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何家溝

何家溝,位於陝北中部子洲縣城東2公里處。這裡人傑地靈,鄉鄰和諧,人勤地沃. 四季分明,風景如畫、村呈南北走向、長5公里,子米路穿村而過。傳說歷史上曾居住何姓而得名。現居住 賀 黨 姬 劉 王 等十多姓。分布在新莊、中莊、常山三個行政村,約450多戶,1500多人。

解放前屬明國米子縣曹鹼鄉,由保長、聯保主任管理村里事物。1944年子洲建縣後屬苗家坪區管轄,58年並大縣後屬綏德縣,子洲戰區苗家坪公社管轄。61年分縣,現屬子洲縣苗家坪鎮管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子洲何家溝
  • 行政區類別:地區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地區
  • 電話區號:0912、0911
  • 人口:1500多人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
  • 車牌代碼:陝K、陝J
村情介紹,經濟發展,發展歷史,

村情介紹

圖片圖片
合作化初,何家溝組建了新莊、中莊、常山三個農業社,57年合併為一個大隊,大隊辦起了敬老院、託兒所、醫療站、代銷點、縫紉組、公共食堂等集體福利事業。大隊設黨支部,隊委會,民兵連‘婦委會、農田基建隊、林業隊和七個農業生產小隊。公社派一名幹部常年蹲點住隊。58年春,省水保站派七人規劃班駐隊,實行山、水、田林、路、村統一規劃,綜合治理。農田基建聲勢浩大,鑼鼓喧天紅旗招展,每天上勞百餘民。山上梯田溝里壩,陡坡崖畔搞綠化,魚林坑坑滿溝窪,綠水青山美如畫。

經濟發展

林業隊管理果樹,青果、果乾、果則籽月銷省內外,倆套馬拉大車搞副業,進城、回村好不威風,何家溝五十年代的萬元大隊還真牛氣。此時是何家溝有史以來最火紅的事業。八十年代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
何家溝人聰明勤奮,吃苦務正,攔羊種地餵豬推粉,載果種樹習慣成癮。啥事開始栽種果樹無法考證,但經幾代人不屑努力,村莊周圍綠樹成蔭,山上果樹連片成林,漫山遍野鬱鬱蔥蔥。何家溝的小果也很有名,秋季每天約百人進城銷售小果。合作化果樹入社,責任制分給個人,引發林權之爭,雙方不同意見的民眾百餘人集體上訪進京,中央有關部門責令組成地、縣工作組,一百多人進駐“何家溝”歷時倆年風波得益平靜,卻留下了久久難以掠不去的陰影。“何家溝”人隊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思想認識水平再次出名。
何家溝人好栽樹,更愛樹人,尊重知識,重視育人已成傳統,清末明初,村里就有幾家聯合請私塾先生辦學。冬學從未間斷,傳說我村有人雙手會寫篆字,出口成章,在本村當過先生,後當過鄉文書,也算是何家溝的人才之一。民國二十七年,何家溝正式辦學,既民國米脂河西國立國小。六十七年來經三代人的不屑努力從一孔會窯、一名教師發展為現占地2.5畝兩層教學樓,四孔石窯四間平房,十多名全體公辦教師的完全國小。五十年代升學率連續五年全縣第一,七十年代設國中兩個班,民辦高中一個班,五十幾屆畢業生中,考入中專大學一百三十多人,成為遠近有名的文化村。

發展歷史

56年修馬拉大車道路。74年修土建汽車路,經周圍村莊到縣城,2003年修築子米路工程引入村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 全村老幼統一認識,村民積極配合主動幫助勘線組工作,贏的好評,2004年經何家溝村順利開通。現在每天大大小小的車輛路過家門,運輸車輛絡繹不絕,極大的方便了民眾。
何家溝人十分重視電力、信息通訊工程,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未完成農網改造,同時安裝了地面衛星接收器,千禧年電話進村一次開通二百門,2003年聯通、移動信號相繼開通,坐在炕頭可知天下事,能聽親朋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