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人工孵蛋設備)

孵化器(人工孵蛋設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孵化器是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設備,後引入經濟領域,成為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組織。其職能是通過提供研發、生產、經營的場地,通訊、網路與辦公等方面的共享設施,系統的培訓與諮詢,政策、融資、法律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創業企業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功率。成功孵化器的要素有:共享空間、共享服務、孵化企業、孵化器管理人員、扶持企業的優惠政策。企業孵化器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條件,幫助創業者把發明和成果儘快形成商品進入市場,提供綜合服務,幫助新興的小企業迅速長大形成規模,為社會培養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孵化器
  • 外文名:incubator
  • 作用1:孵化禽蛋
  • 特點:全自動、控溫準確安全等
  • 作用2:一種新型社會經濟組織
主要特點,種類,通風方式,供熱方式,結構,機器類型,電腦控制系統,機器維護,保養和管理,特點,套用指南,

主要特點

1.箱體採用彩鋼板拼裝而成,外形美觀大方。
2.孵化出雛全自動一體機,可分批孵化出雛。
3.採用進口溫濕度感測器,可靠精確的溫濕度控制。
孵化器孵化器
4.科學循環的通風系統。
5.穩定可靠的自動翻蛋機構,有手動與自動用戶可任意選擇。
6.先進的超音波霧化頭,使濕度更加穩定。
7.配套蛋盤、出雛盤(雞、鴨、鵝、鴿、山雞、土雞、野鴨、火雞、大雁孔雀蛋盤可任選)。

種類

孵化器種類可以分為煤電兩用和只用電兩個類型,兩個類型的機器都包括小型孵化器、鴿子孵化器小雞孵化器、珍禽孵化器、鴨蛋孵化器、小型全自動孵化器、小型全自動孵化出雛一體機,產品全部使用微電腦全自動控制。公司生產的孵化出雛設備有以下幾種類型:

通風方式

自然通風和動力通風式,小型多為平面自然通風,中大型多為自然通風加動力通風。頂吹式、兩側箱壁式。

供熱方式

電、煤。煤電兩用、煤氣、沼氣、太陽能、地熱(溫泉)、柴炭等。

結構

箱壁式、整裝式、拼裝式(組合式)。

機器類型

孵化器、出雛機、孵化出雛一體機、孵化旁出式。

電腦控制系統

主要選擇價格--質量---廠家售後---運輸---

機器維護

一、孵化器每周維護內容 1.檢查加濕水盤水位。 2.檢查門的密封狀況。 3.檢查通風排風情況。 4.清理風門轉動絲槓上的絨毛及其它雜物,以防卡死轉不動。 5.用半乾的抹布擦拭機箱及控制櫃外部;出雛機每批都要清洗加濕水盆。並清機器頂部的絨毛。
二、孵化器每月維護內容 1.檢查風扇、加濕、翻蛋鏈條是否完好。 2.檢查加熱功能。 3.檢查超高溫報警功能。 4.檢查翻蛋功能是否正常。 5.徹底清洗消毒設備。 6.孵化每批後都要清洗機器、加濕水盆及加濕蒸發盤。
三、孵化器每三個月維護內容 1.清潔探頭。 2.校準溫、濕度。 3.風扇軸承要加一次黃油。 4.將翻蛋蝸輪用油清洗後加黃油潤滑。 5.風門機構的絲槓及滑動配合部位要加黃油。 6.加濕、翻蛋減速器要換一次機油。 7.全面檢查各系統的控制功能。
四、孵化器機器長時間不用時的保養 在機器擱置長時間不用前,必須開機升溫烘乾機器,將加濕水盆中的水放淨烘乾,各個運轉部位要洗淨後,用黃油保護以防生鏽。這一點十分重要。您決定不用某台機器了,卻沒有按上述方法去維護保養它,那么等到您下次想再使用它的時候,它可能就會故障多多,無法工作了。

保養和管理

1. 孵化前的準備為了避免在孵化期中發生故障。因此,在孵化前全面進行檢修工作,檢查溫度調節器、溫度計的準確性;電動機、風扇、電熱器、指示燈以及報警裝置等是否靈敏,孵化器的門、四壁及地板是否嚴密,蛋盤和出雛盤是否牢固等進行檢查。準備好發電機,以備停電時使用。
孵化器的保養孵化器的保養
孵化器進行消毒、試機24小時一切正常,才可入孵種蛋,來自貯蛋庫的種蛋,置於22攝氏度左右的孵化室內預溫4—6小時,雞蛋大頭朝上裝盤入孵和消毒。
2. 孵化器的管理現代立體孵化器的機械化、自動化的程度較高,因此,管理相對比較簡化,但是入孵量大,一旦發生事故,將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管理人員必須認真做好下列幾項管理工作:
(1)溫度的調節 注意溫度的變化,觀察調節器的靈敏度,以及溫度表指示燈的變換是否協調一致。如溫度調節性能穩定,一經調溫後不要輕易扭動,除非偏離溫度±0.5攝氏度時要即時調節。一般每小時記錄一次溫度。
(2)濕度的調節 現代立體孵化器具有自動調濕設備,無自動調濕的孵化器,其內設有水盤,每天要定時往水盤加水,如濕度過大,減少水盤,濕度不足增加水盤或調節水溫。濕球計水杯應經常注滿水,定期清洗和更換棉繩,以確保濕球計的準確性。
(3)通氣、翻蛋及其他管理孵化器的風扇、蛋架要保持清潔無灰塵,以免影響孵化器內的通風。立體孵化器能定時按固定角度翻蛋,一般每1—3小時翻蛋1次。用手搖動翻蛋操作時要輕、穩、慢以免出故障。電動機應定期加油,注意機件的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的聲音。每天要認真做好溫濕度和室溫等記錄工作。
(4)照蛋 定期進行照蛋,檢查胚胎發育情況,照蛋操作要求輕、快、準動作要小心穩當,防止碰震、破損胚蛋。觀察要認真以免漏照和錯照。
(5)移蛋(落盤)將胚蛋從孵化盤移至出雛盤通稱移蛋、移盤(落盤)。雞胚於孵化第18—19日齡移至出雛盤。移蛋的日齡視胚蛋發育情況而定,如胚胎髮育遲緩可延遲12—24小時移蛋。胚蛋移入出雛盤時,要平放並停止翻蛋。
(6)出雛 雞胚20天開始出雛,將出雛機的照明燈關閉,以免雛雞騷動而影響出雛。當開始出雛後3—4小時,待雛雞羽毛已乾就可以揀雛,同時揀出空蛋殼。
(7)清理孵化結束後,撤出孵化盤、出雛盤、水盤、刷去碎蛋殼、污物和絨毛並沖洗乾淨、晾乾,然後熏蒸消毒或使用消毒液消毒均可,以供備用。
堅持做好孵化器的日常保養,才能維護好家禽的正常孵化工作。

特點

1、經濟效益高,以電為主要熱源,煤作補充熱源,本機可使用蜂窩煤煤球煤餅、木炭、液化氣等多種燃料,也可用更換熱水的方法保持恆溫。
2、不怕停電:有電自動控制,無電人工監控。停電後可長期正常運行。
3、安全可靠:用火爐加溫是先把加熱器里的水加熱,熱氣,熱水便順膠管進入水盤中,爐、機分開,機內安全無異味。該機選用了耐高溫絕緣鎳鉻包塑發熱件供溫。
4、本機上面孵化,下面出雛,一機多用。
5、雙加溫管,雙加濕管,雙開關控制加溫,加濕。
6、省電。比原有孵化器省電50%,適用於家庭用戶,節省投資金額,多營利。
7、供氧功能,新型的XL加濕泵供氧系統,使出雛率大量提高。

套用指南

孵化設備是現代化養雞設備中的重要設備之一,整套孵化設備包含孵化器、出雛機及其他配套裝置。
孵化器的類型很多,固然主動化程度和容量大小有所不同,但其結構原理基礎雷同,重要由機體、主動控溫裝置、主動控濕裝置、主動翻蛋裝置和透風換氣裝置等幾部分組成。以箱體式孵化器(又稱電孵箱)利用較多,這種類型的孵化器按其容量可分為大、中、小型3種規格,其容量分辨為5萬~10萬枚或更大、1萬~5萬枚、1萬枚以下,在中小型孵化器中,孵化和出雛兩部分是安裝在同一機體內的。
1.對孵化器的要求
(1)主動控溫,溫度均勻一般請求控溫精度為±0.2oC,機內各點溫度差不大於0.4℃。
(2)透風公平,及時換氣孵化期間每枚胚蛋應有0.002~0.010m3/h的透風量,出雛期間應有0.004~0.015m3/h的透風量,以使機內空氣新穎,CO2含量不超過0.5%。
(3)定時翻蛋,角度要夠,動作要安穩,一般每隔1.0~2.5h翻蛋一次,翻蛋角度為±45o,當蛋盤翻至最大角度時,蛋與蛋盤都不能掉下。
(4)主動控濕,濕度適當。一般請求孵化期間相對濕度為53%~57%,出雛期間為65%~70%,誤差不超過3%。
2.孵化器的套用與保護
(1)孵化器應安裝在混凝土地面上,地面應保持平整,安裝時孵化器應稍向前(有的機型向後)傾斜,以便於清洗時排放污水,機門前要留2~3m的把持空間。
(2)孵化室的溫度應保持在20~27℃,溫度高於27℃或低於20℃時,應考慮安裝空調設備或採用其他措施。濕度應保持在50%左右。室內要有良好的透風換氣條件,孵化器(特別是出雛機)排出的廢氣要用管道引至室外。孵化室要經常清掃、沖刷、粉刷和消毒。採用80°的角度翻蛋是提高孵化率的關鍵。孵化時可間隔8~12小時翻蛋一次,在出雛前3天移入出雛盤後停止翻蛋。
孵化後期的胚雛肺功能已形成,需要足夠的氧氣,故覆蓋物與種蛋要有一定空間並增加通風次數。
(3)整機安裝完畢後要通電試機,檢查溫度、濕度節制系統是否正常,並根據請求調好溫度。還要檢查超溫、低溫報警系統有無故障,主動定時翻蛋系統是否正常等,待運轉1~2天,一切正常後方可正式進孵。
(4)套用中隨時留心觀察機門上溫度計唆使的溫度,如有不正常現象要及時檢查控溫系統,消除故障。
(5)隨著胚齡的增加應適當開啟進氣口和排氣口,後期應全部打開,以保證胚胎正常發育對氧氣的需要,但前期不應開啟過大,以免加溫較慢,浪費電能。
(6)要留心翻蛋角度是否達到請求,定時是否準確,最好使所有的孵化器翻蛋方向一致,以便於治理。每翻蛋一次都要做好記錄。
(7)要留心控濕裝置的水箱(盤)內不能斷水,感受元件的紗布與水盒內要經常換水,紗布被髒物污染後要洗淨後重裝。對於無主動控濕裝置的孵化器,要定時往水盤內加溫水並根據不同孵化期對濕度的請求,調劑水盤的數目,以確保胚胎髮育對濕度的請求。
(8)每孵化一批或出雛一批後,要對孵化器或出雛機進行徹底沖刷並消毒一次。然後檢查機械部分有無鬆動、卡碰現象,檢查減速器內潤滑油情況,並清除電器設備上的灰塵、絨毛等髒物。通電試運轉一段時間,調好溫度和濕度後進孵下一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