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害

寒害

寒害,主要指熱帶、亞熱帶作物在冬季生育期間溫度不低於0℃時,因氣溫降低引起作物生理機能障礙,導致減產甚至死亡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寒害多發生在我國華南地區,該地區冬季常遭受冷空氣影響,造成強烈降溫,對香蕉、荔枝、龍眼、甘蔗、橡膠等華南主要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危害嚴重。

寒害按成因可分為3種類型:平流寒害、輻射寒害和急發性寒害。主要防禦措施包括,選擇避寒宜林地、營造防護林、採用耐寒品系等。苗圃可設定防霜棚、風障等;對小苗可搭蓋防寒罩、培土;對幼樹可採用包紮塑膠薄膜、稻草防寒筒以及主稈基部培土、修枝和樹腳塗封等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寒害
  • 外文名:Chilling Injury
  • 釋義:農業氣象災害
  • 多發地區:我國華南地區
  • 季節:冬季
  • 持續時間:10~20天
簡介,類型,溫度指標,影響機理,防禦對策,

簡介

寒害,主要指熱帶亞熱帶作物在冬季生育期間溫度不低於0℃時,因氣溫降低引起作物生理機能障礙,導致減產甚至死亡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
寒害多發生在我國華南地區的冬季((12月到翌年2月)),該地區冬季常遭受冷空氣影響,造成強烈降溫,對香蕉、荔枝、龍眼、甘蔗、橡膠等華南主要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危害嚴重。一般最低氣溫在10℃左右即已輕微受害,4~5℃左右將嚴重受害。不同作物受害症狀不同,橡膠樹受害後頂芽葉片嫩梢焦枯,樹枝或樹幹爆皮流膠、乾枯,根部死亡;椰子則出現葉枯、果凋甚至全株死亡。

類型

寒害按成因可分為3種類型:
① 平流寒害——由強冷空氣入侵造成的陰冷與風寒天氣。冷平流強且持續時間長、氣溫低、風速大,一般持續10~20天,平均氣溫在10℃以下,橡膠樹會大量死亡;
② 輻射寒害——是寒潮冷鋒過境後,在局部的鬱閉地形,在冷高壓控制下的晴朗、靜風夜晚因地面強烈輻射降溫形成的低溫環境;
③ 急發性寒害——在霜凍天氣時,夜間受到0℃以下低溫凍害,早晨又被日光直射,氣溫驟升而使作物嚴重受害。
危害地區較廣的是平流寒害與急發性寒害,輻射寒害主要出現在滇西、滇南的局部地區。

溫度指標

寒害的溫度指標因作物而異。10℃以下的低溫可使橡膠、油棕、可可、劍麻、腰果、胡椒等受害;0℃左右的低溫可使多數熱帶作物遭受嚴重損害以至死亡。

影響機理

在低溫程度較輕,時間也較短的情況下,寒害會降低細胞原生質的生活力,阻滯作物生長。恢復常溫後,只要抓緊栽培管理,作物仍然能恢復正常生長。而低溫時間持續太長,作物的生理機能就會衰弱,最終造成嚴重減產。
例如,我國南方稻作區最常見的寒害,是早稻育秧期早春低溫造成爛秧,雙季晚稻孕穗期秋低溫引起空秕率提高。當氣溫降至10—12℃時,細胞原生質就由易變形的液晶體變為凝固膠體,原生質膜的脂肪凝固,細胞活性顯著減弱。而當氣溫降低到3—5℃時,作物體內各種生理機能就會發生障礙,逐漸演變為傷害。低溫使作物根系的細胞原生質的粘度增大,吸收機能衰退。寒害使作物形成葉綠素受抑制,光合作用降低;使木本植物形成層遭破壞,物質的運輸阻塞。寒害還使作物正常的生化過程遭到破壞,包括破壞酶促作用的平衡及造成原生質膜的凝固。

防禦對策

防禦冬季寒害主要是採用趨利避害,避、抗、防相結合的措施。
“避”——就是根據蔬菜不同生育期抗禦寒害能力的不同特點,通過調整蔬菜栽培季節,錯開寒害發生高峰期和蔬菜對寒害的敏感期。喜溫蔬菜選擇背風向陽的平地或山坡地種植,避免在向風背陽的山谷、窪地或山頂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