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葉蘚

大紅葉蘚

從蘚目植物,廣泛分布於南、北半球的溫帶及熱帶山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紅葉蘚
  • 拉丁學名:Bryoerythrophyllumrecurcirostre
  • :植物界
  • :叢蘚科
  • 分布區域:南、北半球的溫帶及熱帶山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該植株較粗壯,散生或疏叢生,初期黃綠色,後期漸呈紅褐色。莖單一或具分枝,密被葉;葉乾時緊貼,捲縮或旋扭,濕時直立或背仰;呈長卵形、長橢圓形或狹長披針形,先端漸尖或圓鈍呈舌狀,稀劍頭形;葉邊平展或中下部背卷,上部常具不規則粗銳齒,稀全緣;中肋粗壯,先端稍細,在葉尖部消失或突出葉尖具小尖頭;葉中上部細胞綠色,呈圓一方形或不規則五至六邊形,每一細胞具數個圓形、馬蹄形或環狀細疣;基部細胞較長大,呈不規則長方形,平滑,常帶紅色;有的種類葉緣細胞帶呈紅棕色,多稀疏而透明,形成明顯的分化邊。多雌雄異株。
大紅葉蘚
蒴柄直立,成熟時紫紅色。孢蒴短圓柱形,黃褐色,老時呈紅色;環帶有分化;蒴齒短,直立;齒片呈線形,密被細疣;蒴蓋具斜長喙;蒴帽兜形。多數種類葉腋著生球形芽胞體。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0米以上陰濕的岩壁上。

分布範圍

產自德欽,台灣、陝西及河北省有分布。高加索、歐洲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