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公僕

太行公僕

“太行公僕”吳金印,全國鄉鎮黨委書記的好榜樣,在平凡的基層崗位上默默奉獻了四十多年,從18歲當村長,26歲任鄉黨委書記,先後在三個鄉任黨委書記,可以說乾一處響一處,走一路富一路,在每一個工作過的地方都傳頌著吳書記感人至深的動人真情事跡和利在千秋的豐功偉績。
獅豹頭是當代“太行公僕”吳金印帶領山區人民改造山河的地方,吳金印是全國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出生在河南省衛輝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青年時,黨組織把他送到省團校和中央團校學習。他1 8 歲加入中國共產黨,2 6 歲擔任鄉鎮主要領導,二十八年如一日,帶領民眾艱苦創業,政績卓著;他視民眾為父母,為百姓辦好事,多次放棄調上級機關工作的機會,堅持紮根農村,率領民眾治山治水,脫貧致富。當地民眾極其愛戴和擁護吳金印,自發集資先後為吳書記立了4 座碑,又先後被吳金印撤掉,農民們只好把頌揚吳金印的碑文深深地刻在太行山的峭壁上!
1968年春,他來到革命老區,也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獅豹頭鄉擔任主要領導,以後又到其他鄉任職,這一乾就是31年。在擔任鄉鎮主要領導28年間,吳金印多次放棄組織上調他到上級機關工作的機會,始終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基層,扎在民眾之中。在基層,吳金印看見民眾吃的是湯水泡糠團和野菜,他暗下決心,拼上一條命,也要帶領民眾改變落後面貌。
他帶領班子成員翻山越嶺作調查,餓了吃塊乾糧,渴了喝口涼水,他要向禿嶺要糧。經過艱苦的拼搏,200多畝梯田在被毀兩次之後終於經受住洪水的考驗,荒山結出了金燦燦的果實。他帶領幹部民眾搭起茅草棚,攔河造田;冒著生命危險,在懸崖峭壁上攀上爬下,選準開鑿溢洪隧洞的最佳位置。吳金印在獅豹頭擔任主要領導的10多年間,帶領民眾鑿山洞6個,築大壩85道,建小水庫和蓄水池25座,修渠道3.8萬米,修築高標準山區公路20公里,建公路橋8座,植樹20萬株,造田2000多畝。禿嶺上長滿了莊稼,鄉親們吃上了白饃。見山區鄉村缺水乾旱,吳金印帶頭打井,每天 下班後到村後的崖壁前掏石挖土,打成了一口深兩文許、能蓄十幾立方水的旱井。汛期,他把水蓄進井裡,乾旱季節,他把一擔擔清水倒進山村人家的水缸里。當他得知一位70多歲老人的長子在抗戰中犧牲了,次子在外地工作,兒媳早逝,留下3個幼小的孩子時,便住進了這位大娘的家,扶老攜幼,成了這家的頂樑柱。他帶著幹部鑽最深的溝,爬最高的山,跑遍村村戶戶。訪貧問苦成為吳金印每年工作的重要內容。 1993年2月,吳金印被任命為衛輝市委副書記兼唐莊鄉黨委書記,1994年,他被中組部推薦為"全國百名人民好公僕"宣傳人選,去年被河南省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6年"七一"又被中組部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榮獲“全國百名人民好公僕”、“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太行公僕太行公僕
衛輝青年洞(公僕苑)衛輝青年洞(公僕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