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

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

《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的前言,本應該在76年前由我叔祖父姚國美自己親手寫成,至少也應該由當年擔任此書編寫助手的我父親姚荷生執筆,因種種令人扼腕的變故,只好由我代筆寫前言了。在此篇“代前言”中,我將對《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形成的背景做必要的交待,然後再簡介《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的基本內容,最後擇要剖露我這個後學晚輩對《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優缺點的大體看法,以供同道參考。《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是我叔祖父(我父親的三叔)姚國美的遺作。原書為兩部——中醫《病理學講義》和中醫《診斷治療學講義》。據我父親姚荷生生前的回憶,該二書約於1933年脫稿,並由我叔祖父出資、由當時的江西省第一所中醫高等院校“江西國醫專修院”出面內部印刷,作為該院的大學本科教材,並未正式出版。現按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意見,將二書合為一部取名為《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正式出版。自1962年我入學“江西中醫學院”本科學習起,曾陸續聽我父親姚荷生說過,作為以優秀成績畢業於“江西醫學堂”(清光緒維新時期創建的江西南昌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的姚國美,在校時既系統學習了西醫,亦系統學習了中醫。

基本介紹

  • 書名: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
  • 類型:醫學
  •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7121262
  • 作者:姚國美 姚荷生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頁數:259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衛生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姚國美(1893-1952),江西南昌人,我國現代著名中醫學家,1932年創辦中醫專門學校,講授中醫病理學、診斷治療學二種,講稿精煉,診斷治療的關鍵處闡發詳明,多有點睛之筆,對學習中醫者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媒體推薦

“國美學識空疏,敢雲著述?然欲餉遺學子,未能嘿爾而息。謹采前賢名論,撮其要旨,集以成編,不敢徒騖高深,陷於迂闊,亦不敢取法乎下,局守偏隅,必欲體用交致,知行合一,庶幾稍慊吾心”。
——姚國美

圖書目錄

太極生人論
人之陰陽從化滋長形骸合太極圖說
十二經臟腑合八卦圖說
五行生剋
臟腑之盈虛消長以陰陽五行制化立說
月市






大腸
包絡
小腸
膀胱
三焦
經絡起止
手太陰經
手陽明經
足陽明經
足太陰經
手少陰經
手太陽經
足太陽經
足少陰經
手厥陰經
手少陽經
足少陽經
足厥陰經
奇經部次
督脈
任脈
沖脈
帶脈
陽維陰維陽跬躋陰趼
氣血營衛
六經六氣之標本從化
形骸部位之所屬
六淫






七情







證象解
惡風
惡寒
發熱
潮熱
往來寒熱
煩躁
懊儂
儼語
鄭聲
自汗
盜汗
怔忡

呃逆
咳嗽


口區吐
噎膈
反胃
關格

吞酸吐酸
嘈雜
積聚
症瘕
胸痹
痞滿
臌脹

癃閉
遺溺與小便不禁


眩暈
瘛疚
筋惕肉瞤


麻木



戰傈
癲狂


麻疹
論證
論傷寒
.論傷風
論溫病
論暑證
論濕證
論燥證
論火證
論頭痛
論瘟疫
論霍亂
論泄瀉
論痢
論瘧
論黃疸
論腫
論腳氣
論中風
論痰飲
論肺痿肺癰
論三消
論氣痛
論腹痛
論腰痛
論遺精
論失血
論癆損

序言

本書的前言,本應該在76年前由我叔祖父姚國美自己親手寫成,至少也應該由當年擔任此書編寫助手的我父親姚荷生執筆,因種種令人扼腕的變故,只好由我代筆寫前言了。在此篇“代前言”中,我將對本書形成的背景做必要的交待,然後再簡介本書的基本內容,最後擇要剖露我這個後學晚輩對本書優缺點的大體看法,以供同道參考。本書是我叔祖父(我父親的三叔)姚國美的遺作。原書為兩部——中醫《病理學講義》和中醫《診斷治療學講義》。據我父親姚荷生生前的回憶,該二書約於1933年脫稿,並由我叔祖父出資、由當時的江西省第一所中醫高等院校“江西國醫專修院”出面內部印刷,作為該院的大學本科教材,並未正式出版。現按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意見,將二書合為一部取名為《姚國美醫學講義合編》正式出版。自1962年我入學“江西中醫學院”本科學習起,曾陸續聽我父親姚荷生說過,作為以優秀成績畢業於“江西醫學堂”(清光緒維新時期創建的江西南昌第一所高等醫學院校)的姚國美,在校時既系統學習了西醫,亦系統學習了中醫,而且成績全優,畢業時被選為優秀生擬派往日本公派留學,以深造西方醫學,因我曾祖父阻攔方始留在國內從業,所以他既曉西醫亦通中醫,從中也看出了中西醫在認識疾病方面的一些異同;尤其是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他雖然也對西醫的實用性和合理性有一定的體驗,但更多的是體會到中醫的合理性。因此,他堅持從中醫之業,行中醫之道;他堅信,中醫不但是中國的國粹,而且是對人類十分有益的世界共同財富;他認定,如果一兩個世紀的“西洋醫學東漸”是以犧牲中醫為代價,甚至如國民黨政府1929年用余岩之言而取締中醫,以及在措施上任憑中醫學術及醫道衰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