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筍粄

客家筍粄

筍粄(sǔn bǎn)是發源於廣東梅州大埔傳統的客家小吃。筍粄是傳統的特色小吃,筍粄、豆粄其製作包括粄皮和肉餡兩部分。粄皮以薯粉為原料,用開水拌和揉搓,配以適量煮熟的芋或甘薯,製成薄度小圓形粄塊;肉餡則以半肥瘦豬肉及竹筍(茅竹筍、冬筍為好)為主,分別切碎,再配上蝦米、魷魚絲、香菇、胡椒粉、鹽等。然後用粄皮裹住肉餡,捏穩封口成半月形,放進開水鍋中煮至粄塊浮起即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筍粄
  • 主要食材:筍粄,豆粄
  • 分類:特色小吃
  • 口味:粄皮晶瑩剔透,香滑可口,鮮香爽脆
所需材料,做法,*小貼士,
至於豆粄,粄皮的製作與筍粄相同,不同的是內餡則以煮爛熟的赤豆白豆為主,鹹甜皆可,煮成後用熟油浸潤,更能顯示粄食的香滑可口,且不致相粘。

所需材料

粄皮
150g
三象粘米粉
50g
熱水(85度左右)
150g
餡料
豬肉糜(三肥七瘦)
熟白芝麻

做法

1、筍乾冷水浸泡一天,再冷水入鍋,煮半個鐘左右。木耳用冷水泡好,洗淨。筍乾,木耳,大蒜都切成碎末,備用。
2、豬肉糜調入鹽、生抽、料酒、白鬍椒粉,攪拌均勻。
3、鍋內放入少許調和油,放入大蒜末,爆香,倒入豬肉糜,炒至變色,再加入筍乾、木耳,調入少許鹽,炒一會兒,加點水燜一下,直至水燜乾,放入蔥花,熟白芝麻,翻拌均勻,裝出放涼備用。
4、木薯粉和粘米粉攪拌均勻,倒入85度左右的熱水,用筷子攪均勻後,揉成團,蓋上保鮮膜,醒十分鐘左右。
5、將筍粄麵團,均勻的分成14個劑子,擀成餃子皮一樣大小的麵皮,包入筍粄餡,做成月牙形。或者也可以使用工具。麵皮沒有筋道,稍稍的壓一下就行了。
6、冷水入鍋,放入墊有蒸籠紙或蒸籠布的蒸鍋中,大火蒸十分鐘,即可。

*小貼士

1、木薯粉一定要燙熟才能操作。包的時候輕輕壓一下就好了,麵皮沒有彈性。
2、木薯粉中一定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粘米粉或者是蒸熟的芋泥。因為木薯粉非常有韌性,只用木薯粉,會咬得牙齒髮軟。
3、餡料可以用筍乾,肉末,冬菇,蝦皮,木耳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