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潭(浙江縉雲縣大龍潭)

大龍潭(浙江縉雲縣大龍潭)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是中華民族的吉祥物,人們把長長的瀑布稱為“龍”,瀑布的落地處為“龍潭”。縉雲東部的壺鎮大龍潭(又稱百杖潭),最大的特點是“三級跳潭”,即有三疊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龍潭
  • 位置:縉雲縣壺鎮
  • 別名:百杖潭
概況,詩文,

概況

一潭落差約10米多、寬2米多,二潭落差約15米、寬5米多,像2台織布機一樣,從上往下懸掛著一幅白色的綢子。三潭的水不是直瀉到底,而是上部的水衝下去在中途處又遇到巨石,再濺向遠方,形成一個個巨大水注,十分壯觀。往下走,一道又陡又寬的石階通向對面山腳下,有的地段用人工建成,有的在岩石上用機器切成。外側有粗大的水泥柱豎立再用粗鐵鏈相連。整條道路依山而建,先直下再向西橫,然後再向下,直至山腳。
大龍潭
山腰中間處建有一座休息亭,內外兩側均有欄桿、長椅,供人賞景和休息。在此處觀賞東邊景致,可從看到遠山和三潭側面之形態。這三潭落差約70米,寬約四、五十米,一股股清泉從天邊傾瀉而下,一陣陣霧氣撲面而來。

詩文

這個龍潭歷史相當悠久,早年就有名人來遊覽過,有兩首詩為證,一位是明文徵明的七絕《百杖潭》:
百丈蒼山倚暮寒,仙源無路欲通難;
晚來急雨天飛瀑,只許幽人隔山看。
另一位是清文學家齊召南的七律《三杖潭》:
百杖龍潭像玉盤,岩腰飛瀑散林巒;
迴風有霧時成雨,古洞天風日夜寒;
樹入石台還影小,鳥啼動竇亦聲殘;
有時劍入雙龍化,聊作豐城好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