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姓秦氏

嬴姓秦氏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嬴姓屬於上古八大姓之一。《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舜賜姓嬴氏。秦、嬴的先祖伯益(柏翳)又稱大費因功被舜賜予嬴姓,此乃嬴姓由來。

伯益十三世孫非子,因功封於犬丘即五十里秦地,號曰秦嬴,此為秦氏始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姓氏
起源,發展,後世,

起源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嬴姓屬於上古八大姓之一。秦、趙之先祖伯益因功由舜賜姓嬴,為嬴姓共同先祖。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咨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游。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伯益十三世孫非子,因功受封於犬丘,號曰秦嬴,此乃秦氏始祖。非子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閒,馬大蕃息。孝王欲以為大駱適嗣。申侯之女為大駱妻,生子成為適。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復與大駱妻,生適子成。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王其圖之。”於是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發展

造父因功被周穆王封到趙城後,以為氏,這是嬴姓趙氏由來。,據《史記》載:“穆王使造父,西巡狩,見西王母,樂之忘歸。而徐偃王反,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
造父侄孫非子,因蒙造父寵,也住在趙城,故亦以趙為氏。後非子養馬有功,封於犬丘為大夫,後號為秦嬴。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於是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西戎犬戎聯合申侯伐周,殺周幽王於驪山,非子五世孫嬴開(秦襄公)出兵有功,被封為諸侯,嚴格意義說,嬴姓秦氏從此時才正式開始,從嬴姓趙氏到嬴姓秦氏的轉變。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廢太子,立褒姒子為適,數欺諸侯,諸侯叛之。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乃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

後世

《史記》及後世稱非子後秦君皆以嬴為其姓,如秦穆公嬴任好,秦孝公嬴渠梁,忽略其為嬴姓趙氏或嬴姓秦氏,雖說意義不大,本為同根。但後世爭議其實非常大,皆因《史記》中秦始皇自稱趙氏,實乃其父在邯鄲為人質,在趙出生,沒有太大說服力。始皇帝為天子,天子不稱氏,故其只能稱為嬴政。
嬴姓世系:華胥氏伏羲(配女媧)—少典黃帝昌意顓頊大業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軒祖—軒父—戎胥軒中潏蜚廉惡來季勝女防孟增旁皋衡父太幾大駱—秦非子
秦國君一覽
國君稱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出身與關係
嬴非
約40餘年
約前900年-前858年
惡來五世孫
嬴侯
10
前857年-前848年
秦非子之子
嬴伯
3
前847年-前845年
秦侯子
嬴仲
23
前844年-前822年
秦公伯子
嬴其
44
前821年-前778年
秦仲長子
1
秦襄公(立為諸侯)
嬴開
12
前777年-前766年
秦莊公次子,公子世父之弟
2
50
前765年-前716年
秦襄公子
秦靜公(秦竫公)
未即位
秦文公子
3
秦憲公(秦寧公)
嬴立
12
前715年-前704年
秦靜公子
4
嬴曼
6
前703年-前698年
秦憲公子
5
嬴說
20
前697年-前678年
秦憲公長子
6
嬴嘉
2
前677年-前676年
秦憲公子,秦武公弟
7
嬴恬
12
前675年-前664年
秦德公長子
8
嬴載
4
前663年-前660年
秦德公子,秦宣公弟
9
嬴任好
39
前659年-前621年
秦德公少子,秦成公弟
10
嬴罃
12
前620年-前609年
秦穆公子
11
嬴稻/嬴貑
4
前608年-前605年
舊誤作前608年-前604年
秦康公子
12
嬴榮
28
前604年-前577年
舊誤作前603年-前577年
秦共公子
13
嬴石
40
前576年-前537年
秦桓公子
14
秦哀公(秦畢公/秦㻫公)
嬴籍
36
前536年-前501年
秦景公子
未即位
秦哀公子
15
嬴寧
9
前500年-前492年
秦夷公子
16
嬴盤
15
前491年-前477年
秦惠公子
17
秦厲公(秦剌龔公/秦利龔公)
嬴刺
34
前476年-前443年
秦悼公子
18
秦躁公(秦趮公)
嬴欣
14
前442年-前429年
秦厲公子
19
嬴封
4
前428年-前425年
秦厲公子,秦躁公弟
20
秦靈公(秦肅靈公)
嬴肅
10
前424年-前415年
秦懷公孫,秦昭子之子
21
嬴悼子(有人認為,“悼子”非名)
15
前414年-前400年
秦厲公子,秦懷公弟
(《秦記》謂秦靈公子)
22
嬴仁
13
前399年-前387年
秦簡公子
23
秦出公(秦少主)
嬴昌
2
前386年-前385年
秦惠公子
24
秦獻公(秦元獻公)
嬴師隰/嬴連
23
前384年-前362年
秦靈公子
25
嬴渠梁
24
前361年-前338年
秦獻公子
26
秦惠文王(秦惠王)
嬴駟
27
前337年-前311年
前324年改元
秦孝公子
27
秦武王(秦悼武王/秦武烈王)
嬴盪
4
前310年-前307年
秦惠王子
28
秦昭襄王(秦昭王)
嬴則/嬴稷
56
前306年-前251年
秦惠王子,秦武王弟
29
嬴柱
1
前250年
秦昭王子
30
秦莊襄王(秦莊王)
嬴異人/嬴子楚(嬴楚)
3
前249年-前247年
秦孝文王子
31
嬴政
37
前246年-前210年
秦莊襄王子
32
嬴胡亥
2
秦始皇幼子
33
嬴子嬰
46天
秦始皇長孫、扶蘇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