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視野相機3

大視野相機3

大視野相機3(WFC3)是計畫在2008年9月STS-125的太空梭任務中更換“哈勃”太空望遠鏡上的第二代廣域和行星照相機的儀器。這台高敏感度相機可以看到遙遠天體發出的星光——被不斷膨脹的宇宙“拉伸”的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視野相機3
  • 外文名:WFC3
  • 時間:2008年9月
  • 目的:更換行星照相機的儀器
設計,規格,特點,觀測,

設計

大視野相機3在1998年就開始設計,不同於所有其他為哈勃設計的科學儀器都要經過NASA舉辦的一個廣泛和高度競爭的評審之後才被選中。
大視野相機3是由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一組經驗老到的工程師和科學家領導設計和製造的。這架照相機是使用由太空中拆回來的廣域和行星照相機的硬體架構和濾鏡組修建的。他原本的設計只有光學的通道,近紅外線通道是新增加的。大視野相機3企圖讓哈勃太空望遠鏡即使到了終結的時刻依然是強而有效率的天文觀測工具。

規格

大視野相機3兩個檢測器的焦平面都依據這台照相機具體的設計,光學通道的視野是164 X 164(2.7 X 2.7弧分),每個像素為0.04弧秒。這樣的視野與第二代廣域和行星照相機相同,但比先進巡天照相機略小一些。近紅外線通道的視野是 135 X 126弧秒(2.3 X 2.1弧分),每個像素為0.13弧秒,比設計上要取代掉的近紅外線照相機和多目標分光儀的視野大了許多。近紅外通道是為後繼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開創的新設計。

特點

這架儀器被設計成多功能的大視野相機3,能夠在大視野和很寬廣的波長範圍內獲取天文學目標的影像,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第四代軸向儀器。
大視野相機3有兩個獨立的光路:在光學通道上有一對2048 X 4096的CCD,可以記錄波長200至900納米的影像;一個近紅外線偵測器陣列,涵蓋的波長從900至1700納米。兩個通道都有不同波長的寬頻和窄頻濾鏡,並且可以配合稜鏡和grisms使用,在廣視野和極低解析光譜的領域上能非常有效的測量。光學通道包括的可見光譜(380至780納米)有很高的效率,而且還能延伸至近紫外區(下降至200納米)。
大視野相機3拍到迄今最遙遠星系大視野相機3拍到迄今最遙遠星系

觀測

2009年12月8日,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研究小組宣布,美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日前觀測到迄今最遙遠的星系,並拍下一組前所未見的星系照片,這一重大發現令天文學家們激動不已。
據悉,這組照片是由安裝在“哈勃”太空望遠鏡上的新相機――“大視野相機3”拍攝的。這台高敏感度相機可以看到遙遠天體發出的星光――被不斷膨脹的宇宙“拉伸”的光。分析過新照片的科學家表示,它們揭示的星系恐怕是迄今觀測到的最遙遠的星系,誕生於宇宙大爆炸6億年後。
據介紹,“大視野相機3”捕捉到的光“開始了其在可見光範圍內的生命,並已被拉伸至更長的波長,所以看上去更紅。”其中一些新照片拍攝於一個名為“哈勃超深空”的太空區域。巴克及同事五年前利用“哈勃”望遠鏡上的高級巡天相機首次對該地區進行過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