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學院管理學院

宿州學院管理學院

宿州學院管理學院(原宿州學院管理工程學院)是一個年輕充滿活力的學院,現有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工程管理酒店管理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六個本科專業,兩個雙學位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和工程管理),一個專升本專業(人力資源管理),一個對口招生專業(酒店管理),擁有面向社會服務業的管理類專業集群。其中,人力資源管理為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專業(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計畫項目);工程管理、物業管理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畫新專業建設項目,物業管理還是工商管理類目錄下的全國首個招生的本科專業;酒店管理為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專業(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計畫項目);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為重點建設專業。學院現有在校生兩千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州學院管理學院
  • 簡稱:管院
  • 所屬地區:安徽宿州
  • 學校屬性:二級學院
歷史沿革,師資力量,教學科研,專業設定,實習實訓,學院領導,培養模式,教學成果,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2006年,社會科學系(由政教系、歷史系、社科部合併而成),設定管理學學科門類專業,人力資源管理(本)專業招生
2007年,設立並招生酒店管理(專)專業
2008年,更名社會科學與管理工程系,設立並招生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專業
2010年,更名社會科學與管理工程學院,設立並招生旅遊管理(本)專業
2011年,更名管理工程學院(思政部劃撥出去), 設立並招生工程管理(本)專業
2014年,設立並招生物業管理(本)專業
2015年,設立並招生酒店管理(本)專業
2016年,設立並招生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本)專業
2017年,宿州學院管理工程學院更名為宿州學院管理學院

師資力量

學院設有人力資源管理、旅遊酒店管理、工程管理、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五個教研室。現有教師41人,其中高級職稱8名,碩士以上學位36人,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的教師50人次,雙師型教師28人,校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和優秀學術技術骨幹8人,已經形成年齡、專業、職稱結構較為合理的年輕化、創新型教學學術團隊。管理學院擁有三支教師團隊:管理學省級教學團隊、皖北城鄉一體化校級創新團隊、人力資源管理校級創能教學團隊。

教學科研

管理學院教師們教學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近幾年來發表國家級核心、重點以上論文150多篇,省級380餘篇,專著或編寫教材17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級哲學規劃項目10項,各類省廳項目40餘項,承擔企業委託項目20項,獲得廳級政府部門採納成果3項。。擁有2個安徽省振興計畫建設專業(工程管理和物業管理)、2個質量工程建設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和旅遊酒店管理)、2門省級精品課程(政治經濟學和管理學),擁有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名師工作室、省級重大教改等建設項目;擁有校級重點學科、重點專業、教學團隊、示範實訓基地、創新實驗區等一批建設項目。2013年由我院主持申報的“皖北城鄉一體化研究中心”獲批為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該團隊也成功獲批宿州學院首批創新團隊;2015年“安徽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研究中心”獲批安徽省首批高校智庫項目。由於科研工作出色,學院連續多年被評為“科研工作先進單位”和“科研標兵單位”。
省級科研平台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皖北城鄉一體化研究中心
安徽省高校智庫項目:安徽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研究中心智庫

專業設定

1.人力資源管理(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計畫項目重點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需要,具備較高現代管理理論素養和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具有人文素養、創新創業意識、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的能夠在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區組織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以及教學、科研相關工作的中高級複合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會計學原理、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概論、工作分析與崗位設計、員工招聘與配置、人才測評、績效管理、員工培訓與開發(雙語教學)、專業英語、公共關係與禮儀、薪酬福利管理、職業生涯管理、勞動關係與勞動法、人力資源管理項目實踐(雙語教學)等。
專業特色:採用“3.25+0.75”培養模式,實行“理論知識、校內實訓、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實習就業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創新創業訓練,突出素質教育。
畢業去向:培養人才可在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區組織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和職業指導工作;或在企業單位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或在人才市場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職業指導工作;或繼續攻讀管理、經濟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2.旅遊管理專業(安徽省提升計畫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旅遊管理專業知識和較強旅遊服務技能,適應中國旅遊發展需要,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以及教學、科研相關工作的中高級複合套用型專門。
主要課程:旅遊經濟學、客源國概論(雙語)、領隊實務(雙語)、旅遊地理學、旅遊英語、旅遊規劃與開發、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遊市場行銷、旅遊法規、導遊基礎知識、導遊業務、旅遊產品開發與線路設計等。
專業特色:實行“3+1”培養模式,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校地合作、服務區域發展,立足皖北、服務安徽、面向全國,加強與地方旅遊局、地方旅遊景區和旅行社合作,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強素質教育、注重技能培養,實施多證書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
畢業去向:專業秉承“去最發達的地區,進最有影響力企業”的發展理念。畢業後可在旅行社從事導遊、計調、諮詢等工作,在景區從事經營、行銷、管理等工作,在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規劃、旅遊諮詢等工作,或繼續攻讀管理、經濟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3、工程管理(安徽省高等教育首批振興計畫項目)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土木工程技術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熟悉相關法規,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全過程項目策劃、管理和實務運作,富有創新精神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項目管理(雙語)、工程項目審計、房屋建築學(雙語)、建築施工技術、建築工程製圖與cad、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工程監理理論、工程經濟學等。
專業特色:突出實踐教學,“3+1”模式培養,三年校內理論課與實踐課學習,一年校外頂崗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突出養成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注重社會責任感培養;突出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培養,到最發達的地區和最有潛質的企業合作,並不斷融合發展;突出多證書,設定專業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相關課程,實施多證書教育,培養學生的優良素質和專業能力。
畢業去向:直接進入建設投資單位、設計單位、建築施工單位、工程建設監理單位等從事工程管理及相關工作;或獨立或與他人共同創辦公司企業;或繼續攻讀管理、土木建築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4.物業管理(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畫項目新專業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物業管理髮展需要,具備良好的現代管理基本素養和職業道德,具備與物業管理相關的工程技術、經濟、管理、法律、計算機信息技術基本知識與技能,具備從事物業管理與物業資產經營管理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房屋建築學、物業設備設施管理、物業財稅管理、社區管理、物業管理法規、物業客服管理(雙語)、現代服務業管理(金鑰匙)、服務行銷(雙語)、物業管理招投標、物業估價、物業管理實務、物業經營管理。
專業特色:採用“3+1”以及漸變式的“2+1+1”培養模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校企合作,到最發達地區與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深度合作,為學生髮展提供良好平台;加強創新創業訓練,強化素質教育。
畢業去向:可去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品牌物業管理公司就業;或在大中型房地產企業或物業公司從事經濟分析、投資控制及評估管理工作;或在各級物業投資和建設領域從事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工作;或在工程諮詢機構從事投資規劃與實施工作;或繼續攻讀管理、經濟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5.酒店管理專業(安徽省提升計畫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用現代旅遊業發展需要,具備較高的現代管理理論素養和系統的酒店管理專業知識,具有人文素質、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能在各類旅遊、酒店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經營、管理、策劃、諮詢、服務等工作的高素質複合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健康養生與點菜藝術、酒水知識與酒吧管理(雙語)、中餐服務與管理、西餐服務與管理(雙語)、前廳管理與金鑰匙服務(雙語)、客房管理與管家服務、酒店行銷與管理、酒店財務管理、酒店領班主管實務、宴會設計、酒店情景英語等。
專業特色:採取“3+1”培養模式,“課內實訓”、“集中實踐”、“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相結合;校企合作高端化、國際化,與國際頂尖酒店管理品牌(Fairmont費爾蒙,Hilton希爾頓,Marriott萬豪等)和國內大品牌(開元)深度合作,共建實習實踐基地,實現學習就業一體化、校企合作高端國際化,著力打造省內一流、全國有影響力的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基地。
畢業去向:專業秉承“去最發達的地區,進最有影響力的國際品牌企業”的發展理念。學生畢業後主要在國內外高星級品牌酒店從事文職、管理、培訓等工作;在各地區行業協會、會展中心等從事行業管理;或繼續攻讀管理、經濟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6.房地產開放與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掌握房地產領域的技術知識,掌握與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相關的技術、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專業綜合素質,面向房地產行業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房地產投資分析、房地產開發項目管理、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房屋建築學、工程造價管理、招投標與契約管理、工程項目管理(雙語)、BIM技術套用、房地產市場行銷(雙語)、房地產項目策劃、房地產經紀概論。
專業特色:實行“3+1”培養模式,充實理論教學、課內實踐、技能大賽、專業實踐、頂崗實習“五位一體”的教學體系;立足安徽,服務長三角、面向全國,依託“產學研用”資源優勢,打造“校企政”三方聯動的實踐平台;加強創新創業訓練,以養成教育為抓手,強化學生社會責任培養和素質教育。
畢業去向:專業秉承“去最發達的地區,進最有潛力的房產企業”,能夠在房地產項目策劃、投資分析、項目開發管理、項目市場行銷及後期運營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諮詢、教學和研究等工作,或繼續攻讀管理、經濟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實習實訓

學院按照各個專業的特點,本著高端智慧、訓賽結合、校企共建的原則,按照專業實訓平台+分專業標誌實訓+綜合展示訓練的層次,以新建實訓大樓為抓手,規劃建設一體化的智慧實訓中心,構建一體化實踐教學高平台。現建有28個專業實訓室,其中專業平台實訓室8個,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專業共用實訓室9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訓室4個,工程管理專業實訓室5個,物業管理專業實訓室2個。為了專業發展需要,已經採購人力資源管理、工程項目管理軟體、人才測評軟體、客戶關係管理軟體、企業工程造價軟體、3D酒店管理系統軟體、酒店管理信息系統、物業管理信息系統、前廳客房軟體、房地產項目管理軟體、智慧型化樓宇管家、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22套軟體。校企共建的物業管理綜合實訓室,由廣州中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和學院共同協商建設,學院提供實訓室建設場地和經費,企業提供建設方案和技術,共同創建具有專業性、標誌性的物業管理綜合實訓室。學院致力於打造高端智慧,訓賽結合(實訓+比賽+展示),建設高規格一體化實訓中心。

學院領導

院長 :吳 玲
黨總支書記 :劉大為
副院長:韓傳龍
黨總支副書記:王永寧

培養模式

管理學院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培養,強化學習質量,實現學生培養的高素質目標。各屆學生的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各種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都取得優異成績。2017年13名學生考取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211、985學校的碩士研究生;2018年14名學生考取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南昌大學、煙臺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安徽財經大學等211、985學校的碩士研究生。
管理學院積極創新培養模式,實施“3+1”教學模式,強化專業內涵建設,大力發展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技術水平和套用能力。目前學院建有自己的實訓中心,建有各專業校內實訓室近30個,能夠滿足各專業的實踐教學需要。為了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套用型管理人才,學院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培養、冠名招生,實現招生就業一體化,與全國最發達地區最有發展潛質的大集團公司全面合作,實現學習與就業無縫接軌。在上海、杭州、南京、廣州、合肥等最發達的地區簽有專業實習就業基地20餘個,滿足學院各專業學生的實習和就業需要。為了實現人才培養的優質化,實現校企的聯合培養,學院與中奧到家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白金管理班”(已成功組建3屆)、成立宿州學院管家學院(成功舉辦企業高管培訓四期),校企共同培養一流物業管理人才,彰顯了校企合作的最高形式,實現校企合作的無縫對接。目前學院已經畢業的各專業學生已經在他們各自的行業展現出自己的風采,成為合作企業各級各層的管理者和中堅力量。
管理學院一直秉承“走進管理殿堂、成就精英夢想”的學院文化,在總結養成教育九大工程建設、 “養成教育提升方案”的基礎上,把《養成教育》寫進了培養方案,促進養成教育科學化、系統化、規範化。按照“六素養”( 文明禮儀素養 、身心強健素養、誠信守法素養、學習科研素養、創新創業素養 、管理職業素養)、“六能力”( 溝通能力、競爭能力、篤行能力、求真能力、開拓能力、領導能力)的培養核心,制定教學大綱,組建教師團隊,實施模組化教學,通過學習教育是基礎、各類活動是抓手、各類項目是載體、最終對應著培養優秀的當代大學生的目標。養成教育自2012年在學院推行以來,學生的總體素質明顯提高,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大學生科研立項、技能大賽、創新創業等活動中都取得驕人成績。2014年劉佳慧在全國職業模特大賽獲得冠軍,在首屆“鹽商杯”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暨第四屆安徽青年創業大賽中榮獲“創業之星”榮譽稱號; 2017年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專業技能大賽中共30多人次獲得三等獎以上獎勵。2017年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4項;2018年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6項。在剛剛結束的宿州學院第八屆“學海杯”健美操大賽中院健美操對以絕對的優勢再次奪得冠軍,成功蟬聯六連冠。

教學成果

由於長期堅持教書育人的辦學宗旨,在學生管理方面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和獎勵,團總支連續多年被評為“紅旗團總支”。多年來我們狠抓就業工作,轉變學生就業觀念,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2006年以來一直被學校評為“就業先進集體”和“就業標兵單位”,連續多年榮獲學校“安全穩定先進單位”;連續多年被評為“科研工作先進單位”和“科研標兵單位”,連續榮獲“新聞宣傳先進集體”、“考風考紀先進單位”,連續獲評學校年度考核“優秀”單位。2014、2016年兩次榮獲安徽省 “先進基層黨組織”的光榮稱號。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二冬大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