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花瓷

宋青花瓷

現今國內發現的宋青花非常稀少,僅在浙江的兩座宋代塔基和重慶巫山縣的一座宋墓中出土過,並且都是小件器物。宋青花瓶,不僅器型很大,而且花紋複雜,最為難得的是上面有“宋元佑三年”的文字,其研究價值、學術價值非常珍貴。但由於真正見過宋青花的專家在全國寥寥無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花瓷
  • 出土地點:重慶巫山縣
  • 館藏地點:故宮
  • 所屬年代:宋代
宋青花瓷,介紹,歷史,特徵,

宋青花瓷

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後,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到現今為止,我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餘片瓷片。一是1957年發掘於浙江省龍泉縣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於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 這十餘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殘片。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青花發色前一處的較濃、發黑;後一處的較淡。發色較黑者,應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緣故。浙江省本身就有著豐富的鈷土礦,這些青花瓷應該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鈷料。它們與唐青花並無直接的延續關係。世界上的宋青花可能只有幾十個.宋青花價值可能上百萬。

介紹

現今國內發現的宋青花非常稀少,僅在浙江的兩座宋代塔基和重慶巫山縣的一座宋墓中出土過,並且都是小件器物。宋青花瓶,不僅器型很大,而且花紋複雜,最為難得的是上面有“宋元佑三年”的文字,其研究價值、學術價值非常珍貴。但由於真正見過宋青花的專家在全國寥寥無幾。

歷史

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後,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到現今為止,我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餘片瓷片。一是1957年發掘於浙江省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於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 這十餘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殘片。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青花發色前一處的較濃、發黑;後一處的較淡。發色較黑者,應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緣故。浙江省本身就有著豐富的鈷土礦,這些青花瓷應該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鈷料。它們與唐青花並無直接的延續關係。

特徵

宋青花瓷的特徵如下:
1、宋青花瓷一般胎質較粗,胎色呈灰白色,少數為胎質細膩的白色瓷胎。釉面呈現純白色的較少,多為白中閃青、黃、影青等色。
2、宋青花瓷顏色為灰藍色或灰黑色,也有直接呈現黑色的。裝飾技法上,宋青花瓷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
3、紋飾上,宋青花瓷圖案紋飾多為牡丹、菊花、花草紋、樹木、圓圈紋、波浪紋、文字等,到了宋代晚期,紋飾發展的更加複雜。
4、器形上個,宋青花瓷趨於實用器物,如碗、盤、罐、瓶、枕等,器形大小不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