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東(內蒙古科技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孟海東,男,1958年9月生,內蒙古托克托縣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研究院副院長,礦業工程博士點數字礦山與綠色開採地質保障技術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計算機軟體工程碩士點數據挖掘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內蒙古科技大學礦業系統工程特色創新團隊負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孟海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內蒙古托克托縣
  • 出生日期:1958年9月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中國地質大學
  • 代表作品:大數據挖據技術與套用,數據挖掘與管理實踐
1、簡歷
1978年03月—1981年12月河北地質學院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2年01月—1985年08月甘肅省地質礦產局工作,任分隊技術負責人;
1985年09月—1988年06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套用地球物理系學習,獲碩士學位;
1988年07月—1990年08月包頭鋼鐵學院任教;
1990年09月—1993年06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套用地球物理系學習,獲博士學位;
1993年07月—現在內蒙古科技大學任教,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0年4月—2010年9月 日本東北大學訪問學者。
2、研究方向與研究內容
(1)數字礦山理論與技術:通過建立多層次的礦山三維空間模型、資源模型、物理模型、數字模擬開採系統,實現數字礦山建設,為礦產資源評估、礦山規劃與設計、生產安全和決策管理進行模擬、仿真、過程分析提供新的技術與數據平台,最終實現礦山生產和管理的綜合現代化、自動化和智慧型化。
(2)數據挖掘:根據礦產資源相關數據的海量性、高維性、時空性、異構性、模糊性、複雜行、多源性和多尺度性等,研究與開發數據挖據算法。以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所取得的資源相關數據為基礎,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為礦產資源綜合預測、評價、資源合理有效開發與利用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
(3)礦山智慧型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基於專家系統、數據挖掘技術和模式識別技術的新型智慧型礦山管理信息系統、礦區地理信息系統、數字監控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實現礦山智慧型化管理。
(4)綠色開採地質保障技術:結合內蒙古地區生態與環境特點,以地質、遙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理論為基礎,開展礦產資源開採對礦區環境、地下水賦存條件影響的規律研究,以及礦區災害源探測技術研究。
3、近期承擔和完成的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空間聚類和關聯分析地測資料綜合解釋關鍵技術研究(200801-201012)
(2)教育部“春暉計畫”國際合作項目:數據挖掘技術在礦產資源評價中的套用研究(200912-201212)
(3)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空間聚類與關聯分析在圖像識別與理解中的套用研究(200701-200912)
(4)內蒙古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礦山隱伏礦體預測技術研究(201101-201312)
(5)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空間數據挖掘的隱伏礦體預測關鍵技術研究(201206-201412)
(6)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重大科技項目:內蒙古生態脆弱區綠色開採技術研究與示範(201006-201312主要參與人)
4、出版專著與教材
(1)大數據挖據技術與套用,冶金工業出版社,2014
(2)可持續發展能源需求系統建模研究,冶金工業出版社,2013
(3)數據挖掘與管理實踐,冶金工業出版社,2010
(4)信息技術與信息管理專業英語,冶金工業出版社,2010
5、近期發表文章
在國際和國內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被SCI、EI檢索收錄20多篇。
6、申請並獲受理髮明專利
(1)發明專利“一種基於雲計算平台的大數據聚類算法”
(2)發明專利“一種基於雲計算的大數據文本分類方法”
7、主講研究生課程
《數字礦山理論與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礦山智慧型信息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