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雲夢館

《宿雲夢館》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寫北雁南飛歲已將暮,鴻雁傳遞了與家人相互間的音訊,信中所訴夢繞魂縈的思情與夢中飛歸鄉里的情事孰濃孰淡,夢耶非耶,竟難以分別。詩歌語言清麗而淒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宿雲夢館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歐陽文忠公文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歐陽修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宿雲夢館
北雁來時歲欲昏,私書歸夢杳難分
井桐葉落池荷盡,一夜西窗雨不聞。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雲夢館:似指古雲夢地區某客館。雲夢,古雲夢澤地域相當廣大,大致包括今湖南益陽縣湘陰縣以北,湖北江陵縣安陸縣以南、武漢以西地區。此處可能指雲夢縣,即湖北安陸
⑵歲欲昏:即歲欲暮之意。一年將盡。
⑶私書:指家書。杳:隱約貌。

白話譯文

北來的鴻雁預示著歲暮時節到來了,妻子的來信勾起了歸家之念,夢裡回家神情恍惚難分真假。
夢醒後推窗一看,只見桐葉凋落,池荷謝盡,已下了一夜秋雨,但自己沉酣於夢境之中,竟充耳不聞。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系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詩人痛斥高若訥後被指為范仲淹“朋黨”,貶作夷陵(今湖北宜昌)令時,途經湖北安陸(古雲夢地區),獨宿客館思親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詩人思念妻室之作。
“北雁來時歲欲昏”,是寫季候、時節,也是暗點思歸之情。“北雁”南來,是寫眼前景,但古有鴻雁傳書之說,所以下句接以“私書”,表示接到了妻子的信,一語雙關。“歲欲昏”即歲月將暮之意。“歲暮”正是在外之人盼與家人團圓的時節,而詩人不但不能與家人團圓歡聚,反而要遠行異地,這引起了他的悠悠愁緒。
“私書歸夢杳難分”是對思歸之情的具體刻畫。歐陽修與妻子伉儷情深,他的《踏莎行》,就是寫他們夫妻相別情景:“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夫妻難捨難分,離別之後,“私書”不斷,夢寐以思。正所謂心有所思,夜有所夢,是真是幻,連詩人都分不清了。“杳難分”三字,逼真地顯示了詩人夢歸後將醒未醒時的情態和心理。
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西窗”二字即暗用李商隱詩中的情事。言外之意是:何日方能歸家,與妻室共剪西窗之燭,共話今日雲夢館夜雨之情?
這首詩,雖然運用了李商隱的詩意,但能運用入妙,不著痕跡,既親切自然,又增益了詩的內涵。

名家評價

唐順之《與洪州書》:“蓋文章稍不自胸中流出,雖若用別人一字一句,只是別人字句······若自胸中流出,則爐錘在我,金鐵盡熔,雖用他人字句,亦是自己字句。”
張鳴:“此詩雖運用了李商隱《夜雨寄北》,詩情事之意,但用得巧妙、恰當、自然,富有內涵,深得用典借詞之精髓。”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1030年(天聖八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諡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公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