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譚氏子孫龍

安仁譚氏子孫龍

安仁譚氏子孫龍是四川省達州市的傳統民俗文化。巴楚文化融合的珍貴藝術和獨特風俗。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基本介紹

簡介,淵源,舞龍規矩,遺產保護,

簡介

第二批達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傳說,從300多年前起,每年春節達縣安仁鄉家家戶戶都要舞譚氏子孫龍,若沒有遵守祖先的老規矩者,家中必災禍臨頭;傳說在當年龍舞之後,搶到“龍寶”的,來年必添子嗣;傳說在龍舞之時,一旦走了回頭路,此戶人家難逃劫難……安仁譚氏子孫龍具有濃郁楚文化特徵,在演進過程中,又逐漸融入川東巴人文化元素,成為楚文化和巴文化融合的樣板,它集民俗民風、民間舞蹈、民間打擊器樂於一體。

淵源

譚氏子孫龍譚氏子孫龍
安仁鄉位於達州市達縣境內,距縣城52公里,面積29.9平方公里,譚氏是安仁鄉的大家族。據當地老人口述, 康熙三十六(1697)年“湖廣填四川”時,湖南籍移民從湖南省安化縣來川,定居達縣安仁鄉。初來時,為了家族在異域他鄉能夠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和諧平安,入川始祖根據湖南湘中地區的龍舞錐形,再融入川東地區特色,創製了子孫龍,希望借這一形式,以娛年節,同時借舞龍這一傳統形式,祈求家族團結昌盛、平安和諧。300年來,當地譚氏移民的後裔們,一直秉持祖宗的遺訓,堅持年年舞子孫龍,即使是在上世紀的一些非常時期,也從未間斷過。
現今第四代傳人譚順林,生於1929年,得到父親譚孝喜(三代傳人)的真傳,習得舞子孫龍的技藝,能獨立完成子孫龍的全部工藝,安仁鄉舞子孫龍還是由他編排,並統一保管舞龍所得的喜錢,用在來年的表演上。據譚顯軍回憶,每逢春節時,安仁鄉會扎龍的村民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一起,聽從村里老者的安排,扎龍,糊紙,炸燈芯。子孫龍是用竹篾軋制,外糊彩紙,龍頭造型獨特,溫順祥和;龍舌呈圓球形,稱為“寶”,不是人們常見的可以搖動的長條形狀,而是呈圓球形,被稱為“寶”,也叫“龍珠”。龍身長度固定為九節,從龍頭到龍尾,每一節內都必須點龍燈,共十燈,龍頭內兩燈,俗稱“九節十燈”。“燈芯特別講就,每年都是要由專門技藝熟練的師傅製作,所謂的燈不是蠟燭,也不是電燈,而是將捶爛的嫩竹梢搓成繩狀,經麻油反覆浸泡,然後蘸松香晾乾。”譚顯軍告訴記者,“最後一道工序特別重要,要把半成品放到盛有麻油的鍋里炸,火候非常重要,不然不能順利點燃和長時間燃燒,最後就製成了火捻。”

舞龍規矩

譚氏子孫龍譚氏子孫龍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安仁譚氏子孫龍, 每年只製作兩條子孫龍,製作完之後,當年想添丁的青年夫婦便會早早地找到舞龍的師傅,他們想在龍舞之後搶“龍寶”,師傅便會給他們留下。舞龍者都是譚姓青壯年,只需報名,便可以參加,沒有過多的門檻,唯一對技藝要求高的則是舞龍頭和龍尾的人,要求技術過硬,身強體壯者,才能勝任這個工作。除了舞龍的,還需要4名舉牌的人,牌子上分別寫著“風調雨順”、“年年有餘”等吉祥話,再配搭一個鑼鼓和嗩吶組成的樂隊,和一個身背火捻、隨時保證子孫龍通亮的人,便可以開始挨家挨戶去舞龍了。到了正月初六下午,舞子孫龍便正式開始,子孫龍和其他舞龍不一樣,形式非常講究,忌諱也非常多。舞龍的過程中,不能出意外,如龍燈熄滅、人跌跤等,否則,於主人不利;子孫龍必須年年舞,不能中斷,不管天晴下雨,打霜落雪,都不能停;不舞回頭龍等。舞子孫龍有個最大的忌諱,不能走回頭路,而且必須從前門進,後門出,所以在出發前,他們會先制定一個行進路線,避免引起爭議。家家戶戶都深知種種規矩,所以,非常配合舞龍的順序。
一切準備完畢後,舉龍寶的人便會帶領整個舞龍班往譚姓家裡走,眼見著隊伍來,主人會先點香燭,然後鳴鞭炮“請龍”、“祭龍”,整個舞龍班踏著鞭炮聲進到院子裡,隨著鑼鼓和嗩吶的伴奏,威武的展示身姿,“龍抬頭”、“龍盤旋”、“龍飛天”、“龍戲珠”、“龍擺尾”等。待舞龍結束,主人要給舞龍人喜錢,放鞭炮送龍。“家家戶戶都必須舞龍,不然在我們當地看來是很不吉利的事情,上世紀70年代,有一天春節,一戶譚姓的院裡沒有舞龍,幾個月後,那家便發生了火災。從那以後,譚氏子孫龍更加受到當地村民的重視。譚顯軍又向記者講了舞子孫龍走回頭路帶來的災難:“1998年,舉龍寶的人帶錯了路,走回頭去給一家人舞龍,當時就把該戶人家的主人氣得直跳,直呼將會發生不祥的事情。未曾料到,第二天,他的乾兒子就出了車禍,為這事情,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但還好後來都互相諒解了”。
舞龍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五結束,共10天,要把每個譚姓的院子都走遍,但誰都不願意當最後那一戶,只是為了風俗,但追究其原因已無從考證。所以在前些年,當走到最後幾家時,大家都搶著放鞭炮,舉龍寶的人會去先放鞭炮的人家,但是這樣也很不公平。於是大家商量,兩條龍在走完每一戶之後,最後在安仁鄉的龍頭橋匯聚,燒掉龍的骨架,龍頭則供奉在譚氏祠堂里或者場鎮中的龍頭橋上。想要添子嗣的夫婦則將龍寶拿回家中去供奉,等有喜之後,再將龍寶送回。

遺產保護

譚氏子孫龍譚氏子孫龍
如今,安仁譚氏子孫龍的保佑家族人丁興旺、發達昌盛的功能,早已經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消失,單純地成為當地民眾年節自娛自樂的保留節目。並且長期以來,譚氏子孫龍一直作為家族內部的舞龍習俗,世代相傳,基本不對社會公開,因此長期以來沒有受到社會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對它缺乏研究,更談不上保護和利用。同時,在現代社會裡,受多元文化特別是時尚文化、流行文化的衝擊,安仁譚氏子孫龍的娛樂性、人們參與舞龍、觀看舞龍的積極性與熱情日趨淡薄。能扎制和表演的人日益減少,已經到了後繼無人的窘境。最令人擔憂的是,鄉村農村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年節不回家,組織和訓練表演變得困難,這一巴楚文化融合的珍貴藝術和獨特風俗,已經瀕臨失傳。
讓人值得欣慰的是,譚氏子孫龍逐漸得到政府的重視,2006年7月,譚氏子孫龍被列入達縣人民政府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縣裡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保護安仁譚氏子孫龍的製作工藝傳人和後繼人,子孫龍的風俗習慣和禁忌等等。此次為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料,達縣文化館多方收集資料,子孫龍不負眾望榜上有名。據介紹,子孫龍正在組建培訓班和表演團,將定期經常組織表演活動,將子孫龍推向更大的舞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