸收、交流傳播,使《寶鋼技術》為推進上海寶鋼技術進步,展示寶鋼技術創新成果服務”為辦刊宗旨。

題字題詞

《寶鋼技術》刊名由謝企華題寫。
刊名刊名

投稿須知

1、投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字、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註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註明。
2、論文摘要儘量寫成報導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字選擇貼近文義的規範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元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採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朵墊朽的先後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採用腳註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尋糠欠戲於3條。
6、請勿一稿多投。收到迎奔棗稿件之後,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該刊聯繫確認。
7、投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複發表。對投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誌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該刊不退稿。

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主編
劉宏娟
名譽主任
徐樂江
主任
陳德榮
副主任
張錦剛、智西巍、張丕軍、拓西梅、盧斌

榮譽表彰

《寶鋼技術》曾獲上海市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冶金優秀期刊三等獎,曾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寶鋼技術》堅持以“開發創新、消化吸收、交流傳播,使《寶鋼技術》為推進上海寶鋼技術進步,展示寶鋼技術創新成果服務”為辦刊宗旨。

題字題詞

《寶鋼技術》刊名由謝企華題寫。
刊名刊名

投稿須知

1、投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字、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註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註明。
2、論文摘要儘量寫成報導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字選擇貼近文義的規範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元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採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採用腳註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於3條。
6、請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後,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該刊聯繫確認。
7、投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複發表。對投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誌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該刊不退稿。

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主編
劉宏娟
名譽主任
徐樂江
主任
陳德榮
副主任
張錦剛、智西巍、張丕軍、拓西梅、盧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