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區通橋街道

大足區通橋街道

通橋鎮行政區劃調整為重慶市大足區管轄,由重慶市雙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開發,2015年1月經重慶市政府審批撤銷通橋鎮,設立通橋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橋街道
  • 別名:通橋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重慶市大足區
  • 下轄地區:山湖、青春、天星、天橋、茅店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 政府駐地:茅店社區6組88號
  • 電話區號:023
  • 地理位置:重慶西南部
  • 面積:18.5平方公里
  • 人口:1.51萬人(2013年末)
  • 方言:重慶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足石刻,龍水湖公園
  • 機場:大足區登雲機場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 火車站:重慶市龍頭寺火車北站
  • 車牌代碼:渝C
簡介,發展史,行政區劃,特色,女兒國,巴月莊正平山地高爾夫公園,

簡介

通橋街道管轄原通橋鎮行政區域,通橋街道辦事處駐茅店社區6組88號(原通橋鎮人民政府駐地)。1975年3月,根據國務院國發(1974)100文及四川省川革發(74)121號檔案精神,將劃歸重慶市雙橋區的大足縣元通公社4個大隊、土橋公社2個大隊,建置雙橋區通橋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制為通橋鄉。1996年4月,建制為通橋鎮。2011年10月,經市委、市政府研究請示,國務院批覆同意原重慶市雙橋區、大足縣合併成立新的大足區 ,通橋鎮併入大足新區;2015年經重慶市政府審批撤銷通橋鎮,設立通橋街道。位於大足區南部,雙橋街道北端,距大足行政區20公里,幅員面積18.5平方公里,下轄7個社區,目前有戶籍人口1.31萬人,流動人口0.2萬人左右。
大足區通橋街道
通橋原屬典型農業鎮,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區劃調整以後,給通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通橋街道經濟主要以工業製造為主,共有大小工業企業9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3家。雙橋經開區企業服務中心、公安指揮大樓、公安消防大隊、大足區人武部,經開區市民文化中心、體育館、中央綠地公園、千葉中央廣場、重慶電信職業學院、重慶正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中國汽研科技園、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及花樣龍水湖景區等均坐落在通橋境內,通橋已逐漸發展為經開區政治、文化、商貿和旅遊中心。
大足區通橋街道辦事處

發展史

通橋街道始建制於1975年3月,當時稱通橋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通橋鄉,1996年4月,撤鄉建鎮,2011年10月,經市委、市政府研究請示,國務院批覆同意,通橋鎮併入大足新區,2015年1月,撤鎮建街道。通橋街道地處雙橋經開區範圍,位於大足區南部,雙橋經開區北端,距大足行政區20公里,幅員面積18.5平方公里,下轄7個社區,目前有戶籍人口1.31萬人,流動人口0.2萬人左右,隨著轄區重大項目建成投用,預計3年後人口將達到10萬人左右。

行政區劃

通橋街道位於風光旖旎的龍水湖畔 ,東迄巴岳山,南接雙路鎮,西與大足區郵亭鎮連界,北與大足區龍水鎮、玉龍鎮毗鄰。街道下轄1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人口11835人,幅員面積18.5平方公里。大郵公路縱貫全境,另有通星等公路與各村相通,交通十分方便,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街道辦事處駐新街居委會下轄新街、青春、天星、新民、天橋、白鶴、茅店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特色

女兒國

重慶現代版“女兒國”——“中國第一女鎮”在大足區境內的龍水湖畔揭開神秘面紗,男遊客到了“女鎮”如果不聽老婆或女友的話將會受罰。中國第一女鎮”的規劃已通過審批。整個新民村被規劃為“女鎮”的集鎮,環繞龍水湖而建,占地達2.3平方公里。房屋建築為統一格調的仿古建築。遊客到了“中國第一女鎮”,如果以家庭進入,則是以女性為主導,家庭中以母親為尊,掌管家庭財產的分配,主導一切家中事務,進入“女鎮”,男遊客想買什麼東西要由女性說了算,夫妻以妻子為重,戀人則以女友說了算。“中國第一女鎮”還將請法律專家為集鎮專門製作一部“法律”,男子犯了哪一條,就跪搓衣板、洗碗之類的,全是休閒性質的遊戲規則。遊客來玩耍時,可開展這樣的活動。

巴月莊正平山地高爾夫公園

位於大足區龍水湖畔的巴月莊正平山地高爾夫公園(BAYE GOLF GLUB)於2013年5月19日開館 ,是巴月莊2000畝旅遊度假項目中的亮點之一,作為龍水湖風景區的首個別墅項目,巴月莊還擁有重慶的首個馬術會所、君華國際度假酒店、鳥巢酒店、高檔溫泉SPA、萬商會館等,利用得天獨厚自然資源優勢所賦予的深厚底蘊,巴月莊打造出有別於重慶別墅市場的新東方風格庭院別墅,不僅提升了龍水湖風景區的旅遊檔次,也弘揚新東方文化。重慶巴月莊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表示,將致力為城市精英提供“非去不可”的第二居所,為區域發展打造中國旅遊地產的標桿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