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晟

婁晟

婁晟(Lou sheng)1992年8月16日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中國共產黨黨員,鋼琴演奏者、作曲人、曾任英樂國際音樂部部校長,並在世界多家琴行、教學機構擔任教學顧問和作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婁晟
  • 外文名:Louiso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鄭州
  • 出生日期:1992年8月16日
  • 職業:鋼琴演奏者
  • 代表作品:《凱旋》《奔馬》《暴風雪》《戰火》等
  • 著作:《凡間的神》,《求生樹》等
  • 身高:1.91米
人物簡介,榮獲獎項,教學經歷,人物經歷,主要作品,

人物簡介

婁晟5歲開始進行正規鋼琴教育至今,有著11度的大手。演奏得到過多位國內外教授和國外音樂家和音樂評論家的讚賞。2010年入伍。在部隊演奏得到過多位首長的嘉獎,獲得各方好評。17歲時便開始教課。曾用1年時間練下全套蕭邦練習曲,夜曲,圓舞曲加李斯特超技練習等曲子。李斯特練習曲《鐘》用了10小時拿下。
婁晟
除了浪漫主義時期作品,也錄製演奏了很多巴洛克時期與古典時期的作品

榮獲獎項

2000年:“金世界盃”國際青少年美術書法攝影大賽(金獎)
婁晟婁晟
2001年 中韓 世界和平杯書畫藝術國際聯展(特別金獎)
“珠穆拉瑪杯”書畫大賽(特別金獎)
中法 第六屆世界和平書畫展(金獎)
作曲:《凱旋》《奔馬》《暴風雪》《戰火》,《民族樂改編曲集》正在創作中。

教學經歷

08年開始教課。
婁晟
獨創12鍵編碼記憶法。強調半音的重要性。
強調突出學生自己的發揮,以及基礎技巧的靈活運用。
教學多年,婁晟的很多學生在國內外獲獎。多名學生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維也納公立音樂學院等國內外學校。從部隊退伍後,婁晟在演奏和教育兩方面共同前進。
音樂處理觀點:100個人能彈出100個蕭邦,每個人都要彈出自己的風格,而不要機械追求譜面“完美”。 在演奏的時候你要感受到作者要向你表達的感情,仿佛你就在那些故事當中,比如演奏或者聽蕭邦的晚期音樂作品你總能看見一個祖國淪陷的年輕人,走在各種各樣思鄉思念故人的夜晚。比如李斯特的音樂多會讓世人驚嘆:一種樂器的技巧居然還能到這樣的境界。而在莫扎特的音樂中,也許你能看見一個生活遇見各種不幸卻依然很樂觀的年輕人,坐在莊園蘋果的樹下為你輕歌。
關於音樂創作的觀點:每個人都有創作的能力,創作的源泉來自於生活,也許僅僅是平凡而安靜的夜晚,忽然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旋律出現,她們很美妙!要相信和敢於分享這些美妙的靈感。

人物經歷

婁晟1997年在鄭州開始學習鋼琴。後跟隨北京和上海多位教授和老師學習,2008年開始跟隨美國Mak等教授學習。在這期間接觸了幾乎所有的鋼琴演奏學派。並在多個城市進行鋼琴演奏。
2010年冬,在出國留學演出與繼續學習音樂的機會面前,婁晟毅然選擇暫時放下音樂的演奏和學習,決定入伍從軍,後服役於瀋陽軍區,2012年退伍。在部隊獲得了優秀士兵榮譽,並加入共產黨成為共產黨員。
退伍後,婁晟在2013-2015年進行了兩年的旅行演出,更加完善了演奏技巧和曲目深度。2015年後,婁晟開始減少演出,回歸鋼琴演奏和作曲的研究,以及教育工作。並在2015-2017年期間,創作了六十多首音樂作品。
德國樂評家赫特曼曾說:“古典演奏上,也許他是個年輕卻‘老派’的鋼琴演奏者,從不參加任何比賽,但是他的幾乎每個錄音作品都很精緻。而婁晟的作曲必然會引領下一個音樂時代,他必然會像勛伯格那樣慢慢讓世人震驚於他的才華。”
《Ramophone of Music》周刊:“這些作品太美妙了,樂曲的炫技讓我想到了李斯特,但是在構思方面,又讓我想到了莫扎特。剛開始你會感覺樂曲的和聲走向並不通透和難以理解,音符似乎也難以控制的敏感,但是馬上你會發現這種不透明的敏感會立刻帶來猶如在乾旱大地下起雨滴般的衝擊感。高音區猶如打在靜澈的湖面上清脆的雨滴,中音區猶如女人最柔軟的輕聲細語。低音區有時像雷神的閃電捲起的暴風,有時又像風鈴被風颳過的最細小的聲音!”
美籍華人作曲家吳蒙曾說:“These music will shaking the world in the future, Lou will be the next Brahms!”

主要作品

作曲曲目:《抽象與即興作品集》《凱旋》《奔馬》《暴風雪》《戰火》,《民族樂改編曲集》
蕭邦錄音:
Op9. 3 Noctumes(1830-1831)
3首夜曲
Op10. 12 Etudes
12練習曲
Op13. fantasia on Polish Airs in A major
A大調波蘭調幻想曲
Op15. 3 Nocturnes
夜曲三首
Op18. Grande valse brillante in E-flat mjor
降E大調曲輝煌蘭德圓舞曲
Op19. Bolero in C major/A major
C大調A大調波利舞曲
Op20. Scherzo No.1 in B minor
B小調第一號諧虐曲
Op23. Ballade No.1 in G minor(1831-1835)
G小調敘事曲作品第一號
Op25. 12 Etudes
練習曲十二首
Op27. 2 Nocturnes
夜曲二首
部分:Op28. 24 Preludes
序曲24首
Op29. Impromptu No.1 in A flat major
降A大調即興曲作品第一號
Op31. Scherzo No.2 in B-flat minor
降B小調諧虐曲作品第二號
Op32. 2 Nocturnes
夜曲二首
Op35. Piano Sonata No.2 in B-flat minor
降B小調鋼琴第二奏鳴曲
Op36. Impromptu No.2 in F-sharp major
降f大調第二即興曲
Op37. 2 Nocturenes夜曲二首
Op38. Ballade No. 2 in F major
F大調第二敘事曲
Op39. Scherzo No.3 in C-sharp minor
降C小調第三諧虐曲
Op49. Fantaisie in F minor
F小調幻想曲
Op50. 3 Mazurkas
瑪祖卡舞曲三首
Op52. Ballade No.4 in F minor
F小調第四敘事曲
Op54. Scherzo No.4 in E major
E大調第四諧虐曲
Op55. 2 Nocturnes(1843)
夜曲二首
Op59. 3 Mazurkas
瑪祖卡舞曲三首
Op62. 2 Nocturnes
夜曲二首
Op63. 3 Mazurkas
瑪祖卡樂曲三首
李斯特錄音:
S.139, 十二首超技練習曲, Douze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Transcendental Etudes) [final version, 12 pieces] (1852)
部分:S.140, 帕格尼尼大練習曲, 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d'après Paganini [first version, 6 pieces] (1838)
3. 鐘, Étude No. 3/La campanella
5. 狩獵, Étude No. 5/La chasse
6. Étude No. 6
部分:S.144, 三首音樂會練習曲, Trois études de concert (Three Concert Studies) [3 pieces] (1848?) 2. 輕盈, La leggierezza (Lightness)3. 嘆息/大海, Un sospiro (A sigh)
S.178, b小調奏鳴曲,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1852–53)
S.434, 音樂會改編曲 弄臣, Rigoletto Paraphrase de Concert (1859)
部分:S.541, 愛之夢 Liebesträume. Drei Notturnos (Dreams of Love) (ca. 1850)--O lieb, so lang du lieben kanns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