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幹興邦·科學家故事叢書:錢三強的故事

實幹興邦·科學家故事叢書:錢三強的故事

《實幹興邦·科學家故事叢書:錢三強的故事》是2013年5月1日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承謨。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錢三強的故事》從錢三強出生講起,“年少志氣高”講述了少年時期聰明好學的錢三強。本書還包括“與原子結緣”、“回響新中國的召喚”、“引爆核子彈”,“動亂中的艱苦抗爭”、“星隕光猶存”以錢三強一生的發展為主線,通過對錢三強海外求學、立志科技興國、勤勤懇懇地奉獻自己在原子能領域的經歷的描寫,為我們呈現出錢三強勤奮好學的一生。作為老一輩科學家,錢三強嚴謹的治學態度與愛國主義情懷對年輕一代的中國人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編輯推薦

《實幹興邦·科學家故事叢書:錢三強的故事》編輯推薦:錢三強回國前,獲得“諾貝爾獎”的約里奧·居里夫人對他說:“我們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希望你把這句話帶回中國去!”這一句話成了錢三強一生的座右銘。《實幹興邦·科學家故事叢書:錢三強的故事》講述他一生為祖國核事業奉獻的故事。

作者簡介

林承謨,原名林學武,湖北孝感人,文學碩士,高級編輯,曾任京華出版社第六編輯室主任,出版圖書有《名將與名戰》《胡雪岩全傳》《武則天全傳》等

目錄

第一章年少志氣高
錢三強出身於聲名顯赫的錢氏家族,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並有志於讓祖國走上富強之路,在求學過程中,他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通過不懈的努力考取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初步接觸到了那個神秘莫測的原子世界。
第一節不同凡響的錢氏家族2
第二節立志高遠4
第三節初識原子世界15
第四節“女神”的眷戀19
第五節異域留學26
第二章與原子結緣
剛剛踏上科學征程的錢三強,在導師伊萊娜·居里和約里奧·居里的指導下,遨遊在具有無限吸引力的廣闊的原子世界中。他聰慧務實,刻苦求學,很快就在居里實驗室里做出了創造性的工作,並親眼見證了核裂變這一科學史上的重大發現。┃目錄┃
第一節居里夫婦的門生34
第二節導師的讚許36
第三節見證第一次核裂變41
第四節 海外遊子鄉情濃47
第五節抵抗法西斯的淫威51
第六節有情人終成眷屬64
第七節中國的居里夫婦69
第三章回響新中國的召喚
面對接踵而至的榮譽和輝煌,錢三強始終心繫祖國,想要報效國家。經過一番籌備,他與妻子終於踏上了歸國的旅途。新中國誕生後,他與妻子受命籌建近代物理研究所,並在國內外大力招募有識之士,團結全國核物理學界,為中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一節與中共的最初接觸76
第二節回到祖國84
第三節母子團圓 90
第四節添置實驗設備94
第五節培養人才,知人善任 101
第六節奔赴戰爭中的朝鮮105
第四章引爆核子彈
新中國成立不久,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中央開始研究部署原子能工作,錢三強理所當然成為了我國原子能事業的領頭人。面對蘇聯專家的出爾反爾,錢三強組織精兵強將,廢寢忘食,聯合攻關,最終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顆核子彈。與此同時,錢三強還利用自身超凡的預見性,提前部署了氫彈的研製工作,在中國第一顆核子彈成功爆炸後不到3年的時間,便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錢三強也隨之一同為歷史和人們所銘記。
第一節與彭帥握手110
第二節豐澤園的客人114
第三節莫斯科的歲月117
第四節空白靠自己填補123
第五節蘑菇雲騰空而起130
第五章動亂中的艱苦抗爭
在錢三強組織氫彈理論設計初見端倪之際,浩浩蕩蕩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錢三強被定為“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遭到了猛烈的批鬥。然而,錢三強是個硬漢子,他沒有屈服於惡勢力,而是以從不向邪惡低頭的凜然正氣,從容面對一切。
第一節理想與現實144
第二節總理的囑託146
第三節風雨如晦151
第四節大西北的生活 156
第五節緬懷總理163
第六章星隕光猶存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1976年10月,錢三強終於盼來了“四人幫”粉碎的訊息,科學的春天重新到來了。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崗位上,錢三強開始了新的探索,首先使中斷了14年的關於“基本粒子”的研究又得以繼續,而他本人也由核武器轉向對基本粒子的探索。1992年6月28日,錢三強因心臟病復發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錢三強離去了,然而,死亡只會中止生命,卻不能中止人們思念的情感。“核子彈之父”錢三強的名字,將在人們心中永存!
第一節春天來了 168
第二節勳章的榮耀170
第三節星光隕落175
第四節追思緬懷179

文摘

第一節不同凡響的錢氏家族
遍覽錢氏家族的世代祖孫家譜,彪炳史冊,大氣輝煌。當代錢氏家族中聲名顯赫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不計其數,名滿天下。諸如,錢其琛、錢學森、錢三強、錢鐘書、錢正英、錢穆……而我們今天要了解的,就是國際上稱之為“中國核子彈之父”的錢三強。
錢三強誕生於1913年的秋季。他出生時,父親錢玄同欣慰地扶在床前,欣喜地捏著那軟綿綿的小手,又疼愛地摸摸他寬寬的腦門,考慮了一番,繼而為他取名錢秉穹。
錢秉穹的祖父錢振常,曾任清朝的禮部侍郎。其長子錢恂,曾任留日學生學監;次子錢玄同,則是聲名顯赫的進步學者。
錢玄同,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領導者。他年輕時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受章太炎、秋瑾等革命黨人進步思想的影響,後來加入了同盟會。回國之後,他在原籍湖州中學任國文教師。隨後,他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任教期間,與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共同創辦了《新青年》,並擔任北京各大學白話文講座的主講人,為我國早期的音韻學、白話文學、文字學及文學的研究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錢玄同還編輯發表了魯迅先生的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魯迅和他關係很是要好,並稱其為良師益友。
兒時,錢玄同曾因偷看《例隴扇》,挨過私塾老師的戒尺,這在年幼的他的心靈深處,埋下了陰影。因此,他對封建禮教深惡痛絕。錢玄同非常尊敬老師章太炎,當年章太炎因在《蘇報》發表反清學說,被清政府囚禁,錢玄同不避危疑,仍以學生身份向章太炎請安問學。
名師出高徒,在老師的影響下,錢玄同熱愛讀書,手不釋卷,但卻從不恭維那種內容空洞,又裝腔作勢的文章。錢玄同撰述也有自己的癖好,因事而作,因時而著,鮮有風花雪月。錢玄同常說:“布衣遮我體,粗糲飽我飢,所奢望者,唯一書室:書香襲人,筆硯接談,意氣激揚,樂乎其間……世間需要文,以文而‘化’世間。我更需要文,無有文,毋寧死。”
他的文章中曾說道:“一日不讀書,對鏡覺面目可憎;幾日不提筆,對鏡競至不識矣。”後來,錢玄同接受了新文化的思想,提倡白話文,主張新式標點注音符號和紀元紀年,提倡用阿拉伯數字記數並且中文橫排。雖然如今看來,這些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在當年卻被批判為毀滅祖先文化的千古罪人,畢竟這在當時實屬異端,是膽大妄為之舉。
可以說,錢玄同這個名字是和“新文化運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他主張用文化科學知識改造社會。他常對3個兒子說:“對於社會要有改革的熱忱,學習知識技能的目的在於改造社會。”
年幼的錢秉穹從小就非常喜歡演算數學,也非常喜歡科學技術知識。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用知識技能改造社會,造福社會。
第二節立志高遠
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趣味無窮的童年和積極向上的青年時代,就無法演繹好他的中年、老年生活。錢三強正因為有著溫馨的童年、美好的青年時代和良好的家庭環境,才有了他以後的豁達、率真和平易的性情。
錢秉穹的母親——徐瑭貞,是一位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溫婉賢惠的女子。她的父親徐樹蘭曾是清朝的舉人,擔任過兵部郎中等官職,並在家鄉紹興鎮建造了一座很高大的書香樓,在這座書香樓內,藏有古今中外書籍和文房四寶。徐瑭貞自幼便隨父輩在家中藏書樓讀書,之後還赴上海去讀中學。她在1906年與錢秉穹的父親錢玄同成親後,便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是一位有思想的賢妻良母。
就在錢秉穹出生不久的一天,錢玄同告知妻子,他將辭掉杭州教育專署的工作,到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做國文老師,很快就要出發。
徐瑭貞於1914年8月,帶著長子錢秉雄和剛滿10個月的錢秉穹匆匆忙忙地離開家鄉,奔赴北平與丈夫相聚。從此以後,他們便定居在琉璃廠西側附近的一座老式四合院裡。
徐瑭貞非常喜愛花卉和草木,她在這個不大的四合院裡栽種了丁香、海棠花、月季和桃花等,又在客廳的小方桌上放了一隻花瓶,每隔一些日子便更換一束鮮花,這滿屋怡人的清香,令人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徐塘貞期望這大自然賦予的鮮花的氛圍能夠陶冶孩子們的性情,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
這個賢淑的母親,總是一絲不苟地將屋子和庭院收拾得乾淨整潔,使童年時期的錢秉穹感到生活是如此溫馨和美好。冬季來l臨,徐瑭貞將花瓶里的花更換成松柏枝,於是,屋子裡便飄蕩著松脂的香氣。快過年的時候,一朵朵生氣勃勃、淡雅芬芳的水仙花盛開在屋子裡,預示著溫馨美好的一年即將開始。
從小錢秉穹的想像力就十分豐富,每當媽媽帶著他在院子裡乘涼時,他圓圓的小腦袋總是仰望著星空,冒出很多天真可愛的想法。當他注意到月亮掛上樹梢的景象時,就會問媽媽:“媽媽,你說月亮上面有什麼呀?有人嗎?”
媽媽笑一笑,撫摸著天真的錢秉穹,輕柔地說:
“有吳剛、嫦娥呀,還有兔子和桂花樹呢!”
錢秉穹聽了睜大眼睛,驚訝又好奇地問:“喔,樹下邊那個人就是嫦娥嗎?她在做什麼呀?”
“那個是吳剛,在砍桂花樹呀!”媽媽回答說。
他擔心地趕忙問媽媽:“桂花樹被他砍倒了可怎么辦呀?”
“不會的,今晚砍,明天就又長好了。”
“那吳剛為什麼要砍樹呀?” “用砍下的桂花樹皮釀桂花酒呀。”
“那酒一定會很香吧?”錢秉穹略有所思,陶醉地問道。
媽媽笑了笑,對他說:“嗯,確實很香呢。等你長大了就可以到月亮上去嘗嘗那桂花酒的味道了。”
從此,錢秉穹的小腦瓜中藏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快點長大,好到月亮上去嘗嘗那桂花酒。
匆匆地,夏季到來了,四合院裡的桃樹上,一顆顆碩大的桃子掛滿枝頭,放眼望去,讓人垂涎欲滴。一天夜裡,錢秉穹正在伏案寫字,突然聽到院子裡有些響動,他靜靜地走到窗邊一看,一個小男孩正在偷摘他家院子裡的桃子,他急忙大喊一聲:“媽媽!有人偷咱家的桃兒!”媽媽聽罷,帶著錢秉穹走出房門。只見小男孩神色慌張,迫不及待地想逃跑,不料卻“撲通”一聲重重摔倒在地,小腿劃破了,鮮血順著小腿流了下來。媽媽見狀,急忙轉身從屋裡拿出一條幹淨的手帕給小男孩包紮好傷口,又順手摘了幾個飽滿的桃子遞給他。小男孩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畢恭畢敬地向錢秉穹的媽媽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抱著那幾個桃子離開了。從頭到尾,媽媽一直保持沉默,但這件事卻教給了錢秉穹一個簡單卻受用的做人原則:凡事寬以待人。1919年,6歲的錢秉穹到了背上書包進學堂的年齡。中國老百姓在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下,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國家也在一步步走向衰落,民不聊生;遊行的學生被賣國政府軍警鎮壓;很多愛國志士奮起反抗,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這一幕幕殘酷的鎮壓和反抗的場景,在錢秉穹那天真的童心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或許在那個時候,祖國的命運和前途已經是他心裡的牽掛了。
過了一年,當錢秉穹年滿7歲時,父親送他進孔德學校讀書。孔德學校是由蔡元培和一些北京大學的教授們創辦的,是一所最早提倡注音字母和教白話文的學校,實行十年一貫的制度。學校不僅重視培養學生在德、智、體方面的優勢,還緊抓美育、勞動,並且對圖畫、勞作及音樂課也非常重視。在當時的舊中國,這所學校可以說是很新潮開明的了。
錢秉穹的父親為他創造了優越的教育條件。他剛上學時,父親就為他訂閱了許多內容豐富、趣味性十足的課外書籍。隨著年齡的增大,認識的字數逐漸增多,他慢慢開始接觸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和國外的重要讀物。隨後,他又在父親的引導下,開始閱讀《語絲》、《小說月報》、《創造季刊》等文藝期刊。就這樣,錢秉穹快樂地在知識的海洋里度過了童年時期,而常年閱讀這些文藝作品的經歷,使他的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時也成了他日後取得成就的奠基石。P2-8

序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上明確指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句話對當今中國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乾出來的,不乾,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要圓滿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宏偉目標,就要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扎紮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此,我們特別策劃出版了這套“實幹興邦·科學家故事叢書”。此套叢書遴選了當代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10位科學家——地質學家李四光,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陳景潤,物理學家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鄧稼先,氣象學家竺可楨,生物學家童第周,以及他們的先進事跡,為讀者呈現了一代大家的愛國情操和奉獻精神。
這些科學家身上充滿創新、務實、不怕困難、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可貴品質,他們以國家、民族的前途為己任,不計個人名利,不計條件待遇,始終堅持不懈、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學難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他們不尚空談,腳踏實地,用實幹來證明一切、改變一切,為祖國富強和人民富裕奉獻了一生。他們都是實幹興邦的楷模,永遠值得人們景仰,永遠值得人們學習。
我們出版這套叢書,是為了讓青少年學習老一輩科學家創新實幹、淡泊名利、不畏艱難、勇於探索、堅持真理的崇高品格,樹立獻身科學事業、謀求人類幸福的偉大理想,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棟樑之材,為祖國富強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