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山摩崖刻石

大基山摩崖刻石,位於萊州市城東10公里處。大基山由東西南北四峰及若干巒岡組成。中為邃谷,名“道士谷”,谷內松柏蒼翠,流水潺潺,因無村居阡陌,益覺清幽絕俗。金元之際,道觀次第興建,“道士谷”或由此得名。山中北朝刻石14處,為北魏鄭道昭光州刺史任內遺蹟;另有金元明清刻石10處。主要分布在山峰、谷腹和南北入口處。南口刻石較集中,有《南山門題字》、《仙壇銘告》、《雲居館題字》、《石人名題字》。北口僅《北山門題字》一刻。谷腹林場場部南叉路口三角石上分別鐫《歲在壬辰建》、《中明壇題字》、《青煙里題字》。周圍四面山峰上分別鐫《青煙寺題字》、《白雲堂題字》、《朱陽台題字》、《玄靈宮題字》。西山主峰東坡有一獨立巨石,名“枇杷石”,上鐫《仙壇詩》(亦稱《大基山詩》),刻石高2.4米,寬1.75米,刻文13行,每行 19字,共206字,為山中諸刻之冠。另有《郭靜如題字》,已佚。大基山仙壇刻石按東西南北中、前後山門分布,以四方之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定四方之位,符合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築方式。“四神”原為中國傳統的方位神,魏晉之際,道教興起,遂又將“四神”作為自己的保護神。刻石中反映的鄭道昭“愛仙樂道”的思想傾向,可補史書之闕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