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經濟開發區

大理市經濟開發區

大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大理市滿江片區,1992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省級經濟開發區,2014年初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是配合大理飛機場、杭瑞高速公路、廣大鐵路的建設和國家對瀾滄江流域的開發而建立的開發區。經開區國土面積為 5.93平方公里,轄區有5個居委會,村民委員會3個,自然村13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理市經濟開發區
  • 地點:大理市滿江片區
  • 時間:1992年
  • 批准單位: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簡介,發展的規劃,發展目標,

簡介

2014年2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雲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國辦函〔2014〕25號)函復雲南省人民政府、商務部:國務院同意雲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仍為5.93平方公里,區域範圍為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開發區審核公告確定的四至範圍。
雲南大理經濟開發區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利用特定的地緣、區位及滇西資源優勢,以特殊政策強化的外引內聯的對外開放視窗,按功能規劃為天井商貿旅遊片區、鳳儀倉儲區和上登工業區三部份,近期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已建成),遠期規劃控制面積22.5平方公里。06年末全區總人口37075人,農業人口17077人,占總人口的比重46.06%,非農業人口19998人,占總人口的53.94%。2006年,全區完成財政收入21246萬元,同比增長82.0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156萬元,同比增長64.54%;工業總產值完成74818.2萬元,同比增長27.45 %;批准固定資產投資46539.78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696.67萬元。全區農業總產值達6462.28萬元,比上年增長22.33%,農民人均純收入4787元,比上年增長6%。

發展的規劃

功能定位:構建以生物製藥、綠色食品加工和新技術、新材料工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大理市獨具特色的一流山水園林大城市的重要經濟新區;雲南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的試驗示範區;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和大湄公河次區域(GMS)合作的經濟特區。
大力加強滿江片區開發建設: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大理大城市建設的有關要求,以及省、州、市批准的規劃,滿江片區將成為未來大理的城市中心區,開發區管委會將抓緊開展滿江開發建設各項工作,與大理市各功能區特別是海東片區形成功能互補、協調互動發展的經濟圈,使滿江片區成為海東片區開發建設的“橋頭堡”、滇西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新區和經濟帶。大力實施滿江片區基礎設施建設將是今後全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加快滿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土地開發利用,以加快土地開發利用促進招商引資工作,努力形成開發區二次創業高潮。

發展目標

一是繼續保持優勢,把開發區建成全省發展得最快、最好、可持續發展型開發區之一,在全省經濟開發區中綜合實力、發展速度名列前茅;二是把開發區建成全省的金屬、非金屬礦物加工、綠色食品、印刷、生物製藥最大的基地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