婼

婼,漢字,漢代西域國名,也有不順從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婼
  • 拼音:ruò chuò
  • 鄭碼:ZMGJ
  • 統一漢字:U+5A7C
  • 部首:女
  • 四角號碼:44464
基本信息,基本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漢字:婼
拼音:ruò chuò
五筆86&98:VADK
鄭碼:ZMGJ
四角號碼:4446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5A7C
簡體部首:女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1
繁體部首:女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基本字義

婼 [ruò] 〈名〉
漢代西域羌國名 [Ruo state]
長水校尉 富昌, 酒泉侯 奉世將 婼、 月氏兵四千人,亡虜萬二千人。——《漢書》
另見 chuò
婼 [chuò] 〈動〉
1. 不順從 [be not obedient to]
婼,不從也。——《玉篇》
2. 古人名用字。
3. 姓。
另見 ruò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昌約切《集韻》《韻會》尺約切,𠀤音綽。《說文》不順也。
《集韻》人奢切,惹平聲。義同。
《集韻》敕略切,音逴。魯大夫叔孫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如支切,音兒。婼羌,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史記·西域傳》婼羌,國王號。《前漢·趙充國傳》將婼月氏兵四千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