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明(上海聖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姜文明(上海聖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姜文明,上海聖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島科技大學80級校友。上世紀九十年代,青島科技大學橡膠機械專業畢業生薑文明、周建輝、龔文化、秦玉龍因其在上海輪胎銷售行業的出色表現和業績,且又畢業於同一所高校,被上海業界人士讚譽為“上海輪胎銷售四大天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姜文明
  • 職業:上海聖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 畢業院校:青島科大
  • 稱號:上海輪胎銷售四大天王之一
工作經歷,創業經歷,

工作經歷

1984年從青島科大畢業後,姜文明被分配到當時的上海大孚輪胎廠工作。從配料工開始,五年時間裡姜文明幾乎熟悉了工廠的每一道工序。回憶起這些,他說,自己一直很認真地在做,但突然有一天感覺好像被淘空了,一切已經到頭了,於是有了一種急切地想提高、充實自己的想法。而這期間恰好有一個國家教委經濟學碩士培訓的名額,經過積極爭取,一向喜歡思考、鑽研的姜文明最終獲得了這一在復旦大學學習機會,三年後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個碩士學位證書。
時代在不斷的前進,隨著企業改革浪潮的進一步湧起,1994年,大孚輪胎廠終於有了自主開展進出口業務的權利。而這時結束學業回到工廠的姜文明正好有了展示才能的機會,於是帶著滿腔的熱情姜文明開始了人生新的旅程——負責工廠的進出口業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沒有經驗、沒有客戶,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但面對這一難得的機會,姜文明沒有退縮,而想方設法拓展自己的業務範圍。不到三年,由他經手的業務總額就達一千五百多萬美元,占公司整個銷售總額的50%以上,大孚輪胎廠也因這一出色的銷售業績成為了當時國內出口比率最高的企業。此後,憑著驕人的業績,姜文明一步步走上了領導崗位,從廠長助理、副總經理、集團合併後的市場部副經理直到上海製造集團副總等多個職務。期間,不滿足於現狀的姜文明自費攻讀了華中科技大學的工程碩士,拿到了自己的第二個碩士畢業證書,並專門赴英國華威大學學習了工業工程。談到這些,他說:“不論做什麼自己總是盡最大努力,力求做到最好!”
同一個崗位不超過三年,一直在不停地換,認識到上海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其工業生產必將逐漸被其他行業所取代,加之國有企業競爭性差,2006年,姜文明下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創建了“上海聖威貿易有限公司”。

創業經歷

有了前期的經驗和資源積累,做起貿易來姜文明可謂是如魚得水。僅三年時間,上海聖威貿易公司就做得風生水起,公司的貿易額較最初的幾百萬已有數倍增長。說起這些,姜文明說,之所以能夠較順利地發展,主要得益於公司準確的定位和專業化的經營模式。
公司成立之初,姜文明就對自己的經營範圍、經營方式進行了深入思考,並確定了做精、做專這樣一種發展思路。經營過程中,他們專注於特種產品的銷售,盡最大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專。“我們不做大眾產品,因此不怕被替代。”經營過程中,經過廣泛的市場調研,姜文明了解到PVDF特種塗料有廣闊的套用和發展前景,而這種產品的原料全世界只有三家企業能夠生產,國內僅僅只有一家。了解到這一信息後,姜文明首先爭取到了該原料的經銷代理權,並想方設法爭取到韓國塗料界最大的企業的支持,成功地把該產品推廣到韓國及其他幾個國家。如今,該項業務貿易總額占到聖威貿易年銷售總額的五成以上。談到這些,姜文明說,與其他國家的企業相比,韓國企業比較有進取精神,而且出於成本等因素考慮他們願意採用新材料,甚至改變配方去嘗試。雖然這個認證過程比較長,有的甚至需要一兩年時間,但最終我們還是憑藉自己的質量和價格等優勢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談到公司的經營模式,他說,專業化是企業經營的最好方式。目前公司的所有業務全部採用外包的方式,從倉儲、物流到財務管理統統委託專業公司去做,自己要負責的就是接訂單。他認為這種專業化的經營模式對貿易公司而言是最好、最輕鬆的。談到未來,姜文明說,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貿易額的不斷增長,公司不可避免地將遇到發展瓶頸,最終實現企業與企業的對接是必然的。他說,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塑膠助劑等產品的出口產生了很大影響,但這是挑戰也是機會,也許再過一兩年自己就會考慮去做其他的什麼事情,或者由做貿易轉為做實業,但目前自己還是會把我一切機會將企業做大做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