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圖書館

大慶市圖書館

大慶市圖書館,占地面積4.56公頃,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工程總投資2.5億元。建築外觀如同古代的一疊書簡,建築物前面大大的“書”字洋溢著濃郁的書香氛圍。是黑龍江省內建築面積最大的公共圖書館。

2018年5月14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評定為一級圖書館。

2018年12月,被中國圖書館學會公布為2017年全民閱讀先進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慶市圖書館
  • 始建年代:1972年
  • 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
  • 地理位置:大慶市高新區博學大街
發展歷史,館藏實力,組織體系,場館布局,讀者服務,開館時間,交通指南,入館須知,參考諮詢,機構領導,館藏特色,

發展歷史

1972年,大慶市圖書館始建,最初位於原東風接待站南棟,館舍面積60平方米,藏書1萬冊,職工7名。
新館全貌新館全貌
1974年春,大慶市圖書館擴建,並搬遷至薩爾圖區中七大路(現世紀大道)北側,館舍面積800平方米,藏書14萬冊。
1981年1月,大慶市圖書館建設列為當年市政建設重點項目。
1982年1月23日,大慶市圖書館重新開館。館址位於大慶市薩爾圖區中七大路(現世紀大道)68號(現薩區供電局),建築面積7600平米,藏書60餘萬冊,職工80餘人。
1998年,大慶市圖書館在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被評為“國家二級圖書館”。
2002年至2013年,大慶市圖書館與大慶石油學院(現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聯合共建,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總藏書110萬冊,職工總數100餘人。圖書館既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也為石油學院廣大師生服務,行使著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的雙重職能。
2009年,大慶市圖書館在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中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2010年,作為“百項民生項目”之一,大慶市政府啟動大慶市圖書館新館建設工程。
2013年,大慶市圖書館新館建設工程完成。新館位於大慶市高新區博學大街19號,總占地面積45600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工程總投資2.5億元。
2014年4月23日,大慶市圖書館正式開館。

館藏實力

大慶市圖書館採用現代化管理模式,集借、閱、藏於一體,擁有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料,設計藏書量200萬冊,可同時容納3000人閱讀。
外景外景
大慶市圖書館新館藏書超過百萬,期刊千餘種,報紙上百種,分布於十大閱覽空間內。文史、科技、期刊、少兒圖書館四大閱覽區分居兩翼,為讀者提供全方位、開放性的借閱服務;密集書庫、調節書庫分別保存著70年代建館以來各個時期的書籍,供讀者查閱;古籍閱覽室珍藏著宋代以來的珍貴文獻,地方文獻館凝結著大慶的“城市記憶”……
大慶市圖書館引進了多種國內領先的資料庫資源,分別是國家CNKI數字圖書館、大慶公共文化服務平台、觸控螢幕報刊閱讀系統、工具書資料庫、大慶地方文獻資料庫平台、ADKS教育培訓、網上報告廳數字平台、LR科普動漫資料庫、MD隨書光碟系統以及10000冊電子圖書,可為讀者提供快捷的文獻信息服務。

組織體系

1.讀者服務部,負責讀者辦證、暫存、導讀、諮詢,指導讀者利用大廳計算機進行書目檢索,向讀者提供複印、列印、掃描等服務
2.閱覽部,負責管理報刊閱覽室、專題閱覽區、視障閱覽室和古籍閱覽室以及報刊的征訂、驗收、著錄及過期報刊的裝訂等工作
3.流通部,負責向讀者提供中文圖書的檢索、借閱、導讀、解答諮詢工作,
管理文獻借閱一室、 文獻借閱二室、調節書庫、密集書庫、流動書庫和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社區分館、圖書流動站和流動圖書車等工作
4.采編部,負責中文紙本文獻的採購、分類編目、審校、加工、新書推介等工作,建設館藏書目資料庫、地區聯合書目資料庫
5.少兒圖書館,負責少兒圖書館的管理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和少兒閱讀活動、推介優秀少兒文化產品與館藏資源
6.地方文獻館,負責地方文獻閱覽室的管理、地方文獻的徵集、 整理和檢索服務、政府信息公開查詢等工作,建立並完善地方文獻數目資料庫7信息服務部負責開展文獻檢索、館際互借、參考諮詢服務,發布各項信息,提供課題跟蹤、查新、文獻傳遞等服務,負責圖書館網站、微信平台、部落格、微博等平台的建設及內容更新維護等工作
8.數字資源部,負責館藏文獻的數位化技術加工、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推廣工作、策劃組織各種展覽、沙龍、講座和報告並進行拍攝和數位化加工工作,管理、維護報告廳、多功能廳、會議室、錄音室、音頻欣賞室和視頻欣賞室等
9.技術服務部,負責數字圖書館工程的推廣工作、負責全館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網路、自動化管理系統等正常運行,管理電子閱覽區
10.輔導部(含學會),負責業務交流、指導、培訓,組織學術交流與研究、學術成果評獎工作,負責大慶市圖書館學會秘書處的日常工作及檔案管理11辦公室綜合協調全館業務、行政、財務、人事等工作,負責全館相關檔案的起草、制定、印發等工作,負責對外聯絡、接待讀者投訴及館內重要會議的組織與召集等工作12後勤部綜合協調全館的安全、衛生、物業等後勤保障工作,負責全館固定資產的出入庫登記、發放管理、辦公用品採購、入庫登記與發放等工作,職工活動室、職工淋浴室、電梯、空調、配電室等設施管理。

場館布局

大慶市圖書館設有十大閱覽空間,包括中文圖書借閱室、報刊閱覽室、少兒圖書館、古籍閱覽室、視障閱覽室、地方文獻館、電子閱覽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等,可最大限度地方便讀者、服務社會。
多變空間多變空間
大慶市圖書館採用先進的智慧型化管理系統,設有面積300多平方米電子閱覽室、多媒體視聽室和音樂欣賞廳,配置電腦300餘台,面向大眾開展網際網路信息查詢、電子文獻閱讀、多媒體資料瀏覽、音像資料欣賞、資料庫檢索等服務,可實現全市各級各類圖書館、省內外圖書館間的資源共享,提供國家數字圖書館、省圖書館、大慶地區特色數字信息資源,滿足讀者的信息服務需求。
大慶市圖書館還設定了1000平方米的展覽、展示空間、可能容納600多人的多功能報告廳、大小會議室、培訓室等,可舉辦講座、培訓、展覽、學術交流等活動,使讀者到館學習、研究、活動、休閒各得其所。

讀者服務

開館時間

每周一至周日:8:30-17:00周四:8:30-15:00
大慶市圖書館
少兒圖書館:周一至周日:8:30-17:00
周四閉館(整理書籍、低幼區消毒)
大慶地方文獻館: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00周四15:00後閉館
古籍閱覽室: 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00周四15:00後閉館
視障閱覽室: 周一至周五:8:30—11:30 13:30—17:00周四15:00後閉館
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全年無休

交通指南

地址:大慶市高新區博學大街19號
大慶市圖書館地址
公交線路:可乘坐35、50、805路公交到大慶書苑站下車;乘坐806路公車到新城御景下車,向南步行500米即到大慶市圖書館。

入館須知

為了保障讀者權益,構建圖書館的溫馨環境和秩序,讀者入館須自覺遵守以下規定:
1、凡到館讀者只要持本人身份證,即可入館閱覽圖書、雜誌、報紙,但不享受書刊外借和電子閱覽服務。
2、學齡前兒童、無身份證的未成年讀者請在家長陪同下到館閱讀。
3、讀者如需外借圖書,可攜帶本人二代身份證到二樓陽光大廳總服務台填寫《大慶市圖書館讀者證申請表》並繳納200元押金,方可開通外借功能及電子閱覽功能,該功能一次開通,長期有效。
4、單獨開通電子閱覽功能,請攜帶本人二代身份證到二樓總服務台,填寫《大慶市圖書館讀者證申請表》即可開通,無需繳納押金。
5、請勿在館區內吸菸和使用明火,請勿攜帶易燃、易爆、有毒危險品入館。
6、請勿在館區內從事與大慶市圖書館所提供服務無關的活動。
7、請在指定地點就餐、飲水,勿攜帶背包、圖書、飲料、食品進入閱覽區,請將此類物品在二樓存包處暫存,貴重物品請隨身攜帶。
8、請保持館區安靜,進入閱覽室請將移動通訊設備置於靜音狀態;除特別批准外,閱覽室內禁止照相、攝影及用自帶數位化設備複製本館文獻。
9、請愛護圖書館內公物,如造成桌椅、電腦等相關物品損壞,需按價賠償。
10、未盡事宜,請參閱本館相關規定執行。

參考諮詢

大慶市圖書館參考諮詢主要包括文獻提供,科技查新、文獻查證、檢索證明等服務,詳情請到館諮詢。
大慶市圖書館代檢代查委託服務主要有:專題資料檢索(包括文摘、書目索引、文獻資料彙編、圖片、音像等)、原始文獻提供(包括複印、列印、掃描、拍照、拷貝等)。

機構領導

館 長:施連德
書 記:劉麗穎
副館長:宋淑紅
副館長:呂艷麗

館藏特色

古籍閱覽室主要保存辛亥革命前的圖書文獻資料,目前有3000餘種,其中《宋史紀事本末》、《蘇學士文集》、《中州金石考》等文獻入選中華古籍善本名錄,十分珍貴。
為了更好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獻,古籍閱覽室採用了恆溫恆濕控制系統,以防止環境因素對古籍造成損害。
古籍閱覽室:需要提前預約,預約時間:每周一8:30~11:30(節假日除外)
預約地點:大慶市圖書館 古籍閱覽室
特色館藏——《四庫全書》
館藏位置——陽光大廳一層
館藏簡介——文化史上的“萬里長城”
《四庫全書》是了解、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資料,也是大慶市圖書館的重要館藏文獻。
眾所周知,《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經、史、子、集四部共3461種書目,79039卷,總字數將近10億,可謂超級文化大典,被稱為文化史上的“萬里長城”。
在大慶市圖書館,您可以與這座文化萬里長城親密接觸,還可以看到沿襲《四庫全書》體例的《續修四庫全書》。
這是一座中華基本典籍的大型書庫,中國古代重要典籍大致薈萃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