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樹藩文集

寧樹藩文集

《寧樹藩文集》是2004年12月由汕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寧樹藩。

基本介紹

  • 書名:寧樹藩文集
  • 作者:寧樹藩
  • ISBN:7810367633或9787810367639 
  • 定價:¥118.00 元
  • 出版社汕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12-1
內容提要,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新世紀之初,中國新聞界面臨空前機遇,中國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國力提升,正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邁進,網路的興起改變了傳統的傳媒生態,而剛結束的SARS風暴危機又賦予了中國媒體更強烈的新聞使命。在全球化、數位化、信息化的時代浪潮中,中國新聞業也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要深化改革,發展自己的道路、特色與方向,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統學院就是在這個歷史轉折點誕生的。
新聞改革必須植根於民族與文化的傳統,在歷史長河中尋回中國新聞學的精神和源頭,只有了解百多年以來中國現代新聞業的坎坷和盛衰,才能洞悉現在,掌握未來。方、寧兩師見證了半世紀以來中國新聞事業的起伏,文集涵蓋了中國新聞史研究之全貌。我們對中國新聞事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承先啟後,責無旁貸
本書集中探究中國新聞發展史的脈絡,追溯近現代中國報業歷程,分析新聞學理論的經典論著。本書包括內容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黨報的改造、邁向燦爛明天的歷史思考、中國近代報刊業務變革初探、中國新聞記者的戰鬥歷程、信息觀念與新聞學研究、辛亥革命前中國報業發展的地區軌跡、從新聞學在中國演化的歷史審視其與傳播學的關係等。

編輯推薦

探究中國新聞發展史的脈絡,追溯近現代中國報業歷程,分析新文學理論的經典論著!本書為“長江新聞傳播系列叢書”的其中一冊,收錄了寧樹藩先生半個多世紀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史料豐富、考據嚴謹、筆法靈活、語言流暢,為把握中國新聞史發展脈絡和研究、學習新聞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作者簡介

寧樹藩,1920年出生,安徽青陽人。1941年就讀浙江大學,1946年夏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外文系。在高中和大學學習期間,即為多種報刊撰稿。曾任《徽州日報》副刊《文藝之家》主編。1949年秋。任教上海復旦大學,1955年起在該校新聞系從事中國新聞史教學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曾兼任校圖書委員會委員、系資料室主任、《新聞大學》編委、校學位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委員、系學位委員會主席和學術委員。曾任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合作編著《新聞學詞典》和《新聞學基礎》,是《中國新聞事業通史》(多卷本)的副主編和該著作現代卷主編,《新聞學大辭典》副主編。所撰論文曾獲1984年上海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獎。1986年和1993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1996年獲韜奮園丁一等獎。

目錄

總序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統與黨報的改造
邁出燦爛明天的歷史思考——紀念中國共產黨黨報八十周年
中國近代報刊業務變革初探
中國新聞記者的戰鬥歷程——夏林根主編《中國近代名記者》導言
信息觀念與新聞學研究
辛亥革命前中國報業發展的地區軌跡
從新聞學在中國演化的歷史審視其與傳播學的關係
中國新聞事業史研究方法的若干問題
關於改進中國新聞事業史的科研工作加速學科建設問題
編寫中國新聞事業史的幾點意見
中國工人階級報刊的產生和初步發展
我國的報紙副刊是怎樣誕生的
福開森控制下的《新聞報》
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
嚴復的政論、辦報和譯書活動
陳獨秀與《新青年》
蔡和森與《嚮導》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評述
《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評述
梁啓超青年時代的學習生活
評《開智錄》
陳獨秀與《嚮導》
怎樣評價范約翰的《中文報刊目錄》
史量才辦報的成功之路
懷念汪英賓教授——兼論他的《中國報刊的興起》
十九世紀香港報業概述
關於《澳門新聞紙》和《澳門月報》
發揚優點 繼續開拓——紀念《新聞研究資料》創刊五周年
中國新聞史研究的可喜收穫——評胡太春的《中國近代新聞思想史》
秦紹德《上海近代報刊史論》序
馬光仁主編《上海新聞史》序
曾建雄《中國新聞評論發展史》序
新加坡人對中國報業史研究的新突破——喜讀卓南生《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
上海新聞事業知識的寶庫——評《上海新聞志》
馬光仁主編《上海當代新聞史》序
新聞學研究中亟待澄清的幾個問題
黨報應該重視讀者需要——重讀王中同志關於讀者需要的論述
論新聞的特性
新聞定義新探
松本君平與《新聞學》
……
訪談錄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