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鄉(山西武鄉縣大有鄉)

大有鄉(山西武鄉縣大有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有鄉位於太行山西麓,山西省武鄉縣中部,位於東經112°21′,北緯36°78′。東連蟠龍鎮,西接賈豁、故縣鄉、北與榆社縣大叉溝毗鄰,與洪水鎮接壤,南與監漳鎮、上司鄉相望。轄區總面積9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3571畝,荒山牧坡面積35000畝,全鄉26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常住人口12958人(201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有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山西省武鄉縣
  • 電話區號:0355
  • 郵政區碼:046300
  • 地理位置:大有鄉位於山西省武鄉縣中部,位於東經112°21′,北緯36°78′。
  • 面積:95.7平方公里
  • 人口:12958人(2017年)
  • 車牌代碼:晉D
地理狀況,環境資源,人口數據,交通狀況,經濟狀況,文化狀況,經濟建設,基礎設施,集鎮建設,教育,醫療衛生,地圖信息,

地理狀況

大有鄉屬太行山典型丘陵山區,地形呈南北向長帶形,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5-1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大山所峰嶺海拔1000米,大有河貫穿全鄉南北,全長20公里,西部馬峪河(馬村--峪口),全長5公里,兩河在峪口匯合向東流入漳河。

環境資源

大有鄉屬太行山典型的丘陵山區,地形呈南北向長帶型。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5公里。地勢北高南低,最高峰為東風嶺。轄區內河流縱橫,多為季節河。沿河兩岸地勢開闊,水流充足,土地肥沃。全鄉坡梁地占50%以上,適宜乾水果,牧草。濁漳河自西向東流過南部邊界,大有河全長20公里,貫穿全鄉南北。西南部馬村河全長5公里,與大有河在峪口村匯合後向東南流入漳河。
全鄉平均海拔800-1200米,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降水量550毫米,2010年降水量為439毫米。平均氣溫攝氏9.6度,最高氣溫攝氏37.4度,最低氣溫攝氏零下20.5度,無霜期159天。

人口數據

全鄉人口1949年為2733戶,10187人;1978年為3518戶,13663人; 2010年底為4181戶,12995人。
常住人口12958人(2017年)。

交通狀況

大有鄉交通比較方便,武墨鐵路、沁溫公里平行穿越該鄉南部,與峪下公里(峪口至洪水下黃崖)形“乾”字結構,境內鄉村公路四通八達,與毗鄰鄉鎮村相接。(武墨鐵路、沁溫公路大有段長約5公里,峪下公路長25公里)。

經濟狀況

大有鄉是武鄉縣糧食主產區之一,地下資源比較匱乏,境內農作物種類繁多,北部高寒山區,馬鈴薯種植聞名全縣。境內武鄉縣國營果樹場,武鄉縣城鄉情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有溝溝黃和靈水坪二大雜糧品牌。長樂祖代養雞場,輻射全鄉南北,給該鄉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湧現出一批個體私營企業,如大有村聯營養豬場、王海峪醋場、卻淨養雞場、峪口預製場、長樂養殖場、李峪磚廠,初步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格局,。

文化狀況

大有鄉素有文化故鄉這稱,現有中國小校32所,其中中學1所,國小31所,在校學生1800餘人,境內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26所,文化活動中心1所,重點文物有李峪村地雷戰遺址、長樂村戰鬥紀念碑。。古代有上大屈遺址、橫嶺寺遺址、太子池遺址、老爺擱遺址,近代有裴家莊園。

經濟建設

該鄉經濟收入以農業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的糧食植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土豆等,1949年糧食總產量為2953噸,1978年為4553.6噸,2010年糧食總產量為7072噸。經濟作物主要有核桃樹、果樹等,至2010年新發展核桃樹經濟林4800畝,截止2010年總面積達到6300畝。林業主要以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為主,2010年造林面積達到8500畝。
該鄉沒有工礦企業,支柱產業只有位於長樂村的大山禽業有限公司和位於王海峪村的康達醋業有限公司。
大山禽業有限公司創始於1982年,成立於2006年,註冊資本1000萬元,項目總投資31228.5萬元,是集種雞育種、雛雞專業育成、飼料加工、禽蛋銷售、有機肥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是市級龍頭企業、供港禽蛋備案企業。公司占地260畝,現有員工132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5名,初、中級技術人員86名。年存欄種雞、蛋雞25萬隻。帶動生態牧養雞農戶2700戶,每年可為社會提供540萬斤鮮雞蛋、生態笨雞蛋。三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勞動模範”、“山西省畜牧標兵”。
康達醋業有限公司是武鄉縣2011年確定的農業龍頭企業,是大有鄉“雙千”項目工程。公司供銷體系完備,內設辦公室、生產部、供銷部、質檢部、財務部等一室四部。生產工藝一流,管理體制健全,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深加工企業。項目規劃總投資2502萬元,占地面積7000㎡。至2010年項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產,正式批量投產後,年銷售收入可達1650萬元,年上交稅金150萬元,直接消化當地原糧3000噸,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115人,帶動周邊養殖戶1500戶,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基礎設施

大有鄉交通便利,南沁二級公路縱貫東西,峪大線貫穿南北,相接26個行政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村通公路建設大步推進,村村通初步完成,程控電話、閉路電視、網路覆蓋逐步擴大。

集鎮建設

全鄉26個行政村全部達到通水、通電、通公路、通有線電視、通自來水,2010年底全鄉各村完成道路硬化78公里。

教育

轄區內有1所初級中學,6所國小,教師83名。

醫療衛生

全鄉有衛生院1所,醫護人員5名,病床 3張,醫療設備齊全。全鄉形成了較為健全的醫療預防保健體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積達到97%。

地圖信息

地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大有鄉政府(峪下線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