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凹村(雲南富民縣款莊鄉下轄村)

大凹村(雲南富民縣款莊鄉下轄村)

大凹村為一地名,在我國雲南省昆明市(3個)、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以及雲南省玉溪市都有同名村莊,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村莊存在差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凹村
  • 行政區類別:村莊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面積:2.4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8 ℃
  • 海拔:1800米
基本情況,基礎設施,人口衛生,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存在問題,

基本情況

大凹村隸屬於款莊鄉青華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款莊鄉邊,
距離村委會5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國土面積2.4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8 ℃,年降水量842毫米,適宜種植玉米、 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151.5畝,其中人均耕地.69畝;有林地22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7戶,有鄉村人口223人,其中農業人口223人,勞動力16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6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19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1.5萬元,占總收入的36%;畜牧業收入38萬元,占總收入的3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6頭,肉牛5頭,肉羊34頭);林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的5%;第二、三產業收入21萬元,占總收入的18%;工資性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1%。農民人均純收入2819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5%),在省內務工9人。
大凹村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五通。全村有57戶通自來水,有57戶通電,有5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3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8輛,機車8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0戶;建有小水窖3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8畝,有效灌溉率為3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2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7戶,共鄉村人口223人,其中男性113人,女性110人。其中農業人口223人,勞動力16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漢族22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0.0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0人,參合率 98%;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鄉衛生院5公里。

農村經濟

2010年整個村委會農村經濟總收入216680000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270000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76%;畜牧業收入9130000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7%漁業收入0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外出勞務收入970000元。農民人均總收入48247元,人均純收入5847元。
該村村民的住房以磚混土木結構為主,居住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473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788戶。
2010年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汽車150輛,拖拉機9輛,機車411輛。

特色產業

研和村委會的主要產業為第三產業,2010年第三產業實現銷售總收入216680000,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98.6%。
該村委會目前正在發展第三產業,今後還計畫以小城鎮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人口衛生

研和村委會是以漢族為主,漢族4384人,彝族85人,其他民族67人。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1623戶,共4491人,其中男2203人,女2288人。農業人口數為4304人,勞動力總數3014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2474人,外出務工人數548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更多的農戶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至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762人,享受低保人數138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225人,參合率94。07%。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委會距離鎮衛生院0.56公里。該村委會建有公廁7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16個。

文化教育

研和村委會有村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522平方米,擁有教師38人,在校學生644人,距離研和鎮中學1.3公里。目前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648人,其中小學生人數410人,中學生人數238人。

村務公開

進一步建全和完善各項村務公開制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保障村民對村務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完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促使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逐步走入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軌道。研和村委會制定了兩委及成員職責、訂立村規民約、計生管理辦法、村組幹部上下班制度、土地管理辦法、舊村改造實施方案。

基層組織

研和村委會設黨總支1個,下設8個黨支部,共有黨員271人,其中男性195人、女性76人。
全村設團總支1個,團支部8個,共有團員160人。
2006年被研和鎮黨委評為“先進黨總支”。

存在問題

研和村目前存在問題:
1、基礎設施:鄉村道路需進一步修建、硬化;
2、文化教育:學校規模達不到現有要求,需進一步擴大;
3、 醫療衛生:環境衛生保護意識不到位,需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研和村今後的發展重點主要是:
1、加大特色產業種植面積;
2、擴大養殖業,“十二五”期間生豬養殖達5000頭,養殖鴨40000隻;
3、加大小城鎮建設的投入,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及生態旅遊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