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息

寧息

寧息,漢語詞語,

拼音:níng xī,

釋義為謂安寧;平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息
  • 拼音:níng xī
  • 釋義:謂安寧;平靜
  • 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
  • 性質:漢語詞語
詞目,拼音,出處與詳解,

詞目

寧息

拼音

níng xī

出處與詳解

1、謂安寧;平靜。
史記·秦始皇本紀》:“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宋·范仲淹《陳乞邠州狀》:“俟三二年間,邊事寧息,攻守有備,儻聖恩未移,用臣未晚。”
茅盾子夜》十八:“午後天氣很熱,四小姐在房裡就象火燒磚頭上的蚯蚓似的沒有片刻的寧息。”
2、安定休息。
漢書·哀帝紀》:“朕獲保宗廟,不明不敏,宿夜憂勞,未皇寧息。”
晉書·宣帝紀》:“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僧訶補羅國》:“其徒苦行,晝夜精勤,不遑寧息。”
《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三年》:“敵人迫逐,未有寧息之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