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崗坡泵站

大崗坡泵站

大崗坡泵站是為解決棗陽西部崗地嚴重缺水狀況,經省地批准動工興建的大型階梯電灌站。位於棗陽市七方鎮大崗坡。泵站自1972年建成以來。累計供水13.7億立方,使旱包子地區缺水問題得到了徹底改變。

總裝機630×24千瓦,提水流量15.6米~3/秒,年提水能力逾2億立方。泵站引唐河水灌溉棗西北部農田。灌區西起唐河,東至沙河,南抵滾河,北接河南境地,渠道橫穿襄陽棗陽兩(市),灌區內共有十一個鄉鎮,33333.33公頃田地。30萬人口。

泵站簡介,抗旱工程,大崗坡泵站改造,

泵站簡介

大崗坡泵站自1972年建成以來。累計供水13.7億立方,總裝機630×24千瓦,提水流量15.6米~3/秒,年提水能力逾2億立方。泵站引唐河水灌溉棗陽西北部農田。灌區西起唐河,東至沙河,南抵滾河,北接河南境地,渠道橫穿襄陽襄州區棗陽市,灌區內共有11個鄉,33333.33公頃田地,30萬人口。
大崗坡泵站大崗坡泵站
棗陽市是鄂北旱包子,今年以來,由於降雨偏少,境內地表存水嚴重不足。2014年全市蓄水不足1.2億立方米,僅為正常蓄水總量的10%;沙河、滾河等境內兩大主要河流已基本斷流,全市民眾生活和生產用水已受到困擾。
棗陽市政府果斷決策,早行動、早部署,於5月9日晚22時,啟動棗陽市大崗坡一級站五台630千瓦機組,日提水65萬立方米,計畫提水兩個月,向棗陽市七方琚灣環城等鎮辦事處及城區補水4000萬立方米,以緩解城區35萬人用水安全和滿足灌區30多萬畝農田灌溉用水。目前已為灌區農業生產提水300萬立方米
大崗坡大型泵站是在國家支持下於1989年建設的。省科技廳引進日本外援項目,地處鄂豫兩省四縣市交界處,擔負著襄陽、棗陽兩地30萬畝農田灌溉任務,同時,還擔負著改善棗西北生態環境的重任,使棗北人民摘掉了“旱包子”的帽子,告別了長期飲用高氟水的歷史,對民眾的生產、生活及當地的生態環境,乃至棗陽市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命脈工程”。
大崗坡泵站大崗坡泵站

抗旱工程

1972年,湖北省治理鄂北崗地的重點開發項目之一的棗陽大崗坡提灌工程正式動工。同年,主體工程全部建成,全線通水。總裝機630×24千瓦,提水流量15.6米~3/秒,年提水能力逾2億立方。

大崗坡泵站改造

2009年,襄陽區大崗坡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設計,通過湖北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的評審。工程包括8座泵站,擔負著襄陽區30.5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項目計畫總投資594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專項資金3000萬元。
大崗坡泵站大崗坡泵站
2010年,襄州區大崗坡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再次啟動,包括大崗坡一、二級站、太山廟、湯店、王河、馬套、翟灣、高沖等8座泵站,涉及雙溝、黃集、東津、朱集、石橋等五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各泵站進出水池加固,進出水管道更換,主副廠房翻新改造,機電、電氣設備更新改造,站區整治等。
更新改造後總裝機25台,裝機總功率9450千瓦,總提水流量29.01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30.5萬畝。自2009年底開工以來,已經完成更新改造內容並投入使用的1座(大崗坡一級站);基本完成還未試運行的有3座(大崗坡二級站、太山廟站、王河站);正在施工的有4座(湯店站、馬套站、翟灣站、高沖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