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北郊,以森林、山嶽、奇峰、異石等自然景觀為主,人文景觀為輔,是一個融游、娛、食、住於一體的郊野型國家森林公園。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最高峰海拔693.4米,總面積為40.18平方公里。分為靈山石樹、日照峰、龍山第一剎、石塘湖、鮑沖湖、洪桂山、龍湫池七個景點。

(概述圖,為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正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 地理位置:安慶市宜秀區
  • 類    型森林公園
  • 級    別:國家級(AA)
  • 氣    候: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面    積:40.18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資源情況,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地方特產,旅遊信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安慶市北郊,距市區10公里,包含原大龍山國有林場及周邊五橫鄉、羅嶺鎮、楊橋鎮等總計七個村的部分山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9′35″-117°05′15″、北緯30°37′26″-30°41′33″之間。東眺杏花村風景區,南鄰獨秀園景區,西望孔雀東南飛文化園,北靠嬉子湖景區。森林公園東西最長處約9.0公里,南北最寬處約9.6公里,總面積為40.18平方公里。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地理位置圖

地形地貌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沿江湖泊丘陵區,具有典型的球狀花崗岩地貌兼湖泊景觀特色。境內有山峰84座,其中600米以上山峰23座,最高海拔為693.4米。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貌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貌

氣候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5℃,降水量13 89mm,年平均無霜期247天。

水文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多溪流,其中3公里以上溪流10餘條,主要有烏龍溪、幽龍溪和臥龍溪等。

資源情況

動物
至2009年,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有野生動物30餘種。主要有烏梢蛇、鳳蝶、紅蜻蜓、金頭閉殼龜、虎紋蛙、穿山甲、東方白鸛、黑鸛、白鶴、貓頭鷹、白頸長尾雉等。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風景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風景
植物
至2009年,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植物有120科、800多種。、柏、、檫、竹是主要樹種,天然的喬、灌、草、爬山虎、野秋菊混種分布,紅桔、水杉、喜樹、金錢松、羅漢松、杜鵑、紫藤、薔薇、胡枝子、白鵑梅、淡竹等散布其間,十里杏、銀杏、桃、梨、柑桔、棗樹等混為一體。

景區景點

圓照寺
圓照寺坐落在楊橋鎮余墩村境內,始建於唐代。寺前有兩棵400年的銀杏樹,寺旁有求子石,寺周邊有長矛洞、鷹愁嶺、天馬宕、石林、石筍、飛瀑等景點。
天堂寨瀑布天堂寨瀑布
日照峰
日照峰位於大龍山脈中段,是大龍山的主峰,又名三鄉尖(俗稱三縣尖),海拔693.4米,共有景點60餘處,主要分布在主峰附近和盤山公路兩側。
龍山石樹
龍山石樹也稱為靈山石樹,坐落在楊橋龍山村後的靈山狹谷內。石樹是由千百塊巨大的花崗石自然壘疊而成。樹幹順狹谷直上,高達1500米,中間層岩互疊,石洞密布。

開發建設

1953年,大龍山國營林場成立,後撤銷,1966年重建。
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上山步行小道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上山步行小道
1992年7月,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建為國家森林公園,依託大龍山林場為基礎建立。
2009年底,政府開始在龍山第一剎景區建上山公路、以及完善景區接待設施。後又對日照峰景區和龍湫池景區的索道、上山公路以及登山循環步道和部分景點進行了開發。

地方特產

墨子酥
墨子酥為安慶特色糕點。製作須經過九道工序,主要原料是黑芝麻、小磨麻油、精細白糖等。曾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獎和安徽省優質產品獎。
墨子酥墨子酥
頂雪貢糕
頂雪貢糕主要原料採用糯米,佐以精細白糖、麻油、桔餅、核桃仁、紅綠絲,經過精炒、細磨、潤潮、清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
胡玉美蠶豆辣醬
胡玉美蠶豆辣醬始創於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色澤泛紅,微辣而甜。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國際榮譽獎章,並先後在上海國際展覽會、西湖博覽會上,獲“國光”銀質獎章,被評為安徽省優質產品和輕工業部優質產品。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08:00-17:00
交通信息
公交:宜秀區乘坐21路公車,經過9站在楊屋站下車;乘坐3路公車,經過3站在森林公園站下車,步行至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自駕:出宜秀區至經三路,行駛1.1公里,直行進入G206;行駛560米,右轉進入石塘湖路;行駛3.6公里,左轉進入S228;沿S228行駛2.6公里,左轉行駛1.2公里,到達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交通信息,根據網路資料整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