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樂器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金,又稱大銅鑼。滿族、朝鮮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吉 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最為盛行。

清代已在宮廷和民間較為流行,是清代宮廷御前儀仗樂器之一,據《清朝文獻通考》記載,鹵簿樂制中的大銅鑼有四件。
大金銅製,外形似鍋,鑼面平坦無臍,近邊部呈坡形,鑼邊較寬,並向背面收束。鑼面直徑35厘米、鑼邊寬8.5厘米、背口直徑30厘米,鑼邊一側鑽孔繫繩。
演奏時,左手提鑼繩,右手執棰頭包布的木棰擊奏。木棰長21厘米、直徑3厘米、棰頭直徑5 厘米。音色洪亮、寬厚。可演奏鑼心、鑼邊音,沿鑼邊有碎點、正點、邊點等奏法。常與小 金、大鑼、大鼓等樂器合奏,或為朝鮮戲、民間演唱、地方戲等伴奏。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收藏著一面大金,鑼面直徑25.8厘米、鑼邊寬6厘米、背口直徑23.3厘米。通體外表刮削潔淨、紋路平整、色澤金黃。這件藏品1959年購於 吉林省延吉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