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鄉(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大寨鄉)

大寨鄉(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大寨鄉)

大寨鄉隸屬於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位於響灘片區四鄉(金龍、六門、福申)中心地帶,大寨鄉有13個村,1個居委會,103個村(居)民小組。409戶,16543人,7446個勞動力,18個黨支部,黨員505人(機關27人)。幅員面積44.86平方公里。耕地13224畝,121口山坪塘,小二型水庫1坐,未建成小二型水庫1坐。低保389戶、702人。其中:農村低保363戶、653人(大寨片218戶、377人,金龍片145戶、276人),城鎮低保25戶、49人。農村優撫對象127人,五保65人,孤兒20人,農村災後重建35戶,城鎮災後恢復重建11戶,維修加固19戶。殘疾人428人,農村特困戶396戶、1657人,現有百歲老人4人。農村新型醫療參合18560人(大寨片9333人,金龍片9227人)。退耕還林3933畝,其中到期2000畝。2009年糧食直補13282.1畝。獨子獎勵65戶,計生獎勵補助10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寨鄉
  • 別名:大寨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平昌縣
  • 電話區號:0827
  • 地理位置:位於響灘片區四鄉(金龍、六門、福申)中心地帶
  • 面積:44.86平方公里
  • 人口:8804人(2002年)
  • 方言:平昌話
  • 機場:巴中恩陽機場(在建)
  • 火車站:平昌火車站
  • 車牌代碼:川Y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防火演習,

基本概況

巴中市平昌縣大寨鄉,位於響灘片區四鄉(金龍、六門、福申)中心地帶,幅員面積22.74平方公里,轄6個村48個農業社,2202年末人口2069戶,8804人,其中農業人口7801人。
大寨,因場後有一大寨山而故名。1933年建大寨鄉蘇維埃,1950年建大寨鄉,1952年設大寨區公所,轄響灘現有鄉鎮,1956年撤區公所至響灘,1958年建大寨人民公社,1984年復名大寨鄉,鄉人民政府駐大寨場,距縣城近距(平昌-六門-大寨線)34公里,遠距(平昌---岳家----大寨線)56公里。
大寨鄉位於平昌縣西南,距縣城38公里,與儀隴、巴州二縣(區)毗鄰。轄行政區劃調整前的大寨、金龍、福申三鄉,鄉人民政府駐大寨場鎮,現轄2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51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小組、7539戶、29402人(其中場鎮人口3000人),幅員面積7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33公頃,屬二類鄉鎮。
大寨鄉

經濟發展

該鄉基本地形為三梁、七山、六溝、五壩,平均海拔650米,年平均氣溫16.3℃,年降水量250毫米。境內光照充足,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玉米、大豆、黃花、海椒、薯類等農作物及經濟作物,經濟收入主要以種、養業和勞務收入為主,輔之以加工業和個體私營經濟收入,2003年人均純收入1263元。
該鄉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後。中心場鎮規劃區面積50畝,建成區面積20畝,場鎮功能健全,有自來水,街道全面硬化,屬以路代街,亟待開發。交三儀路,經金龍、貫大寨至福申,全長21.8公里,路況良好,通行順暢,17個村通村道路里程144.4公里,90%的路都屬毛坯路,通行難度大;14個村通電話,8個村通光纖電視;水利設施有1口小二型水庫,160口塘堰池,可灌溉面積1815畝,受益農戶1382戶。
該鄉現有3所中心校,20所村級國小,5所私立學校,從教人員163人,在校學生2853人,入學率達98%以上;有1箇中心衛生院,3個社區衛生站,17個村級醫療衛生點,從業人員33人,醫療服務網路基地健全,醫療衛生水平較好,全民健康意識較強;計畫生育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計生率達95%以上。
該鄉文化市場秩序蔚然,服務良好,民間文藝活動豐富多彩,各種民間藝人50餘人,主要有鑼鼓、獅舞、書法美術、雕刻、剪紙、編織等。在外務工最有名的是個體民營企業家向文學,資產達數千萬元。

防火演習

5月9日上午,中共大寨鄉委員會、大寨鄉人民政府開展了由全體鄉村幹部、單位(部門)負責人、水庫、病險塘庫檢測人及沿河村社村民代表參加的防災救災及森林防火演練;演練現場設在原地質災害嚴重的飛翔村6社胡家坡。
鄉長苟琪同志任總指揮長,下設搶險救援、醫療救護、災情監控、安全保衛等四個小組,成立了20人青年民兵應急分隊,購置了對講機、銅鑼、口哨等音響設備,出動了警車、救護車,演練涉及地質災害排查,緊急報告,人員疏散,施救,災情監控。森林防火涉及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撲火方法,隔離帶的設備等重要課題,整個演練秩序井然,廣大幹部民眾增強了防災救災意識,學到了不少防災救災知識。
演練結果,總指揮長苟琪同志高度評價演練圓滿成功。
黨委書記王曉東同志就今後的防災及森林防火工作作了具體安排部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