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旺寺

大旺寺

大旺寺位又名聖泉寺,位於四川省眉山東坡區金花鄉白塔村大旺山,距眉山城區10公里。大旺山海拔800米,峰巒兀立,秀出雲表,若芙蓉拔青冥,群鶩奔平野,左連石鼓,右接蟆頤,玻璃江襟帶於前,鯫江水環復於後。故老相傳,謂之巍然特秀,有旺象,因而名大旺山。大旺山山頂平坦如砥,約一百多畝。昔時,山上有古寺,因山上有一眼神奇泉水——聖泉而名聖泉寺,俗稱大旺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旺寺
  • 外文名:Dawang Temple
  • 類型:寺廟
  • 屬於:歷史遺蹟
地理概況,主要看點,李淳風墓,恩愛樹,大旺寺白塔,拜塔亭,寺廟陵園,

地理概況

大旺寺,明永樂初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重修。寺廟於1952年被拆毀,現只存磚塔一座,大旺山也因此叫白塔山。
關於聖泉寺改稱大旺寺,有一種說法跟萬安有關。據說,明朝眉山人萬安認為此山雄偉秀麗,有大旺之象,因此在山上閉門讀書。果然,正統十三年(1448年),萬安即高中進士,再自翰林入內閣,為大學士,當上了內閣首輔(相當於宰相)。他把自己的成功歸於大旺山的旺氣保佑,於是捐資重建了大旺山寺廟,“大旺寺”的名字就取代了“聖泉寺”。

主要看點

來到大旺山下,首先看到的是大旺寺山門,山門上一幅對聯:千載名山孕育出文豪父子忠貞宰相,萬年勝地喜迎來俊傑賓朋曠達群賢。而“大旺寺”則是眉山著名書法家伍中一老先生的墨寶。

李淳風墓

沿林蔭道而上,首先看到的是李淳風墓。墓碑上說,李淳風生於眉山岷江河畔,是唐朝著名風水大師、太史令,前知三百載,後知五百年。死後葬於眉山鴻花堰(岷江西岸)山腳下,後遭洪水沖刷,露出墓穴。一天,明朝兵部尚書、眉山青神縣餘子俊回家省親路過墓前,突然一聲巨響,山岩崩塌,露出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我本唐朝李淳風,五百年後被水沖。今朝幸遇餘子俊,煩君遷我過河東。隔世相逢無他報,贈君廿四紫金鐘。”餘子俊當即叫人幫他遷墓,並從墓中挖出一個陶罐,裡面裝著23口紫金鐘。餘子俊正納悶,忽然看見墓碑墩石脫落,露出兩行小字:“如若金鐘少一口,必在家人袖筒中。” 餘子俊馬上叫來隨從逐一查問,果然是一名家人私藏了一口金鐘。餘子俊李淳風抬過岷江,走到大旺山時,突然繩索斷裂,墓碑沉重,再也無法搬動。餘子俊仰天沉思,此處必是李淳風自選墓穴。於是就地及葬,並將24口紫金鐘一併埋入墓中。
李淳風墓李淳風墓
其實,這只是一個玄幻的民間傳說,因為李淳風是陝西人,後來辭官隱居閬中仙逝,既不是眉山人,也沒有葬在眉山。

恩愛樹

李淳風墓往前,一棵高大挺拔的雙杈香樟樹,在叢林中格外引人,這樹有個充滿浪漫愛情色彩的名字——恩愛樹。傳說,白塔山下,住著兩戶人家,一戶姓莫,一戶姓金。莫家是大戶,員外莫仁生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兒,芳名莫英,她活潑開朗,喜歡唱歌。金家很窮,有個兒子叫金牛娃,長的眉清目秀,最善吹笛。這莫英和牛娃天天在這棵雙杈香樟樹下,一個吹笛,一個唱歌,笛聲清脆婉轉,歌聲甜美悠揚,漸漸地,唱和出一曲清純的愛情之歌。奈何門不當戶不對,純潔的愛情化做一場悽美的鴛鴦蝴蝶夢。金牛娃被追求莫英的惡少打死,可憐的莫姑娘痛心疾首,終日以淚洗面,淚水化作一潭清泉,這就是山上終年不盈不竭的“聖泉”,而這株參天大樹正是他們恩愛的見證。
恩愛樹恩愛樹

大旺寺白塔

矗立在大旺山山頂的大旺寺白塔始建於唐,毀於明。清鹹豐初年,州牧猶自東,根據原址規模,集紳士,籌資金,備材料,剛建成三級,因去職而停止。12年後的清同治四年(1865年),州人劉崇德等乃募集資金續修,成13級白塔。塔旁的《同治四年重修寺塔記碑》記載了這些史事。
大旺寺白塔大旺寺白塔
該塔坐東向西,磚石結構,13級密檐式,塔頂為穹窿頂。塔身呈正方形,層層內收,每層均開窗,內空7層。塔門在西方,高4.16米,寬1.36米。塔基高7.1米,最底邊長6.1米。塔剎高8米,塔體通高47米。整個塔身用火磚砌成,磚長0.42米,寬0.42米,厚0.08米,實為方磚(個別不同)。此塔是在唐塔基礎上仿唐式建成,對於研究唐代建築有一定參考價值。
塔外觀呈白色,又處於山巔,每當風和日麗,百里之外,即可見其雄姿,故又為導航標之一。塔內原埋有一鐵牛,曾被盜,旋即被追回,仍埋塔下,然已缺一角。塔的底部一面,有雷擊狀,磚有剝蝕現象。
原塔有木梯樓板,沿梯可上至頂層,因年久失修而毀。1987年8月,大旺山山林承包人游文華徵得文物管理部門同意,出資將塔內木梯、樓板修配好,遊人可扶梯直上頂層。但每層樓空間狹小,木梯陡直,僅能容一人上下。登上塔頂,趴在視窗遠眺,隱約可見岷江兩岸風光,是川西平原上少有的標誌性古建築之一。
大旺寺白塔1983年被眉山縣人民政府確認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眉山市人民政府確認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拜塔亭

白塔旁邊,有一小亭,叫做東坡拜塔亭。據說,蘇東坡當年尚未及第之時,曾來此遊玩,當他來到白塔下時,突然看見五彩光環繚繞白塔之巔,久久不散。東坡當即跪倒在地,頂禮膜拜。當年他進京赴考,一舉成名,流芳千古。後來,蘇軾返鄉再來拜塔,就修建了這座拜塔亭。亭內有“東坡拜塔亭碑”,記載著這段傳說。
拜塔亭拜塔亭

寺廟陵園

在大旺山的西邊,自下而上依山而建有天王殿、觀音殿和大雄寶殿。
因為傳說這裡地氣旺,風水好,所以這裡還在籌建極樂陵園。古詩有云:“大旺望金牛,美女拋繡球;誰家葬於此,代代萬戶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