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城西

寧波大城西

城西地區,位於機場路以西,東連三江口核心區、南部新城區,西靠四明山區。相比霓虹閃爍、摩登繁華的市中心,一直以來,老寧波人更習慣把城西叫做城鄉結合部。

這幾年,集士港衛星城、姚江新區崛起,又有軌道交通1號線橫穿而過,將其與市中心粘連。憑藉交通和區位優勢,如今的城西,已不再是昨日的那個鄉鎮。然而,尷尬的是,長期以來城西都被排除在城市總規建設之外,建設模式一直是鄉鎮模式,導致“鎮”與“城”的發展矛盾百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寧波城西
  • 別名:城西北、城西南
  • 行政區類別:浙江省寧波市
  • 人口:近80萬
  • 方言:寧波話
  • 城西分區:城西北片區、城西南片區
  • 城西定位:甬城新門戶、經濟新引擎
背景簡介,規劃範圍,規劃原則,城西定位,發展目標,中心體系,生態格局,綜合交通,航空,高速公路,軌道交通,中運量公交,公交規劃,客運樞紐規劃,停車系統規劃,景觀風貌規劃,文化遺產規劃,

背景簡介

城西地區位於寧波中心城區西部,機場路以西,東連三江口核心區、南部新城區,西靠四明山區。近年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城西地區憑藉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優越的區位條件,地區發展迅速,特別是姚江新區、臨空經濟區、集士港衛星城、軌道沿線等地區,呈現出與中心城粘連發展的趨勢。但長期以來由於城西地區處於總規建設用地之外,城鎮建設以鄉鎮模式為主,各鎮利益與區域整體發展的矛盾突出,空間配置粗放低效,亟需進行整體統籌安排。
《寧波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的修改對城西地區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新修改的總規提出未來三江片重點發展西部和北部地區,將繞城高速以內的集士港、古林、高橋三鎮納入到城市建設用地管控範圍,實行規劃統一管理。同時,結合新的空間布局結構,加強對城市西部地區的規劃引領,在姚江新城規劃新的市級副中心,集士港作為片區中心,西部地區迎來了從鄉鎮發展模式向城市發展模式轉變的新階段。在此背景下,開展中心城區城西片分區規劃

規劃範圍

  城西片分區包括城西北片分區和城西南片分區。
寧波大城西
  城西北片分區規劃範圍為機場路以西,繞城高速公路以東,杭甬高速公路以北,主要包括江北姚江新區、江北投創、洪塘街道、高橋鎮等,面積70平方公里。
  城西南片分區規劃範圍為機場路以西,繞城高速公路以東,杭甬高速公路以南,主要包括空港及臨空經濟區,集士港、古林等地,面積69平方公里。

規劃原則

生態優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近遠結合,落實上位規劃要求
公交先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以人為本,完善公共設施布局

城西定位

城西地區功能定位為“甬城新門戶、經濟新引擎、宜居新水鄉”。
寧波大城西
城西北西南片區定位
城西地區發展需注入創新要素,以創新驅動、科技引領、最佳化升級為發展方向,依託地區的發展基礎和優勢,重點打造沿餘姚江的多彩生活、文化創意、休閒生態產業鏈和沿機場的臨空經濟、電子物流、高新技術產業圈。
寧波大城西
城西北分區:依託餘姚江、梁祝公園、濱江綠心、大運河(寧波段)運河遺產文化、軌道交通等資源,以體驗經濟為主導,發展生態、文化、健康、商業、辦公、遊樂和旅遊等產業,餘姚江兩岸共同打造沿餘姚江的多彩生活、文化創意、休閒生態產業鏈。
城西南分區:依託寧波櫟社國際機場、望春工業園區、豐富的潛力用地、軌道交通和城際鐵路等資源,重點發展臨空現代製造、臨空科技研發、臨空倉儲物流、臨空生產服務、臨空電子商務等產業,打造環機場的臨空經濟、電子物流、高新技術產業圈。

發展目標

城西地區發展目標重點實現模式的三個轉變以及空間的四個構建。
1、模式的三個轉變
(1)鄉鎮發展模式向城市發展模式轉變。推動人的城鎮化;推進村鎮經濟向城市經濟轉變;建立符合現代城市標準要求的公共服務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基礎設施體系。
(2)各自為政向統籌協調發展轉變。重點推進四個統籌:加強功能統籌,在總體定位之上,發揮自身優勢,明確功能發展,建立中心體系,根據功能匹配空間載體;加強交通統籌,加強與外圍地區,內部各組團之間的交通聯繫;加強生態統籌,以地區生態空間為基底,建立完整的生態格局,完善區域綠道系統,強化對生態廊道的管控、對三江六岸濱江建設的控制;加強產業統籌,籌建產業發展平台,實現錯位發展,避免產業用地的低效無序競爭。
(3)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改變現有鄉鎮管理模式,加強規劃的引導和管控機制,向更加科學,更加集約,更加精細的方向轉變。
2、空間的四個構建
(1)構建青山環繞,清水相依,綠意盎然的美麗城西。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利用城西優良的生態本底,通過綠楔、濱水綠廊、綠道、綠地、郊野構建綠色網路和序列。
(2)構建有產業競爭力、創新力、持續性的活力新城。新城建設產城融合,創新產業與創新空間,提供新型現代服務業、臨空產業,匹配產業空間,豐富產業配套,吸引年輕人生活和工作。
(3)構建系統融合、空間有序、公益倡導的魅力城西。未來的城市空間必定倡導文化,讓藝術深入人心;必須接近體育,追求健康和活力;必須提供健康的服務和保障,關注兒童健康快樂的夢想空間,關注老齡化社會老人需求的關懷空間。
(4)構建路網完善、交通便捷、步行優先的TOD未來城。城際鐵路、市域快線和城市軌道交通的合力推升西部迅速崛起,公共運輸引領城市發展,主導城市結構,創造步行交通優先的空間模式。
人口規模和用地規模
至2020年,城西地區規劃人口規模62.0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64.2平方公里(不含櫟社機場14平方公里建設用地),人均建設用地103.5平方米。

中心體系

城西地區形成三級中心體系:市級副中心、市級專業中心/片區級中心和組團中心。
市級副中心:為城市二級中心,位於一江兩岸地區,包括高橋副中心和姚江新區副中心,布置城市綠心、文化中心、奧體中心、商業中心、商務中心、遊樂中心等城市級綜合服務功能。
市級專業中心/片區中心:為城市三級中心,前者位於櫟社機場北部的布政地區,布置服務於臨空經濟的生產服務、商業辦公、科技研發等功能,構建臨空經濟中心;後者位於集士港中心地區,布局服務於集士港、古林等城西大居住區的商業、文體、娛樂、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
組團中心:位於高橋、洪塘、古林組團的中心位置,為各組團提供教育、醫療、商業、文體等居住區配套服務設施。
寧波大城西

生態格局

  總體框架為一個生態環和多條生態廊道
  一個生態環為繞城生態帶,結合沿線防護綠帶形成繞城生態環。規劃沿高速公路內側原則上控制不低於200米的防護綠帶。
  多條生態廊道打通從外圍山水引入城市內部的通風廊道,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結合蕭甬鐵路、餘姚江、杭甬高速、鄞州大道、奉化江形成5條生態廊道。
  形成“三橫、兩縱、八心”的生態格局
  “三橫”:後塘河、中塘河、前塘河形成“之”字型綠色廊道,三塘河貫穿東西,連線城市中心區和城西山區,使生態格局連續,亦是與城市活動緊密聯繫的濱水空間。
  “兩縱”:利用濱水空間、濱水活動的要素打造兩縱生態格局,通過生態空間聯繫江北、高橋和集士港古林,城西打造統一的生態格局。一縱貫穿姚江北、集士港和古林,另一縱貫穿姚江新區、高橋、新莊和布政。
  “八心”:可分為三個級別的公園綠地,分別是市級綜合公園、區級綜合公園和居住區級公園↓
  ▶姚江城市綠心為市級最大的綠色斑塊。
  ▶區級綜合公園為姚江新區公園、新莊公園和臨空經濟中心公園。
  ▶居住區級公園分別是高橋、集士港、古林、布政等公園,居住區公園結合綠地水系多點、點線結合靈活布局。

綜合交通

寧波大城西

航空

  櫟社機場按飛行區指標4E、兩條遠距平行跑道規劃,規劃與區域機場錯位發展,增加幹線、拓展支線、引入廉價航空、推動貨運航空發展、完善集疏運體系,全面支撐航空客貨運量增長。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網保留現狀格局,主要由繞城高速、杭甬高速、瀋海高速和甬金高速組成。

軌道交通

  2020年規劃範圍內規劃控制5條軌道交通線路,線網規模40.2公里,線網密度達0.29公里/平方公里。

中運量公交

  2020年城西片區規劃4條中運量通道,總長度為46.89公里。

公交規劃

  (1)公交專用道規劃
  規劃“七橫三縱”公交專用道系統。“七橫”為江北大道、雲飛路、望春路、新星路、布政路、鄞州大道、新典路;“三縱”為廣澤路、廣元大道、洪塘西路—洪塘中路—新園路—段梅路。
  (2)公交場站規劃
  2020年規劃公交首末站27個,面積13.04萬平方米。

客運樞紐規劃

  規劃範圍內共規劃5個客運樞紐,分別為櫟社機場國家級客運樞紐,應家站、段梅路站等2個市域客運樞紐,梁祝路站、黃古路站等2個城市客運樞紐。

停車系統規劃

  根據停車需求預測和城西用地布局,2020年共規劃公共停車泊位1.20萬個;外圍設定貨運停車場2處,分別為高橋、空港物流園區貨運停車場。

景觀風貌規劃

寧波大城西
1、特定城市景觀區
  包括大運河遺產保護範圍和四處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寧波段)遺產保護包含大運河河道及沿河的運河聚落遺產、水利工程等運河遺產;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大西壩遺址、小西壩遺址,區級文保單位分別是梁祝公園內的梁祝村墓葬遺址和石碶街道的聚魁里石牌坊。
2、一類城市景觀區
  包括姚江兩岸濱江地段和空港門戶區。營造特色明晰的姚江景觀帶,重點管控包含濱江綠地、姚江綠心和3個核心管控地塊,分別是奧體中心、姚江新城核心商務區、高橋文化商務核心區。空港門戶區圍繞櫟社機場為中心,充分協調臨空發展。
3、二類城市景觀區
  主要包括城市副中心(濱江一類景觀區外部分)、臨空經濟中心、江北門戶區,三條塘河沿岸地段(大運河遺產範圍除外)、六條重要綠色廊道,廣元路-秋實路和聯豐路重要景觀道路兩側,大型公園綠地,新莊古村、古林老街。
4、三類城市景觀區
  是指一般景觀地區,除特定和一、二類城市景觀區以外的其他城市建設區作為三類城市景觀區,主要有工業集聚區和生活居住區,前者展現高效的新時代產業風貌,後者突出“城水相融”的水鄉風光。

文化遺產規劃

1、大運河(寧波段)遺產
  規劃範圍內主要為大運河河道及沿河的運河水利工程、聚落遺產等運河遺產。
  (1)運河河道
  大運河寧波段為慈江—剎子港和大西壩河—西塘河等的部分河段,寧波段大運河河道大約為15.5千米。其中,慈江—剎子港河段已經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按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要求進行保護;大西壩河—西塘河段目前尚未獲得世界文化遺產的認定,按寧波市運河保護的要求進行保護。
  (2)水利工程
  包括小西壩、大西壩、高橋、淺橋、上升永濟橋、新橋、望春橋等。
  (3)運河聚落
  包括高橋老街和大西壩村等。高橋老街的保護範圍為大西壩河與西塘河交匯處、望春路以南地區;大西壩村的保護範圍為大西壩村建設範圍,餘姚江江以南、大西壩河以東地區。
2、文物保護單位
  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護的文物保護單位。
3、文保點
  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下列不可移動文物。規劃範圍內共有20處文保點。
  洪家大典57~61號民居、洪家大典35號胡氏民居、西洪大屋、洪崆峒橋、擂鼓牆門、裘二村老屋、裘市義三民居、吉耀臨門台門、裘市舉人房、裘二村裘氏民居、邵家渡村207號民居、邵家渡村68號民居、朱界村26~34號民居、洪塘福壽橋、上澤橋、大包橋、大西壩、中涼亭、上涼亭、周宏宇墓道石刻
4、其他歷史風貌區
  主要指古林老街、梁祝文化園和新莊古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