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初唐沈佺期詩作)

《寒食》是唐代沈佺期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寒食本為節氣,作者卻以此為題,借詞作詩,更顯蒼涼。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寒 食
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
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

作品評析

在此詩中,沈佺期運用早期宮廷詩的“封閉式”結尾,並能利用這種巧妙的結尾表現個人情緒。
寒食節本來意味著快樂和團聚,但對於遊子來說,卻只能突出他的孤獨。“然”不僅隱喻他的憂愁,並且與外部世界形成懸殊對照,這種不一致與他的處境是相應的。但沈佺期也能夠運用較時新的“開放式”結尾,以暗示和描寫結束詩篇。

作者簡介

沈佺期
(656?—714 )唐代詩人。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縣)人。上元(唐高宗年號,公元674—676年)進士,為協律郎,後歷任通事舍人、給事中、考功郎。流放歸,為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後升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是繼“初唐四傑”之後的著名詩人,高宗和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以寫應制詩而聞名。但這些應制詩多為歌頌皇帝點綴昇平之作。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被譽為律詩的奠基人之一。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