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七鄂托克喀爾喀

外七鄂托克喀爾喀,明代東蒙古喀爾喀(罕哈)萬戶之一部分。亦譯外喀爾喀七部,向稱外喀爾喀。正德五年(1510),達延汗統一東蒙古六萬戶,不久將喀爾喀萬戶西部地區及屬民(即外喀爾喀)封予第十一子格哷森扎(格列山只台吉)。後由其7子分領,分左右翼,分布於哈勒哈河以西的漠北地區。至格哷森扎孫阿巴岱,於萬曆十五年(1587)稱“瓦齊爾汗”。明末,形成為土謝圖汗、車臣汗和札薩克圖汗三大領主。崇德三年(1638),三汗向皇太極進九白之貢,臣屬清朝,通稱喀爾喀蒙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